【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城市和区域越来越纳入全球经济网络。基于财富500 强外资制造业企业数据,从产业价值区段的视角,运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的时空演化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分支机构的价值链层次不断提升,推动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则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状态,无助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全球劳动分工;全球价值链;500 强;外资制造业;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城市和区域越来越纳入全球经济网络。新的全球劳动分工表现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产品内分工,这一过程逐渐突破国家边界的限制,扩展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国家,进而对特定地区的劳动分工产生影响[1]。有学者用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 Chain) 理论来描述这一现象[2]。在全球劳动分工中,少数城市作为公司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ers) ,处于劳动分工的“价值区段”的高端;一些城市成为高技术集聚的区域;更多的城市则是公司的制造和装配基地,处于“价值区段”的低端[3 - 6]。以“价值区段”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正在取代以“行业类型”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7]。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促成了“全球城市—区域”( global city - regions) 的形成,使得这些区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新的全球经济系统的空间基础,“全球城市—区域”是全球化和本土化互动关系的连接点[1]。
作为开放经济的前沿,长三角地区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程度最高的“全球城市—区域”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曾经运用全球劳动分工和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对其参与全球劳动分工进行分析[8 - 21]。但是这些研究大多运用宏观经济产业数据,聚焦于价值链的驱动力和治理模式等问题,而将产业和空间相结合,特别是从产业价值区段的视角,对“全球城市—区域”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的时空演化格局的研究仍然较少。在此,笔者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22 - 23],采用财富500 强外资制造业企业的分支机构数据,从产业价值区段的视角,运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的时空演化格局进行研究。
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1. 1 研究范围
选取长三角地区内16 座核心城市作为研究的空间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台州和舟山。在空间单元的划分上,以2010 年末行政区划为标准,将地级市进一步划分为县级单元,包括市辖区( 包括市区和郊区) 、县级市和县( 以下简称“区市县”) ,共有88 个空间单元。
以2000—2010 年为研究的时间范围。这段时间的前半段是长三角地区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时期,特别是2001 年中国加入WTO 以后,得益于外向型经济,长三角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在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长三角地区受到了较大的外部冲击。因此,这10 年在研究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的时空演化方面具有典型性。
1. 2 研究方法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球流动,正是通过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实现的。跨国公司的区位决策行为,对地方发展条件产生影响,进而对区域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的价值链层次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从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入手,从产业价值区段的视角将制造业分类,运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范围内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进行分析,既从总体上把握地区价值链的演进状况,同时结合代表性案例进行归纳性总结,以期厘清地区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的时空演化格局。
借鉴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和邓肯对跨国公司职能的分类[2, 24],从财富500 强外资制造业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分支机构的价值链环节入手,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劳动分工的时空演化格局。具体的,将制造业分支机构分为六类价值链环节,包括: 制造加工( 包括制造、加工、装配等生产类分支机构) 、销售采购( 包括销售、采购等贸易类分支机构) 、物流( 包括货运、仓储、码头等物流类分支机构) 、配套服务( 包括售后服务、人力资源培训等服务类分支机构) 、投资与管理( 包括投资类和仅承担管理职能的独立分支机构) 、研发( 指独立设置的研究和开发机构) 。
1. 3 数据来源
为了使得跨国公司案例具有代表性,笔者选取2010 年财富500 强中在长三角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制造业企业进行研究,共142 家公司。通过登录这些企业的官方网站,查询其分支机构信息,包括分支名称、所在地点、成立时间等,并进行价值链环节分类。这些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共设立了1029 个分支机构。根据相关研究[7],不同价值区段的产业,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因此,将制造业进一步细分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表1) ,以期观察不同产业价值区段企业分支机构的价值链层次的时空演化。
2 外资制造业企业分支机构的时空演化格局
2. 1 技术密集型外资制造业企业的时空演化格局
入选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共35 家。这些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211 处分支机构。从历年增长情况看( 表2) ,该行业分支机构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在2000—2006 年,历年新增分支数量维持在7—17 个。2007 年金融危机对其产生了一定影响,在2007—2009 年,下滑到6—8 个,到2010 年仅为2 个。就各个空间单元的分支数量看( 表3) ,上海市区的分支数量最多;苏州市区、松江、杭州市区、昆山、南京市区和无锡市区处于第二梯队;其他空间单元则属于第三梯队。
从价值链环节入手,可以观察各空间单元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表4) 。在投资管理环节,有9 家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独立的投资与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均分布在上海市区,显示出上海市区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的吸引力;在研发环节,大部分独立的研发机构都分布在上海市区,显示出上海市区强大的高端人才供给和研发能力;在销售采购和配套服务环节,分支机构大多分布在上海市区、杭州市区和南京市区,显示出其布局在区域主要城市来靠近市场、提供服务的战略意图;在物流环节,有5 个独立的物流分支机构均分布在上海市区,表明上海市区作为港口城市承担着重要的区域物流职能;在制造加工环节,上海市区的分支数量远高于次位单元———苏州市区,说明上海市区是重要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基地。值得注意的是,松江、昆山这些郊区、县级市单元排名靠前,显示出其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方面较强的竞争力。
金融危机对该类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布局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司新增分支数量出现下降,显示出跨国公司全球收缩的战略态势。但是,从新增分支机构的价值链环节上看,其产业层次却有明显提升。占据价值链两端处于较高层次的环节( 投资管理、研发和销售采购环节) 的比重在2007 年以后提升到36%,明显高于历年平均水平( 26%) 。相对应的,2007 年以后制造加工环节的比重为59%,低于历年平均值( 69%) ,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参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全球劳动分工的价值链层次的提升。
选取两家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跨国公司———制药企业A( 表5) 和电子集团B( 表6) 进行具体分析。两家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价值链层次提升的特点。在企业入驻初期,均以设立工厂为主,表明在这一阶段,公司战略是以“效率寻求型”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参与其全球劳动分工的方式处于价值链低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土市场的潜力开始显现,两座企业均在长三角设立了研发机构和投资总部,说明其本土化进程的加快,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参与国际劳动分工的价值链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区是两家公司的总部和研发中心所在地,体现了上海市作为区域核心城市,承担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的双重角色。
2. 2 资本密集型外资制造业企业的时空演化格局
入选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共96 家。这些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754 处分支机构。从历年增长情况看( 表7) ,该行业企业在长三角地区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势头,特别是2000—2005 年间,每年新增分支机构维持在49—67 处的高位。2007 年金融危机对其增长势头产生了明显影响,2007—2010年每年新增分支数量仅有6—24 处,较金融危机前明显下降。就各个空间单元的分支机构数量看( 表8) ,上海市区的分支数量最多,达到386 个;南京市区、松江、宁波市区、苏州市区、无锡市区、嘉定、杭州市区、金山和张家港处于第二梯队;其他空间单元则属于第三梯队。这种梯度格局,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格局非常类似。第二梯队缺少了昆山,增加了宁波市区、嘉定、金山和张家港,显示了这四个空间单元的产业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特点。
从价值链环节入手,观察各空间单元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表9) 。在投资管理环节,有39 家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总部,其中分布在上海市区的分支机构就有36 处,显示出上海市区对公司总部具有较高吸引力;在研发环节,有49 家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研发机构,其中上海市区最多,达到30 处,其他空间单元则分布较少,显示出上海市区强大的高端人才供给和研发能力;在销售采购和配套服务环节,分支机构大多分布上海市区和南京市区;在物流环节,区域内主要的物流分支机构分布在上海市区( 13 处) 和宁波市区( 6 处) ,显示出上海市区和宁波市区作为港口城市承担着重要的区域物流职能;在制造加工环节,上海市区的分支数量远高于次位单元———苏州市区,同样说明它也是重要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基地;松江、张家港、金山、嘉定这些郊区、县级市单元排名靠前,显示出其在该行业较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