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安:人人关注“短平快”,重大创新怎能冒出来——张兆安研究员在沪津深三城论坛的演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04 浏览量:15

来源:《解放日报》

此次沪津深三个城市共同举办三城论坛,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各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非常重要、非常及时,也有现实意义。如果这些创新中心建设到位了,不仅对于相关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全国的创新驱动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想交流的主题是“科创中心:寻找各要素规律的结合点”。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主题来展开讨论呢?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或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会有很多想法、很多办法,也会有很多的途径。但是,也许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做成这件事情或成就这项事业的要素,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分析。仔细看看这些不同的要素有什么样的特殊规律,各种要素的规律之间有没有可能形成冲突,在这些要素的规律之间能不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我认为,这个最佳的结合点,实际上就是能够把一件事情或一项事业做成功的逻辑起点与必然结果。

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一个城市要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除了一般的客观基础和因素条件之外,至少需要具备六个要素,或者说是建设的主体。这六个要素或者主体分别是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技工作、企业、市场、政府。这六个要素实际上都有各自发展的特殊规律,我们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忽视这些规律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这些规律之间会产生怎么样的相互影响。因此,围绕这一点,我想与大家一起来讨论,同时也分享自己的一些认识、观点和建议。

很多科研工作和产品研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开花结果的,需要时间,有时可能是漫长的等待,甚至遭遇失败。但很多时候我们等不及这个“若干年”,而希望立马看到结果。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有主观原因,但更多是体制机制的因素。我们现在碰到的,就是这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除了一般的基础研究及一些特殊情况之外,科研成果最终都要能够通过市场这个环节实现产业化。在此基础上,还需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绝对不是“星星点灯”或者“橱窗内的样品”,“秀”一下就告终。目前,我国产学研转化的最大瓶颈,就是在市场这个环节“卡壳”,不少成果被束之高阁

规划再好、项目再好、市场再好,如果科技人才没有动力、没有活力,再多的“好”恐怕也难以落地。我们以往常常是“重项目轻人才”“重硬件轻软件”,转了一大圈后发现,把科技人才这样一个重要主体给忘了。从科技人才发展规律来讲,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两个力”的问题,即通过人才推动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创新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甚至遭遇失败。这个时候,有没有一个好的容错机制就显得很关键。尤其是,现在体制内的很多人为什么不敢去创新呢?生怕失败了,前途也许就没了。现在一些地方建立了容错机制,这很好,但还不够完善。全社会有没有真正认可,并切实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对于形成创新氛围十分重要

考核是否科学合理,与人才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大有关系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中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进入新阶段。如何摆脱“跟跑”“并跑”,逐步实现“领跑”?唯有创新一条路。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求,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除此之外,天津和深圳也分别要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同时,各界人士都纷纷献计献策,期望我国能够早日形成各具功能的科技创新中心。

就各地的科创中心建设来看,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技工作、企业、市场、政府等六个要素缺一不可。如果它们能够形成合力,就可以共同支撑起科创中心。那么,这六个不同要素各自的规律有着什么具体特征呢?实际上,在每一个要素的规律里面,最为关键的、最为典型的外在呈现都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特征。

就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来说:其一,“要有体面的生活”。从表象来看,绝大多数的科技人才都希望能够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它代表着科技人才的作用需要得到认可,科技人才的能量需要得到发挥,科技人才的付出需要得到合理回报,科技人才的生活需要得到有效保障。在现实生活中,这是科技人才抱有的普遍心态,也是正常的诉求。其二,“要有成就感”。一般来讲,科技人才的成就感意识比较强烈,对成就感的追求也比较迫切。科技人才所需要的这种成就感,实际上可以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当然,这种成就感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也就是科技人才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这两个主要特征,可能构成科技人才主要的、显著的特质。当然,也不排除会出现一些例外情况。

对于科研院校来讲:对外,要有影响力,这是很多国内科研院校目前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很多科研院校围绕提升国内外影响力的战略目标,不断集聚各类资源,也在倾力奋斗着;对内,则要有评价体系,也就是对科技人才的考核体系。它是科研运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这个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构建完善,不仅直接关系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定、科研地位、绩效收入、事业发展,而且与科技人才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大有关系。

就科技工作而言,一般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要的资金投入。对于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得到满足的。这主要是由我国目前的体制机制所决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举国体制、社会动员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认识提高了,这个问题相对还是比较好办的。二是必要的科研时间。大家知道,很多科研工作和产品研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开花结果的,需要时间,有时可能是漫长的等待。当然,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甚至遭遇失败。例如,国有企业搞创新、搞研发,有时候需要很长的时间。可时间长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就多了。如果失败了,企业家或决策者有可能要承受风险。大家想想,如果一个国有企业的利润是5000万元,拿出500万元投入研发,若干年后研发成功,可能变成5亿元,但很多时候我们等不及这个“若干年”,而希望立马看到结果。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有主观原因,但更多是体制机制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有动力去坚持创新呢?我们现在碰到的,就是这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最要紧的是两个关键点:其一,企业的研发投入是需要有回报的。实事求是地讲,企业的任何一项研发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新、更多的投资回报。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回报的事情,包括研发活动,企业是坚决不会去做的。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企业“千做万做,蚀本生意不做”。其二,企业任何投入的回报,都是要可持续的。也就是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从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中得到的回报,不是短期的、零散的,更不会“捞一把”就草草收场,而应该是长期的、整体的。

搞市场经济,就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要“心服口服”地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对于科创中心建设来讲,市场要素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除了一般的基础研究及一些特殊情况之外,科研成果最终都要能够通过市场这个环节实现产业化。不能形成产业化的科研成果和研发成果,市场一般是不会接受的。在此基础上,还需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绝对不是“星星点灯”或者“橱窗内的样品”,“秀”一下就告终。目前,我国很多科研院校的产学研转化的最大瓶颈,就是在市场这个环节“卡壳”,不少成果被束之高阁。

对于政府行政来讲,实际上也存在一定规律,只不过我们以前可能关注得比较少而已、研究得也不够。仅就科创中心建设来讲,可以大致梳理归纳出政府行政的两条主要特征。其一,“短期,是靠投入”。由于政府掌握大量的、丰富的经济社会资源,如果要追求短期效应的话,只要积极动员,加大资源投入规模,一般都会比较容易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的效果。其二,“长期,是靠制度”。这就是说,原来主要依靠大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会出现发展方式不科学、不可持续等弊端,且相应的制度建设比较滞后,反过来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做到“长治久安”,才能释放长期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提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找到要素利益平衡点,把科创中心建设“六张皮”聚成“一张皮”

通过对六个要素发展规律的梳理归纳和简要分析,我们会发现,它们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甚至相背离的地方;存在共同利益的一面,也存在利益冲突的一面。

例如,科技人才包括其他类型人才通常都希望自己的收入能够高一些、待遇能够好一些、发展前途会好一些,而企业往往希望尽可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从而能够增加利润、提高回报。这就是一大问题,也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最重要的、有效的切入点,就是能够寻找到达成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怎么来建设科创中心?就是要找到各个要素发展规律的结合点,找到各个要素利益的平衡点,进而支撑起科创中心的建设。对此,可以形象地作一表述:这六个要素,实际上就是“六张皮”。如何把“六张皮”聚合成“一张皮”呢?在我看来,关键是把握好以下三句话的内涵。

第一句话,核心是人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设想再好、规划再好、项目再好、政策再好、市场再好、前景再好,如果科技人才没有动力、没有活力,再多的“好”恐怕也难以落地成为现实。我们以往常常是“重物不重人”“重项目轻人才”“重硬件轻软件”,转了一大圈后发现,把科技人才这样一个重要主体给忘了。科创中心到底靠谁推动、靠谁建设?当然还是要靠科技人才去推动、去建设。因此,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科技人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从科技人才发展规律来讲,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两个力”的问题,即通过人才推动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而人才的动力和活力能否得到激发,既对科创中心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同时对创新环境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第二句话,关键是环境。实际上,创新的口号已经强调了很多年。到了今天,我们依然还在讲创新。什么缘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个创新环境没有营造好。具体可从以下四个层面予以把握:

创新环境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创新的价值观有没有很好地确立起来?创新需要努力和坚守,也会经过曲折的过程。如果没有确立起正确的创新价值观,重视了去推推,不重视了就不支持;想到了去搞搞,想不到就拉倒;有利益去弄弄,没有利益就躲躲……人人都去关注“短平快”了,一些重大创新、重大突破、重大技术、重大进步怎么能够迸发出来?

创新的门槛有没有放低?实际上,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创新无处不在。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不能有门槛。现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要考虑这八个字的门槛还有没有?还有的话,就应该把它去掉。

创新的机制形成了没有?比如,创新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甚至遭遇失败。这个时候,有没有一个好的容错机制就显得很关键。尤其是,现在体制内的很多人为什么不敢去创新呢?生怕到时候失败了,前途也许就没了。现在一些地方建立了容错机制,这很好,但还不够完善。全社会有没有真正认可,并切实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对于形成创新氛围、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十分重要。

创新的成果能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这个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理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如果一个人好不容易搞了一个创新发明,别人把手机拿出来一拍,就成了他的,那么原创者创新的持久动力就会萎缩和消退。

第三句话,重点是制度。科技人才的动力、活力很重要,科技创新的整体环境建设也很重要。那么,如何激发科技人才的动力和活力?怎样营造有利于科创中心建设的整体环境?最重要的还是抓好制度建设。

应该充分认识到,解决一些科创中心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不能仅仅依靠“单兵突进”式的短期措施,而应该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因为制度建设可以起到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从这个高度来看,上海出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2条”,形成9个配套文件,建立“2+X”工作推进机制,以及人才支撑方面的“20条”“人才新政30条”、财政配套政策“16条”、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12条”,应该说是抓住了根本、抓准了要害。

如今,全国相关城市的科创中心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一些险滩需要跨越。只要我们看清方向、瞄准目标、建立制度、整合资源、化解问题,通过共同努力、互鉴经验,就有理由相信建设各类科创中心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沿着这个路径发展下去,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创新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