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安:融入长三角,上海亟须扫除思想的障碍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03 浏览量:20

来源:《解放日报》

在连续十五年保持两位数经济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又迈上新台阶之后的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依赖在哪里?

换一个视角审视一下,从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未来趋势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人均GDP1000美元~5000美元为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中心城区,上海已经完成了这个历史发展阶段;人均GDP5000美元~8000美元为第二个发展阶段,而这个阶段的主要推动力依赖于中心城区和郊区的一体化发展,上海已经初步度过了这个历史发展阶段;人均GDP8000美元以上为第三个发展阶段,而这个阶段的主要推动力依赖于上海与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联动发展与合作发展,上海正在跨越这个历史发展阶段。实际上,国际经验也已经表明,国际大都市和大都市圈都经历了这么一个历史演进过程。

如此看来,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表述为:在融入长三角、长江流域及全国中发展自己,在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及全国中提升自己。事实上,中央要求上海加快“三个服务”的一个重大意义就在于此,可谓是高瞻远瞩,影响深远。

那么,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清晰了,是不是就能把步子迈得相当坚实?培育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新形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底气。这就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扫除一些思想上的障碍。

一要多讲平等。有人抱怨,上海人排外。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样指出了上海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平等精神的缺失。人人平等是现代文明的精髓,讲平等也是和谐的社会基础之一。如果一个城市弥漫着盲目自大的气息,那是不可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为此,迫切需要整个社会确立起现代社会的平等观念,营造起海纳百川的城市氛围。

二要多讲宽容。有人评价,上海人讲谦让比较少,总而言之,就是斤斤计较,缺乏宽容。当然,这并不是普遍的现象,但确实同移民城市的市民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应该看到,作为国际大都市,必然会有各种文化、各种人群、各种价值观乃至各种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存在与碰撞。以宽容的精神和宽容的姿态去对待各种差异,才能形成国际大都市良好的社会生态,形成上海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要多讲融入。有人描述,上海人少的是抬头看天。再进一步说就是融入服务长三角、长江流域及全国的意识不强。似乎上海意欲独善其身,然而又力不从心,这可在上海服务业发展中得到一些佐证。为什么上海现代服务业跨越了“过半”发展的辉煌,仍然还是“短腿”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服务半径短,市场辐射面小,缺乏市外广阔市场的有力支持,难以迅速发展壮大。事实上,上海现代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应该可以拓展市外市场而寻找到新的增长空间。但是,由于画地为牢,自我发展,求静怕动,安于现状,缺乏融入与服务意识,结果只能在上海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于是,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陷入了尴尬:市外发展这条“腿”尚未迈开,市内发展这条“腿”又举步维艰,这就必然变成了“短腿”。看来,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是“两条腿”走路为好,前提是要强化融入发展意识,才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四要多讲合作。有人论述,上海人的合作精神似乎还不够,其潜台词实际上就是谋自身利益多,思合作共赢少;桌上谈的比较多,务实操作的比较少。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区域经济也正在向着统筹、协调的方向推进,联动发展与合作共赢自然就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旋律。现代社会讲合作,而讲合作就是要兼顾合作各方的利益。这就提醒上海在推进区域合作发展方面,要进一步确立“有所得,有所失”与“着眼于长远的根本利益,不计较眼前的一得一失”的推进理念,更要敞开胸襟,放下架子,拓宽视野,积极合作。总之,既不要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更不要患得患失,忽视其他区域的利益。

五要多讲共生。有人指出,上海谈城市集聚功能多,论辐射功能少,这实际上道出了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之间的共生关系。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上海,一方面要把“四个中心”看成是长三角、长江流域及全国的“大平台”,上海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千万不能认为这个大平台就是上海的。大平台的游戏规则,应该是国家级的国际游戏准则,防止渗入过多的地方色彩和歧视性原则。大平台的利益机制,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各得其所,不能一心只求近水楼台先得月。另一方面在增强集聚功能的同时,也有责任带动经济腹地的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既要谋划好上海自身的发展,也要为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相应的服务,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