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全国经济正在向大城市区域特别是向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都市圈集聚,从而形成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比较并把脉三大都市圈的发展状况具有现实意义。
珠三角实现了以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爆发式”快速城市化,呈现出多中心、高强度、聚集式城市群发展形态,勾勒出内、中、外三个圈层的“圈层式”经济与城市发展特点,形成了“外向导入式”为主的发展模式。长三角形成了综合性产业基地,城市化呈现结构性大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圈层特征明显;城市与城镇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外向型能力显著增强,大物流条件初步形成;教育科技实力雄厚,高层次人才密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全国领先。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城市群,但区域规划发展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珠三角都市圈的功能架构初步形成,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完善,市场机制相对比较成熟,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但产业配置轻型化十分显著,经营模式“港式”化,经济增长持续后劲有待培育。长三角不同城市的功能架构比较清晰,政府间功能协调机构初步形成和运作,要素市场趋于一体化,产业结构向高新化及服务业转型,初步形成大口岸功能、大贸易格局,区域经济逐步国际化。环渤海地区相对松散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客观形成,区域协调互补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区位优势和基础产业相结合的地域经济,外向型经济得到多内涵、多方位的有效拓展,区域多边合作的态势正在形成。
当然,矛盾瓶颈也各有不同。珠三角表现在产业和市场规模、综合竞争力等有待提高;经济腹地和市场相对狭小,人才相对缺乏;城市体系和城市布局有待完善,城市间协调沟通尚需加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调整。长三角表现在要素流动不尽顺畅;城市集约化程度不高,功能分工不明,错位发展不易;浙江的“内源型经济”、江苏的“外源型经济”和上海的“外向型综合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互补发展。环渤海地区表现在地域空间跨度大,相似性参差不一;各城市“发展惯性”大,综合优势比较明显,但区域经济的松散程度高。
眼下,珠三角正实行两大调整,把“轻型化外源型经济”调整为“轻型化与重型化、外源型与内源型相协调经济”,同时抓紧资源整合和城市协调,破解“融城之难”;加强海内外双向互动,把大珠三角地区构筑成全球性的经济增长极;把“9+2”作为规模和本质提升的重大战略机遇。
长三角则把苏浙沪分立式经济形态提升为“三融合”的经济形态,加快形成利益协调机制以赢得共同发展;抓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市结构的调整协调;把上海 “四个中心”国家战略和举办世博会作为长三角的共同行动战略;整合市场与政府推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用思路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长三角都市圈,进一步培育竞争优势和加速管理组织创新的步伐;让大城市大起来、中等城市强起来、小城市特起来,率先实现现代化。
而环渤海地区则正破解“联城之难”,尽快解决城市离散问题,加速形成功能分工明确、产业体系互补的骨干城市群;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合作,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加速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