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成为了重头戏之一。实际上,供给侧改革是通过有效供给导向的改革与调控,释放市场活力、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也就是说,要突破现有宏观调控的短期需求刺激政策,注重有效的供给导向政策,同时与全面改革、长期发展战略的政策举措相衔接。因此,要按照“三去一降一补”要求,抓住关键环节予以推进。
一要降低成本减轻企业经营压力。近年来,受“需求萎缩,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很多企业难以为继,因此,要多渠道、多环节、多方式降低企业成本。在财税环节,提高小微企业减免税额度,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税率,调整土地转型的税费,降低进口关税,调整增值税率等;在社保环节,降低社保缴费费率,提倡商业保险;在服务环节,清理各类服务收费或者成本过高的不合理因素。
二要降低门槛释放市场动力活力潜力。要降低市场门槛,推动增量发展。如2014年全国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了45.9%;2015年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形成了创业热潮,提高了市场准入效率。要对内放松行业管制,吸引民间投资。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民间资本进入更多的发展领域。要对外扩大开放,继续吸引外商投资。对外资实行负面清单方式,推动引进外资上新台阶。
三要去产能与去库存并举破解发展瓶颈。要切实清理消化过剩产能,国家层面以及各地区应该梳理一批产能过剩的“目录清单”,推出一批“僵尸企业”的清单,以及拿出怎么消化的具体方案。要切实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高库存,可以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等,通过放松限购、降低交易税费、扩大公积金使用、政府购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激活和稳定房地产市场。
四是理顺环境增强企业家发展转型的信心。要重塑新型政商、政企关系,让企业家有发挥市场才能的充分空间,要切实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尤其要让企业家能够全心创业、安心发展、恒心安居。同时,还要适当放开公共服务产品定价机制、放开混合所有制的控股权,保障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
五要强化长期性战略性和新需求性投资。要加强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投资,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等。要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群中的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共同沟建设等。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如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城市二代农民工成为高级蓝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拉动消费的投资,如过去实行过的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
六要积极寻找新供给的发展突破口。要在资本市场尽快推出战略新兴产业板,实质性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要在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推进战略性科技产业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可以利用我国政府采购量大的制度优势,率先形成量产能力。要在传统产业领域采取必要手段倒逼转型升级,切实稳定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上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