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投产,全球首台(套)1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装置投运,全国注气量最大的储气库建成……风过苇海,千重碧浪,一场悄无声息的能源“绿色革命”,正在历经54年风雨的辽河油田发生。
能源变革汹涌而来,老油田转型刻不容缓。一面是资源禀赋下降带来的发展周期困惑,一面是“双碳”背景下绿色转型的时代挑战,作为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老油田如何开辟转型升级新通道,走得更远、更稳、更长久?
近期,记者走进辽河油田,深入探究老油田如何通过转型向“新”而行、提“质”而上。
从无到有
——新赛道上跑出新优势
在亚洲第一大芦苇荡深处,两个巨大的熔盐储罐高耸挺立。走进位于辽河油田齐40块的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空气中弥漫着芦苇的芬芳,耳边听不到机器的轰鸣,旁边有白鹳觅食,偶尔还可听见蛙声。站长马明路自豪地说:“我们这个站用谷电代替传统天然气生产蒸汽,与传统锅炉注汽站相比,更安静清洁,操作也更简单。”
辽河油田设计院院长孙雁伯告诉记者,熔盐储能以“电”代“气”,有望彻底替代现有的燃气锅炉,是稠油注汽生产方式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为老油田开辟了储能新赛道。
当今之世,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供给多元化已呈大趋势。作为国内最大的稠油热采油田,辽河油田如何积极拥抱能源之变,在新时代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主动应变求变,深化变革转型,以传统业务升级、新兴业务之进走好油田绿色转型之路,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油田——这是辽河油田给出的回答。
变,来自辽河人对“油气”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常规油气和浅层油气,着力打造常非并进的稳产新格局。
近3年来,辽河油田加快挺进非常规新战场,在页岩油、致密油、煤岩气等领域谋求大突破,力争打开找油找气新天地。今年6月,辽河油田召开长庆流转区“大干三年、奋斗三年,油气产量超百万”上产会战誓师大会,力求3年实现该区域油气当量超百万吨,高效建成“宜庆地区非常规高效开发基地”。7月下旬,该区域日产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0吨,成为全油田最大的产量增长区域,迈出了“三年上百万”的一小步。
变,来自辽河人对“能源”的理解,不再仅停留在“油气”上,着力构建多能互补的新格局。
依托丰富的伴生矿资源,辽河油田积极拓展风光发电、天然碱、地热等特色新能源产业,进一步丰富能源产品类型,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作为中国石油驻辽企业清洁电力开发组长单位,辽河油田全力推动集团公司与辽宁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牵头7家驻辽企业联合推进“炼化+新能源”协同发展,在扩展油田新能源业务的同时,助力驻辽炼化企业减碳。多方协调获取待下达绿电指标120万千瓦的同时,加快油田内部自消纳绿电项目建设,目前装机规模111.25兆瓦,累计发电并消纳绿电超2.4亿千瓦时。今年新签订地热供暖面积300万平方米,打开地热供暖业务新局面。
变,来自辽河人对“能源企业”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生产能源产品,而是让能源生产与能源服务并行。
辽河油田积极打造储气、储碳、储能三大储库,做好能源“仓储”服务,在能源保供中施展更大作为。双229低渗油藏,是辽河油田打造的第一个“储碳库”,作为中国石油十大CCUS试验项目之一,目前已累计注入来自油田和周边企业的二氧化碳近9万吨。紧跟国家“双碳”目标,辽河油田加快碳捕集和碳埋存技术攻关,获得辽宁省“揭榜挂帅”项目,与中国石油驻辽炼化企业和周边碳排放重点企业积极构建源汇一体化CCUS模式,为周边企业提供碳封存服务,在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的同时,培育出新的业务增长点。
以变促进,以变促稳,一幅能源变革的时代画卷正在辽河油田徐徐展开。老油田在主动拥抱变革中,站稳了脚跟,迎来了新生。
从优到胜
——让传统产业“新”潮澎湃
斜阳欲落,波光粼粼的绕阳河畔,稠油开发正迎来两大新突破:一是突破开发禁区,黏度为20万厘泊的超稠油实现蒸汽驱开发,成为世界首创。二是突破原有注汽工艺流程,世界首台1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提干度装置持续试运行,把地上“燃气锅炉”变成地下“清洁锅炉”,大大提高了蒸汽利用效率,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世界稠油看中国,中国稠油看辽河。辽河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曾一度“独领风骚”,吞吐、蒸汽驱、火驱、SAGD这四大稠油热采方式,既为辽河油田原油千万吨稳产提供了重要支撑,又为国内其他油田稳产上产提供了借鉴。然而,近年来,转换开发方式带来的技术增产红利逐步递减,整体产量规模逐渐下滑,必须探索接替技术。同时,“双碳”目标的提出,又使得稠油热采带来的高能耗、高碳排放量、高成本问题,成为稳产的主要矛盾。
时代在变,形势在变,在能源行业大变革的时代,如何让优势变胜势,让“长板”更“长久”、“长项”变“长效”,是老油田的一道必答题。
“争当能源能效领跑者和碳中和先行者,引领稠油开发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国内稠油热采技术策源地,辽河油田率先向这一时代命题发起冲击,打造全新的配套技术,推动稠油开发向绿色、智能、高端转型升级。
向更高处迸发!
辽河油田持续驱动技术升级—换代—转型,推动中深层稠油技术从“高原”迈向“高峰”:杜84块馆陶SAGD冲击75%采收率极限;火驱首创点火检测一体化技术已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重质稠油密闭脱水技术引领稠油脱水工艺实现升级换代,大幅降低了能耗……
如今,辽河油田以科技之变推动转型之变,用好“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选取宜庆非常规油气甜点评价及富集区优选技术等3项成熟待产业化技术进行培育,尽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重点选取深层SAGD开发技术等12项攻关待突破技术作为创新重点,力争实现重大突破,为油田低碳、绿色发展储备原动力;加快培育地下储集空间利用技术等4项未来储备技术,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这些不仅让老油田展现出勃勃生机,而且让中国稠油技术领跑世界。
向清洁低碳转型!
辽河油田一手推进采油系统、集输系统、热注系统、燃料系统全链条“瘦身健体”;一手抓产量结构调整,开展非热采原油、天然气上产工程,结构性能耗得到有效控降。今年前6个月,辽河油田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油气单耗同比降幅5.5%和4.3%。
同时,辽河油田推动热采技术革命,开展多种应用新场景打造“热+新能源”“热+CCUS”“热+化学剂”等多条“热+”技术路线,推动稠油绿色低碳转型;以革命性思维开展稠油降黏冷采、CCUS辅助稠油开发等技术试验,推动稠油开发方式实现从“热”到“冷”的革命性变革。
向数智化延伸!
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平台(RDMS)系统、安眼工程可视化信息平台、上百座站场实现无人和少人值守……一幅幅全新的生产场景,使辽河油田生产管理从“地下”走向“云端”。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老油田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激活新动能的“快车道”。辽河油田统筹推进信息化补强和数字化转型“5+3+1”工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融入老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全业务链,目前,油田井、站覆盖率分别达到65%、66%;日常管理从人工巡检变为实时监控,单井异常处理周期缩短4个小时以上;生产制度从人工调节变为自动控制,调控周期从几十分钟缩短为几分钟;构建集中管控新模式,相继完成了15座新型采油作业区/管理区建设。
绿色、数智、高端,一个更具时代感、更有创新力的老油田正阔步奔向能源保供新征程。
从劣到优
——老油田仍大有可为
任何发展,在积累果实的同时,也必然伴生一些深层次问题。当老油田步入开发中后期,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劣质化,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质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老油田还有油吗?”“还能挺多少年?”“这么多人还养得起吗?”
直面疑问,辽河油田用实践作答。
去冬今春,辽河储气库群创造了多个第一:全国保供时间最长,日冲峰采气量、周期采气量全国第一。谁能想到,曾经一度濒临枯竭的油气藏,经过新一代辽河人10多年的改造利用,打造成东北地区最大的储气库群、我国冬季天然气保供的主力军,把老油田的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
劣势有多大,发展的潜力和追赶的动能就有多大。近年来,辽河油田积极利用采油、采气后的地下空间,打造“储”能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储气库、储碳库建设,超前研究谋划储氢库、储油库,努力在我国建设新型能源安全体系中有更大作为。
“从事了17年油藏研究,以前尽想着往外采,就没想过往里存。”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梁飞从来没想到过油藏圈闭还可以储碳。最近几年,她除了继续在看不见的地宫里找“油”,另一项任务就是筛选适合储碳的老油藏。
在她看来,辽河油田打造“储能”产业体系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一方面,辽河油田具有丰富的深地油气藏存储空间、丰富的二氧化碳驱油场景和CCUS全产业链技术,具备发展储油于藏、储气于藏、储碳于藏和储能于藏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辽河油田地处环渤海和京津冀边缘,靠近能源主力消费市场和碳排放较高区域,储能的需要和碳封存需求都比较大。
如今,辽河油田初步评价低渗、特殊岩性等百余个具备碳驱油和碳埋存潜力的油藏单元,已与周边政府企业积极合作,持续扩大碳驱油与碳埋存规模,努力打造区域储碳库,构建地区碳封存服务基地。“十四五”以来,辽河油田二氧化碳注入总量已经突破20.2万吨,产油12.8万吨。
人员多、人均成本高,一度是辽河作为老油田最头疼的问题。“人多的问题也要辩证地看。”辽河油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李云峰说,如果把人看成是包袱,那只能被动依靠自然减员来降成本;但如果把人看成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那人就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近年来,辽河油田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充分激发人力资源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加大对创效单位、增产单位、外闯市场员工的精准激励力度。在政策激励下,一批又一批辽河人走出“舒适区”,开启“万人闯市场、规模超百亿、利润过亿元”的外闯市场新征程。目前,辽河外部市场业务遍布全国15个省45个市县,打造形成了4个亿元规模的区域市场,近5000名员工走出油区增收创效,闯出了一片发展新天地。
劣势和优势,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要把劣势变优势,既需要调整看问题的角度,也需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
“辽河复杂碎小的地质构造,一度被认为是阻碍我们成为大油田的绊脚石,但就是在这样复杂碎小的凹陷里几十年摸爬滚打,练就了我们‘千把钥匙开千把锁’的技术秘诀。”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王国栋说。辽河油田被喻为“地质大观园”,具有“五多一深”的特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多样的油品类型决定单一开发方式无法实现高效开发。历经54年攻关,辽河油田形成了蒸汽驱、SAGD技术、火驱、水淹气藏建库技术等一系列“拳头”技术,在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进程中书写了“辽河奇迹”。同时,凭借这些“拳头”技术,辽河油田敲开了外部市场大门,已输出到“10国15地”,为中国石油海外油田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转型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变革中螺旋上升。在这个能源变革的大时代,辽河人正视自身的长处与短板,坚定转型信心,苦干实干,谱写能源保供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