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能源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积极求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 至2023年底,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较2020年增长近六成,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2023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6.4%,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5.3%,较2020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从各个领域全面部署和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2021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共同构建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重点领域和行业配套政策也在此后陆续出台。 今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节能降碳的政策文件,特别是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从产业布局、空间格局、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绿色低碳发展和“双碳”工作作出了整体部署。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四年来,能源领域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确保如期完成“双碳”目标任务。 2022年1月,《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各分领域规划相继发布,分别对“十四五”时期和到2030年前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建设明确目标。 2022年3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构建新型电力体系,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 出台《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组织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证交易、全国碳市场建设、成品油质量升级、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领域的发展,我国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政策法规,有力支撑了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强有力的数据印证 有实现“双碳”目标的雄心,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更有全国能源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积极实践,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16.8亿千瓦,装机占比超过54%。相比2020年底,不到4年时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增加7.5亿千瓦。根据此前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的主体,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突破50%。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飞速增长的同时,作为我国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支撑电源,在较长时期内仍然发挥着压舱石作用的火电行业,也在绿色转型中实现质的飞跃——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全国80%以上的煤电机组实施了节能改造,95%以上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50%以上的煤电机组具备深度调节能力。 还有更多数据,见证着我国能源行业绿色发展转型的脚步—— 绿证核发数量快速增长。自2017年实施绿证制度以来,截至今年8月,我国累计核发绿证约18.41亿个,核发质效显著提升。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我国大陆地区核准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102台,总装机容量11313万千瓦,位列世界第一。 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原煤入洗率达到70%以上,煤矸石及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发电装机达到4300万千瓦,大型煤炭企业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到9.7千克标准煤/吨。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 充电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保障了24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今年8月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提出了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转型取得成效,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章建华说。 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能源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纵观世界各国,近年来纷纷加大能源科技研发和应用力度,谋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制高点。 持续推进能源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大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力度,既是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要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背景下,新能源的地位更加突出。新能源技术的革新,成为能源绿色转型和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 今年6月27日,我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项目——三峡集团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追风逐电,向深向远。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装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从2019年到2024年的6年间,相继下线我国自主研发的6.7兆瓦、8兆瓦、10兆瓦、13兆瓦、13.6兆瓦、16兆瓦、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推动中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跨越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具有领先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风电产业链和供应链。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黄海之滨,石岛湾畔,全球首座实现商业化运行的第四代核电站,也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接近一年。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储能新技术在近年来不断涌现。锂离子电池储能广泛应用,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能源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建立了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四位一体”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 在绿色能源技术方面,建成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制造体系。新能源发电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光伏电池等“新三样”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水电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回首过去,能源行业在绿色转型发展中不断追逐、实现跨越、成绩斐然。展望未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能源行业定将锚定“双碳”目标,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奋力谱写能源转型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