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初,世界气象组织正式确认,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全年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高出1.45±0.12 ℃。该组织还预计,2024年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更高。
这一预测或正在成为现实。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发布的数据,在刚过去的3个月中,地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和8月、最热的一天以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北半球夏季。这一系列创纪录高温,增加了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可能性。
除了更热,我们要面对的还有更多的极端天气。亚洲在2024年遭受了极端天气的重创,包括高温、干旱和洪涝等灾害。中国多个地区连续遭遇暴雨、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导致大量人员疏散转移。印度遭遇了极端高温,部分地区温度超过45℃。此外,迪拜在4月遭遇了75年来最严重的暴雨,导致机场一度关闭。
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变得极为迫切。“在这一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已经成为现实的紧迫需要。”业内人士表示。
距离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已经过去4年时间。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4年来,减碳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站在金融行业角度来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又有哪些重要的方向?
前瞻性布局
在“双碳”目标刚刚提出时,如何平衡减碳和发展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放眼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要应对化石能源依赖、地缘政治冲突、资金缺口较大等重重挑战。回看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久久为功。
在业内专家看来,应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过去10年,我国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化,绿色低碳成为打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生态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不仅重塑了传统产业竞争优势,也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新动能。放眼全球,绿色低碳产业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在实践中,随着“碳中和”成为一个基本共识和趋势,更多企业希望在新目标下找到发展红利。“实际上,‘双碳’目标提出之后,我国在新能源、新能源车、电池等领域的发展非常快。”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量、电动车的渗透率的增长等都远超预期,储能、氢能、AI减碳等绿色科技领域的投资也大规模展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高碳行业就要被排除在外,传统高碳企业要快速行动起来,找到发展新机遇。
马骏告诉记者,在不少高碳行业(如公路交通、建筑、钢铁、数据中心等),减碳的主要技术路径是基本清晰的,许多技术的运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不要耽误转型时机。当然,也有一些领域,如航空、航运等,技术路径的共识比较少,减碳成本也较高,但对大企业来说,不妨对有前景的若干技术进行尝试,类似于风险投资。
“对这些技术,如果不提前布局,对其技术变化的趋势、规模化使用的前景没有直接的感受,一旦其成为主流,再花时间去追赶就来不及了。企业在这些新技术领域的未来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有提前布局的勇气和前瞻性。”马骏表示。
转型金融风起
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转型金融则为高碳行业大规模融资提供了新选择,当然,与任何不确定性较高的领域相似,高碳行业转型也承受着潜在风险。这也意味着,金融支持是必要的,但往往又受限于诸多条件。
“应当说,高碳企业都应该向低碳转型,但目前的问题是许多企业在转型方面缺乏紧迫感,既不了解技术路径,也不知道金融机构可以提供金融支持。”马骏对记者表示,换句话说,如果转型金融服务不到位,我国高碳企业的转型会慢很多,许多企业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转型而被淘汰,也会导致这方面的不良贷款等金融风险上升。
基于上述考虑,尽快建立转型金融标准成为当务之急。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公开表示,已于2021年启动转型金融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并组织开展了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等4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条件成熟时将公开发布,为满足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依据。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建议,完善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强化对转型活动社会影响的评估和信息披露,以提升公正转型的可信度。要构建可量化的转型金融标准,同时,独立评估或审计机构可帮助金融机构论证其转型金融投融资框架的合理性和充分性,特别是关注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被适当地纳入目标设定以及跟踪和披露流程。
当然,金融机构也应该尽快建立转型金融的服务能力。马骏表示,金融机构转型金融服务,首先是提升企业对转型必要性的认知,组织专家为企业识别技术路径,帮助企业编制合格的转型规划,其次是设计转型融资工具。“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内部了解转型金融业务的专业人员较少,在与客户沟通时也很难讲明白转型金融的必要性和优点。希望更加重视,尽快投入资源,开展能力建设。”他建议。
国际合作正当时
目前,绿色转型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积极推动的关键领域之一。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已得到各方认可,并成为国际合作的“共同语言”。但是,标准的不统一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当前,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框架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也缺乏一致认同的标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会造成各种风险,例如“洗绿”,即金融产品或活动的环境效益被过度夸大,使投资者难以识别资金实际应该投向何处才能最有效地支持可持续发展。
推动相关标准的国际趋同工作一直在有序推进中。例如,由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起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期间召开IPSF年会,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减缓气候变化》(以下简称“CGT”)。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CGT正在修订中,很快会出新的版本。“新版本将原来CGT包含的72项气候变化减缓活动扩大到近100项可持续活动,新增的活动将包括有气候效益的数字化和科技研发活动、循环经济、污染防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马骏告诉记者。此外,由中国、欧盟、新加坡共同编制的“多边共同分类目录”也在推进之中。CGT工作组也联合由中国发起的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CASI) 一起组织了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推广活动。
在实践中,已有300多只债券进行了CGT贴标。这项工作由外汇交易中心牵头,每个月更新一次,目前已经贴标了300多只债券,在存续期内目前有约250只。一些金融机构在CGT贴标债券的基础上已经推出绿债基金产品和多个指数。未来,绿金委将继续加大对CGT贴标债券的国内外推广工作,鼓励更多机构发行CGT贴标债券和使用贴标债券开发产品,从供求两方面推动市场发展,提升我国绿债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