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浙江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需进一步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转型升级“组合拳”,进一步落实经济工作责任,在抓落实上下苦功、在求实效上比高下。
今年以来,浙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实现了高开稳走、稳中有进,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省委省政府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没有过于关注短期经济增速的变化,而是更多重视和关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业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把注意力集中到加快转型升级上,积极推动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发展。
从增速看,主要经济指标在波动中有所企稳,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变化因素不断增多。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速保持“稳”的同时,就业、居民增收、环境整治等实现了“好”。
经济增长高开稳走。前三季度全省GDP 增长8%,增速比上半年略有回落,但仍高于全国、高于去年同期、高于预期目标。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增长1.1%、5.4%、11.3%,对GDP 增长贡献分别为0.04、2.66、5.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主要指标在波动中企稳。工业、投资、出口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1-9 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投资增长11.2%、出口增长1.1%,分别比上半年回落0.8、1.1 和1.3 个百分点。进入三季度,工业、出口增速逐月回升,投资初步企稳。财政、消费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升。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税收收入增长7.5%,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7、1.2 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比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部分实物量指标和先行指标出现积极变化。1-9 月全社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9%、3.6%,比上半年回升0.4 和0.5 个百分点;浙江制造业PMI 止跌回升,9 月为50.5%,环比回升0.3 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较快,1-9月增长17.6%,比全部投资高6.4个百分点。
“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发展底线继续得到巩固。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 月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464 元和17004元,增长8.4%和9.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3 和0.2 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一系列环境整治,逐步迈入了产业升级、绿水青山的良性发展道路。1-9月完成黑臭河整治415公里,新建污水管网2832 公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500 家,整治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1.9万家,淘汰燃煤锅炉10060台、黄标车20.75 万辆,全省总体水质和空气质量进一步趋好。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14011 万平方米,拆违11419 万平方米。“平安浙江”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逐年增加,1-9月新增83.9万人,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07%,低于全国近1 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温和上涨1.2%。
从结构看,经济结构在调整中继续向好,转型升级加快的态势没有改变
这几年,浙江坚定不移地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尽管主要经济指标陆续回落到中低速增长水平,但反映转型升级的结构性指标却呈现较快增长,甚至两位数增长。
从工业结构看,虽然工业整体下行压力较大,但分化态势日趋明显,主动适应甚至引领转型升级方向的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态势较好。在区域层面,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11个地市中有5个高于全省平均。90个县(市、区)中同比增长的有69个,其中10个两位数增长,滨江、海盐等转型早、步伐快、龙头企业带动大的市县工业发展较快。在产业层面,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7.1%和7%,明显快于规上工业增幅。在行业层面,汽车(17.3%)、通信电子(14.4%)、化纤(11.5%)、医药(7.8%)等增势较好,服装、皮革、食品等传统行业普遍增长低迷,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仅增长3.7%。在企业层面,小型企业增长明显快于大中型企业,规上工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2.9%、4%。企业效益效率总体好于全国。1-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7%,分别高于全国6.6、0.3个百分点。首批38家省“三名”培育企业利润增长20.8%。全省产值50 亿元以上的71家企业利润增长11.5%。
从服务业结构看,服务业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等发展势头迅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占GDP 比重达到5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金融业、房地产、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12%、20.4%,三个行业对GDP 增长分别贡献1.22、0.57、1.55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7%,高于全国10.2 个百分点;利润增长14.8%,比工业高10.1 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38.1%、11.1%。
从投资结构看,投资质量不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生态环保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投资明显回落。1-9月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2%,重大产业投资增长46.5%,生态环保投资增长70.6%,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7%。转型升级类投资呈现积极上升态势,服务业投资增速快于面上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快于工业投资,装备制造业投资快于制造业投资。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2345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959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3.2 亿美元,高端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成为利用外资的新亮点。房地产投资增长出现明显回落,仅增长2.4%,同比回落18.5个百分点。
从消费结构看,传统消费增长平稳,与互联网、房地产相关的商品销售增长较快。1-9月汽车零售额增长2.8%,家具、建筑装潢、家电等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6.2%、48.4%、13.1%,石油及制品消费由于价格原因下降较多,下降7.8%,但信息、旅游、文化、健康等服务消费趋旺,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居民网络消费增长33.7%。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39.6%、40.5%,同比回升52.5和60个百分点,商品房库存开始回落。
从出口结构看,出口份额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速加快,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型外贸方式发展迅速。1-9 月浙江出口占全国比重为12.3%,比去年底提高0.6 个百分点。机电、高新技术、文化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4%、6.8%和19.9%,占全省出口比重达46.8%,传统的纺织服装出口下降3%。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取得初步成效,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52.4%,拉动出口增长3.6 个百分点。跨境电商出口2.5 亿美元,增长337 倍。12 家本省外贸服务平台出口34 亿美元,增长1.7 倍。服务贸易出口势头较好,增长15.8%。
从要素结构看,信贷投放快于经济增长,新增贷款、直接融资、表外融资实现“三增”,存量土地得到有效盘活。9 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8.3%。1-9月全省新增贷款4311亿元,考虑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因素,实际同比多增975 亿元;直接融资总量增加2747亿元,同比多增700亿元;表外融资增加485亿元,同比多增271亿元。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比重达到39%,比年初提高5个百分点。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现,存量建设用地供应面积为6.28 万亩,占总供应量的37.6%。亩均投入进一步提高,新供应工业用地合同约定亩均投资271.2万元。
从动力看,创业创新热情在持续增强,新旧动力有序转换的态势没有改变
当前浙江经济正处在动力转换的过渡期,经济增速与“三驾马车”、实物量指标的比例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区域、行业、企业分化日益加剧,但改革、创新、开放等增长因素正进一步激发释放市场活力、发展潜力。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坚持以“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为主抓手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以要素配置市场化为突破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省政府设立了200亿元的省产业基金和100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在全省推广市县审批层级一体化、医疗“双下沉、两提升”改革经验,推进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进一步优化以亩产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以市场论英雄的投资环境。
——“双创”战略深入实施。通过建设“众创空间”、支持人才创业、推行“五证合一”登记等,全省创业创新热情高涨。1-9月全省新设企业17.1 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42.5 万户,截至9 月底,全省在册市场主体456.7 万户,增长12.6%。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33 家,上市公司发起并购重组327 起,交易金额1324亿元,互联网金融、私募金融蓬勃发展。创新投入持续增强,1-9月财政科技支出增长23.6%,比上半年提高13.1 个百分点;累计发放创新券9400 余万元,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135 家。各类众创空间达到70 多家。
——新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4+6”国家战略举措正在全面落实,省海港集团组建成立,宁波舟山港集团正式挂牌,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淳安等26 县加快发展。七大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近几年增速和规模都十分惊人,全省网络零售2012 年2027 亿元、2013 年3821 亿元、2014 年5642 亿元。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模式、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业态,这“四新”经济已经广泛而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特色小镇已成为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载体,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首批37 个特色小镇正在加快建设。1-9 月全省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3%,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6.3%,利税增长27%。
当前浙江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增速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传统增长动力弱化,传统经济普遍困难,这既有我们主动转型的因素,也有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这既有宏观环境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工作的原因。尽管当前不确定性和复杂因素在增多,但浙江经济运行总体将继续呈现“高开稳走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四季度浙江工业低位缓升,服务业较快增长,投资逐渐企稳,消费稳中有升,出口略有回稳。
根据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的精神,年内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转型升级“组合拳”,进一步落实经济工作责任,在抓落实上下苦功、在求实效上比高下。对约束性和民生目标任务,要全力以赴,克难攻坚,确保圆满完成;对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目标任务,要凝心聚力,查漏补缺,务求基本完成;对存在一定差距的目标任务,要想方设法,问题导向,争取最好结果,力争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突出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奋力推进重大项目百日攻坚,力争年内开工12个轨道交通项目、10个重大水利项目、20 个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机组项目、30 个省重大产业项目;确保年内省重点建设项目新开工100 个以上、新增150亿元以上的投资实物量。出台基础设施投资(PPP)基金管理办法,召开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加强重点项目用地指标支持,统筹安排2015 年计划调整追加,支持特色小镇、七大产业、小微企业创业园等用地。
力争外贸出口企稳回升。全力做好7 个年出口100 亿美元以上的设区市、20 个出口大县(市、区)的政策保障工作。对10 家出口超50 亿人民币、100 家出口超10 亿人民币、1100 家重点外贸出口企业实施精准服务。深入推进杭州跨境电商试验区试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支持若干家重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类企业发展。年内重点组织参加25 个左右境内外重点展会,支持企业多建境外营销网络。
推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确保工业企稳回升向好,表彰激励一批先进的工业大市强县,对有市场、有技术但一时有困难的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 浙江行动纲要》行动方案,出台节能环保产业、健康产业等发展规划,加快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建设。出台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的意见,突出抓好营业收入10 亿元以上的重点服务业企业,落实和完善房地产相关政策。
落实创新创业各项举措。加大特色小镇创建力度,力争首批37个特色小镇完成年度投资370亿元,公布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一批工业类特色小镇。出台浙江省贯彻落实国家“双创”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化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创新支撑平台。研究谋划杭州创新大走廊。抓好科技大市场建设一号工程。制定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任务。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开展政事分开改革试点,全面实行“五证合一”,加速推进“一照一码”。全面推进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选择柯桥区开展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功能区块的一般工业项目50 天高效审批试点。继续深化中介服务事项清理。继续推进价格改革,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抓紧研究浙江地方资本市场改革试点方案。
抓好生态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深化治水工作,全面推进劣Ⅴ类水治理,确保消灭4 个劣Ⅴ类水质断面,争取消灭7 个。强化治气工作,落实黄标车、燃煤锅(窑)炉淘汰各项扶持政策,年内再完成11台599万千瓦煤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路长制、段长制。抓好一批清洁能源示范县和新能源示范镇建设。加快杭州、湖州、丽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抓紧做好民生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完成年初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及时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年内全面完成消除4600 元以下低收入农户贫困现象工作任务。强化政企银合作,支持地方创新“两链”风险处置办法。打好不良贷款处置攻坚战。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坚决查处一批企业恶意逃废债典型案件。继续深化信用浙江建设。扎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工作。
精心谋划“十三五”和明年经济工作思路。抓紧完善规划《纲要》草案,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的要求,继续深化“三个重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优秀企业。完成援藏、援疆、援青规划编制。出台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对明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举措的调研,进一步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储备,确保“十三五”顺利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