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力群:建设工业强省 夯实“两富”基础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10 浏览量:17

来源:浙江日报

建设工业强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总体上说,要加快探索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由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变、由封闭技术研发向全球合作研发转变、由高碳制造向低碳制造转变、由标准制造向制造标准转变。

建设工业强省 夯实“两富”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要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这一重要讲话,不但充分肯定了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为浙江省建设工业强省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从新时期新阶段浙江工业发展的新任务出发,作出了建设工业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全省工业发展理清了思路。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工业生产规模从1978年的全国第15位跃升到1994年以来的全国第4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工业小省向工业大省的跨越。进一步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既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建设现代化浙江的客观要求。对于浙江来说,建设工业强省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建设工业强省是推进工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建设工业强国,是党中央在科学判断我国工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深刻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工业强国必然要求建设一批工业强省。浙江省作为现阶段全国重要的工业大省之一,无论是产业基础和优势产业,还是区位条件和创新能力,都决定了它必须发挥建设工业强国的主力军作用。这是工业化时代赋予浙江的历史重任。

其次,建设工业强省是落实“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的重要载体。工业是创业的主体,目前全省产业活动单位中工业企业占39.8%,个体经营户中工业经营户占22.2%,广大的创业群体既能在工业的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工资性收入,也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增加财产性收入;工业也是创新的主体,2010年我省被国家受理的专利中企业申报的专利占到总数的42.7%,工业企业投入的R&D经费占全省R&D经费投入的82.4%

再次,建设工业强省是实现“两富”目标的重要基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宏伟目标。“两富”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建设工业强省不但可以为物质富裕提供保证,而且可以为精神富有创造条件。

核心在于培育工业发展的五种能力

建设工业强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尚无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和实践。总体上我们要借鉴发达经济体推进产业转型的经验,加快探索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由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变、

由封闭技术研发向全球合作研发转变、由高碳制造向低碳制造转变、由标准制造向制造标准转变的路子。

核心在于提升五种能力:

基础制造能力。基础制造能力是在工业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等方面的制造能力,也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根本要求。表面上看基础制造能力似乎与工业强国(省)关联不大,但实际上往往决定着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弱。如果一个地区的锻造、热处理等基础工艺长期落后,模具、齿轮等元器件质量长期不高,特种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那么其整机和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即使一时做大了也难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更遑论居于产业的领先地位。因此,建设工业强省必须重视本地主要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基础制造能力的培育,从关键零部件入手确保形成强势产业。

新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工业强省的核心标准。技术创新能力虽然可以用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等指标来反映,但最直接体现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的还是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目前,我省工业新产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只有17%左右,而欧洲国家早在2005年就已达到40%。因此,建设工业强省必须把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放在工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大幅度提高工业新产品销售率为目标,做强产业,努力实现优势产业的技术和标准垄断。

品牌创建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强大与否,还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占据国内市场乃至全球市场较大份额的品牌产品。对于建设工业强省特别是工业强县而言,尽管拥有一批全球知名品牌产品的要求似乎高了一点,但拥有一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全国知名品牌产品和若干个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应该成为衡量工业强省的最低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品牌创建放到工业强省建设的应有位置。

产业整合能力。拥有一批具有较强资源和市场整合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强大的外在体现。全球工业发展的现实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跨国(省)公司的数量往往决定着其在全球(国)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工业强省必须把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大企业大集团,是真正拥有在全国(球)范围内配置、整合、利用资源和掌控市场能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能引领和主导全球相关产业的发展。

绿色制造能力。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健康,是近年来全球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工业产业结构必须顺应消费需求的这种新变化,工业强省的内涵也必须体现消费需求的这种新要求。绿色制造既包括产品的绿色化,也包括制造过程的绿色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绿色制造能力强不强,集中反映在其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能耗、物耗、排放水平上。因此,努力实现各地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能耗、物耗和排放水平达到全球行业先进水平,应该成为建设工业强省和工业强县的重要目标。

充分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

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工业强省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理清工业强省建设的工作思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从制订规划入手,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要制订不同层级的规划方案,重点要勾画并明确一定时期内或终期的建设目标、建设重点以及工作举措,明确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任务和本地的优势产业。建设目标要尽可能量化,建设重点要尽可能突出,工作举措要可操作。要在符合上一层级规划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本地的特色和优势。

从出台政策入手,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要把规划落到实处,既要研究制订吸引优质的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向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也要制订出台给予一定的土地、资金、用能额度等资源保障政策,还要强制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等腾笼换鸟政策。没有这些政策的配套跟进,建设工业强省很有可能流于形式、止于规划。

从培育龙头入手,充分发挥龙头的导向作用。龙头企业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品牌创建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主要载体。建设工业强省离不开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导向作用。培育行业龙头企业要重视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必须慎重选择企业,所选企业要既能做大又能做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行业龙头,并给予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和生产要素保障;另一方面,要对龙头企业所拉动的全产业链进行研究,对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完善、开发、引进予以积极引导和扶持。

从强化服务入手,充分发挥服务的辅导作用。服务是政府工作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服务比政策有着更宽泛的内涵,不能把服务等同于给政策。新时期新阶段,各级政府尤其是工业主管部门要把服务企业的重点逐步转向企业自身难以做到或办理的事项,比如产业政策掌握、形势分析判断、要素保障协调、创业辅导服务以及具体事项服务等等。同时,要重视第三方管理咨询机构的培育,构建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