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正在深刻地改变中国的资本市场。今年以来,随着监管政策密集出台,ESG的信息披露将量质双升。我们如何做好“双碳”这份答卷?又如何抓住“双碳”带来的投资机遇?
10月23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24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责任引领 ,凝聚共识”。会上,中碳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双波发表主题为“双碳目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演讲。
在机遇与挑战的讨论中,沈双波指出,企业谈“碳”,多数人认为成本上升带来的风险较大,但实际上存在诸多机遇。风险主要源自强大的外部利益相关方,如成本上升、未按要求行事可能面临处罚、在供应链中被替代、资金链断裂以及舆情事件等。
从机遇方面看,她认为,在国家宏观主导下,如果把握好机会,进行相关碳资产的配置,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具有极高价值。她建议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把握市场机遇,并积极应对潜在风险。
沈双波还提到,企业在信息披露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维度上,尤其是“E”(环境)的量化数据要求,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
企业应关注政策风向标
沈双波指出,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形势下,企业不仅面临经营压力,还必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企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必须面对的核心议题。
在政策解读环节,沈双波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政策,特别是中国政府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可能从能源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导向。她强调,企业必须关注宏观政策,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节能降碳的行动方案,以及生态环境部对全国碳市场的扩容和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市场的启动。
具体来看,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明确了我国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和相关制度建设规划,方案出台标志着我国绿色发展的主要抓手全面由能源转向碳排放,各类配套政策体系将加速出台,从而进一步引导发展要素向新质生产力倾斜,培育形成绿色低碳竞争力。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于年内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
“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纳进来后,我们中国碳排放的整个大框架应该框到60%。”沈双波表示。
宏观政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金融,金融对产业注入血液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五篇大文章”纳入其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沈双波指出,下一步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我们将“碳排放”的指标纳入国家整体规划,然后纳入省、地级市的考核,行业的考核和企业的考核。
“考核体系下,如果你不达标,就会增加成本,随之而来的风险就是有可能被替代,金融机构拒绝贷款。”沈双波进一步表示。
机遇和挑战
据沈双波介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就是CCER,全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它是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单位是“吨二氧化碳当量”。
“前者是国家给你配额,如果你在配额内使用了,你不会发生成本。但是,如果你超过了配额,你就要额外增加成本,额外增加的这部分成本你可以通过减排的方式,就是去配置相关的碳信用资产的方式,比如到CCER市场配置5%,花一定的金额来抵消这种方式。”沈双波进一步指出。
据了解,碳资产包含配额资产和碳信用资产,碳信用资产就是自愿减排。
在碳市场介绍环节,沈双波解释了中国的碳市场结构,包括配额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并预测了碳信用资产的价值和市场规模。她指出,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扩容和欧盟碳关税的实施,碳信用资产的价格预计将持续上升。
“其实碳排放是有现实的货币价值的,我国上半年还是50块钱一吨,到下半年最高的时候,价格已经达到100块钱一吨了,明年肯定还要涨。全国碳市场在扩容之后价格一定还会再涨,而且一旦欧盟开始征收碳关税,跟全球接轨的话,中国的碳市场的空间在未来到2030年之前还会一直上升。”沈双波指出。
沈双波还提到,企业在信息披露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维度上,尤其是“E”(环境)的量化数据要求,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
在沈双波看来,中国的CCER的市场需求巨大。
“碳市场扩容之后,整个市场规模,大概碳配额达到80亿—85亿吨。如果按5%的配置CCER来说,大概在4亿—4.5亿吨。现在CCER这个平台还没有上线,但是我们在展业过程中,已经帮客户销售了很多CCER资产,CCER的空间非常大。”沈双波强调。
碳相关产品的创新方面,沈双波举例表示,可以用碳资产做资产的配置,以及将它用于资本化,比如融资、发行债券、交易等,还可以做碳资产相关的开发,以及ESG管理的提升。
沈双波观察到,中国企业在ESG发展阶段呈现两种特征:第一种是以被动型为主,尤其是以监管要求的被动型为主,第二个以形象工程被动型为主。
沈双波指出,从中国企业ESG发展阶段来看,第一个做相关的战略规划,披露简单的报告。第二个就是搭结构,做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第三个阶段很多企业开始治理自己的ESG数据,然后做相关的科技化建设,进行气候风险的相关的管理。最终就是做信息披露的概念,响应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2023年以来,国内外与可持续发展和碳相关政策不断登加,企业经营的风险敞口不断增大,或有风险增加。”沈双波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