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排放总量:主要国家的碳中和进程存在明显差异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创出新高。BP 统计的 2022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51.30亿吨,较 2021 年增长 1.59%。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 年排放差距报告》,从2021年到2022年,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 1.2%, 达到创纪录的 574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我国碳排放量居全球之首。根据 BP 公布的各国碳排放数据,2023 年,全球碳排放总量前五的国家分别为:中国(31.90%)、美国(13.20%)、印度(8.00%)、俄罗斯(4.60%)、日本(2.90%),共计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60%,而前十的国家共计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0%。我国自 2005 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2023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2.18 亿吨,在全球占比为 31.90%。
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要素禀赋差异等原因,全球主要国家的碳中和进程存在明显差异。美英等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多已实现碳达峰,开始向第二阶段的碳中和迈进。而我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仍在走向碳达峰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增长与绿色转型,因此需要完成的减碳任务较重。沙特、伊朗等中东国家本身的经济结构天然具有较高的碳排放需求,实现碳中和更加困难。近年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为稳定。2005 年至2016 年,我国碳排放增速呈波动下降态势,2017 年以来中枢又有所上移。但整体来说,伴随着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移以及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调整效果显现,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较为稳定。
2、碳排放结构:主要来自发电与供热、制造、交通运输
2.1 碳排放主要源自能源活动
全球碳排放主要源自能源活动,其中发电和供热、交通运输、制造/施工是主要的碳排放部门。据Climate Watch最新统计数据,2021年,能源活动碳排放总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92.23%,工业流程、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4.62%、3.14%。能源活动中,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发电和供热,占能源碳排放量的 47.94%,占整体排放的44.22%。其次是交通运输,分别占能源排放量与整体排放量的 22.55%、20.80%。此外制造/施工也占较大比重,分别占能源排放量与整体排放量的 18.74%、17.28%。
能源活动同样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主要部门碳排放结构与全球类似。据ClimateWatch 统计,2021 年我国能源活动总计排放 106.53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若不考虑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降低的碳排放量,能源活动在我国排放总量中占比达到92.66%。我国能源活动中的主要部门碳排放结构与全球类似,其中,发电与供热总计排放62.5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能源排放总量的 58.72%。由于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供能来源,因此碳排放量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次,作为制造业大国,2021 年我国制造业/施工用能排放28.32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总排放量的 26.11%;工业活动碳排放量 8.43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工业活动碳排放量的 49.74%。
2.2 我国制造业碳排放走势分化
从碳排放总量看,2021 年我国前十大碳排放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3.26%)、非金属矿产(32.77%)、石油加工、炼焦(5.6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3.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80%)、金属制品(0.89%)、粮食生产(0.42%)、食品加工(0.32%)、普通机械(0.30%)、造纸和纸制品(0.28%)。从碳排放走势看,粮食生产、食品加工、纺织、烟草、造纸等轻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度过高点,这些行业产能逐步出清和转移。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目前碳排放还处于高位继续向上阶段,这些行业也是目前碳排放监控的重点行业,将逐渐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过程再生能源替代达到减排目的。有色金属行业得益于冶炼技术的不断成熟,自 2009 年以来碳排放处于平台期,但受产业规模大、电气化率尚待提升、减碳技术缺乏革命性突破等因素影响,碳达峰后继续减排压力依然艰巨。
二、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从碳中和本身的定义出发,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两条核心思路,一是控制碳排放,二是增加碳吸收(即负碳排放)。全球碳排放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减碳的方向。我国比欧美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更短,任务更重。要想实现碳中和,需要整个能源体系、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生产生活方式的系统性转变。从 2021 年以来我国主要的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思路看,目前实现碳中和的思路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实现碳达峰的直接路径。技术创新则贯穿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提升等路径,也是碳中和最终能否进入决胜期的关键。
1、减少碳排放:替代、转型与重塑
1.1 能源:强化双控、电气化与可再生能源替代
能源活动是我国碳排放的首要来源,也是碳减排的核心领域。其中,传统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重灾区”。 大规模新能源替代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对此,要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提高能效、强化双控,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提升电气化水平。通过电气化降低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供能。在我国的供能体系中,电力占比远低于传统化石能源,而电力相对于化石燃料供能更加清洁。提高工业、交通等终端电气化水平,是实现兼顾增长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所在。 增加电力生产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电力生产同样需要消耗化石能源,我国的供电结构当前主要以火电为主。在过去 10 年间,全球与我国的风光发电成本大幅降低,已成为替代火电的可行方式,后续通过进一步降本以及提升消纳能力和安全运行技术,有望成为降低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主力。 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在单位化石能源消耗中产出更多的电与热,进而降低碳排放强度,有效减缓减排过程中对于经济整体增长的冲击,主要方式包括清洁燃烧、节能控制等,但也需注意,提高能效仅具有缓解碳排放的边际影响,并不足以作为能源活动减排的主要方式。
1.2 工业:供热替代与生产工艺革新
工业生产活动的碳排放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产中用化石燃料燃烧进行加热而产生的碳排放,如钢铁生产中炼焦、炼铁等工序通过燃煤达到生产温度而产生的碳排放等。二是,工业活动中的“过程排放”。如水泥生产中的原料石灰石煅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水泥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煤化工生产甲醇的过程中原料煤与空气反应产生的碳排放、高炉炼铁过程中用煤充当还原剂产生的碳排放等。 由此可见,工业活动减少碳排放更加复杂,除了在供能环节中提高能效、运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燃烧供热外,还需通过技术革新与生产工艺优化,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寻找石灰石、煤还原剂等原材料替代,涉及整个工序、全生产链的革新,这在技术上的难度不容小觑。
1.3 交通:燃料替代与出行方式转变
交通运输在当今社会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可见的未来,全球对于交运服务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由于交通运输主要依赖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因此,面临的减排压力也将日益增长。其中,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的电气化是当前技术趋势之下较易持续推进的减碳方式。我国锂电池生产技术不断突破,电池密度、安全性持续提升,成本大幅下行,全国电动车渗透率快速升高,并且在出口方面表现亮眼。随着后续充电桩建设持续推进,续航里程与充电效率进一步提升,公路货运、客运中电动车对于传统油车的替代空间将进一步释放,由此,公路运输的电气化“正在路上”。与此同时,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随着多年以来的高铁线路建设覆盖面愈发广阔,未来有望在铁路运输电气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减碳。航空运输与船运目前的燃料替代仍然存在较大技术难度,清洁能源的能效、经济性问题仍有待突破。 此外,共享出行、公共出行比例提升亦是交通减碳的重要方式,而通过这一出行方式转变渠道进行碳减排需要进一步提升大数据配置与智能化水平,优化城市交通规划与布局。
1.4 建筑:用能电气化与电网热网清洁化
当前,全球 37%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筑。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来源主要分布在建材的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建材运输及回收利用等阶段。建筑行业的降碳要求和举措将有力助推上游建材工业、下游交通运输领域和能源领域碳减排。建筑行业减碳思路主要包括:(1)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2)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3)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4)用清洁电力替代化石燃料,如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5)通过余热资源利用等手段实现热力系统的脱碳,如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核电余热供暖,因地制宜推进热泵、燃气、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低碳供暖。(6)加大力度提高废旧建材的回收与利用。
1.5 农业:技术优化与循环再利用
农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畜牧业与粮食生产。可能的减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点:(1)种植与养殖技术优化,提升单位能耗农产品产量;(2)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替代;(3)废弃物(如秸秆)循环再利用。综合而言,虽然农业活动碳排放占比同样居前,但我们认为当前农业的减碳空间十分有限,在如今的国际环境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日剧增,改良种植技术与生产工艺更多还是集中在能源替代等方面,产量目标不可放松,其次,市场上提及的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畜牧业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是牲畜“肠发酵”产生的甲烷)的可行性同样不高,饮食习惯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且当代人对于蛋白质摄入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整体减少肉类消费的概率较低。
2、增加碳吸收:存在争议的碳汇路径与成本高昂的CCUS
碳吸收一般有两条路径,分别为生物固碳与技术固碳。 其中,生物固碳与碳汇概念类似,即指依靠树木、森林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及土壤当中,从而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可见生物固碳与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环保活动息息相关,因此会受到土地资源与养护成本的限制,同时,有研究指出,生态系统中的碳处于循环状态,从长期看其排放与吸收的总量相等,因此对于实现碳中和的作用很可能微乎其微,因此通过碳汇路径实现碳中和目前存在争议。技术固碳一般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即 CCUS)技术。通过人工技术捕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进行压缩封存(地质封存或海底封存),或将捕获的碳进行提纯后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工业利用如用作干冰制冷、保护气体等,或化学利用如替代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用以生产可降解塑料聚合物、碳纤维等)。通过技术固碳助力实现碳中和的前景可观,特别是其资源化再利用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然而,成本制约同样明显,无论是碳捕获还是管道运输抑或是最终进行封存,现有技术水平之下成本均十分高昂,使得 CCUS 目前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三、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构建
我国已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对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2021 年 10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工作意见》)。作为顶层设计文件中的“1”,意见提出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方向。随后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对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作了具体部署。围绕《工作意见》和《行动方案》提出的总体部署、碳中和路径、配套支持机制,我国逐步构建起碳中和的“N”政策体系。2021年以来,各部委已陆续出台社会经济、能源、电力、节能、工业、城乡建设和交通等领域的政策措施,以及科技支撑、人才培养、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碳市场、督察考核等碳中和方面的保障措施,形成了覆盖“十四五”及中长期的“双碳”政策体系。
1、2024 年碳中和顶层设计的再部署
2024 年 1 月和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在这两份文件中进行了再部署。结合《工作意见》及上述两份文件,我们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原则、具体举措进行比较和再梳理。
1.1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立的时间要求再细化
《工作意见》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立提出了 2025 年初步形成、2030年取得显著成效、2060 年全面建立三个要求;《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则对时间节点再细化,提出 2027 年深入推进、2035 年基本建立两个要求,同时提出了 2035 年碳排放达峰后稳步有降的要求。
1.2 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取得进展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导向和任务要求更加清晰,包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持续加大对资源型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1.3 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涉及三个层面,一是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这是《工作意见》和《行动方案》的重点内容,主要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在《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新增了造纸、印染两个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并提出合理提高新建、改扩建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新增“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到2030 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 15 万亿元左右”的要求。三是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意见》和《行动方案》中主要强调了工业领域、低碳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在《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则拓展了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结合的应用场景,提出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建设运行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
2、《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解读
2024 年 5 月 29 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在总量和行业层面对能耗、碳排放等细分指标进行量化约束。
2.1 短期节能降碳目标任务重
从主要目标看,《方案》再次强调了 2024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2.5%左右、3.9%左右的目标,提出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另外还包括 2024 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 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 5000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 1.3 亿吨。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 5000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 1.3 亿吨。 短期节能降碳目标任务重。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的目标。而 2023 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仅较2020 年仅下降了3.3%。据此测算,要完成“十四五”目标,若 2024 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5%的目标,则 2025 年还需降低 8.3%。从历史单位 GDP 能耗数据看,这一目标的完成极具挑战。
2.2 紧抓十大重点领域,布局 27 项任务
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中,《方案》提出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这将有利于降低火电成本,保障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稳定性和重要性。 在非化石能源消费方面,《方案》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三个举措。强调“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 20%,并通过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等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对新能源消费比例和消纳能力的要求有利于新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方案》提出到2025 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 39%左右。 行业目标方面,主要提到了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四个高碳排放领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其中,产量调控、严格准入标准、加快节能降碳改造等举措具有普适性。具体看,均要求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 A 级水平;并设定了“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要求;其中电解铝行业还规定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5%以上;四行业均提出了 2024-2025 年节能和降碳目标,其中石化化工行业目标最高分别达4000 万吨标准煤和1.1 亿吨二氧化碳。
3、重点领域政策跟踪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总体安排,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布,下文主要梳理了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0 月我国碳中和各领域的主要政策。重点行业方面,2024年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三部门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聚焦近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明确重点任务,务求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 碳市场方面,2023 年12 月27 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的公告,对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的依据、基本程序和通用要求作出明确规定。2024 年2 月4 日,国务院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制定专门行政法规,从立法维度保障和提升碳市场的排放数据质量。2024 年 9 月 9 日,生态环境部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标准计量体系方面,2024 年2 月4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重点标准的研制方向。2024 年 7 月 14 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充分发挥计量、标准作用,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督查考核方面,2024 年 8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2024年6月 5 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共 15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
四、基于碳中和的投资策略
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碳中和均是一个尚待完成的中长期议题,并且需要政策面与技术面的进一步加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配套制度变革、相关的技术创新也带来了国内国外巨大的市场空间,为相关投资提供了机遇。结合碳中和路径、我国碳中和顶层设计、重点领域政策进展以及碳中和相关行业所处的周期,我们梳理出碳中和背景下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第一,CCUS 等关键技术领域:技术创新贯穿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提升等路径,也是碳中和最终能否进入决胜期的关键。低碳零碳工艺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尚未获得经济性、产业化的技术突破,研发周期、研发成本、研发成功率等均不明确,因此,对相关技术进展保持关注与跟踪相对较优。
第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电气化将提升全社会整体用电规模;可再生能源替代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风光发电的成本大幅下行使得其得以充当能源替代的主力;部分地区放开消纳红线,多举措共保新能源消纳。投资方面,光伏等产品及技术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核电、氢能发展也进入提速阶段;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环节也存在较大的投机机会。
第三,用能部门绿色化、清洁化领域:钢铁、建材、化工、交通和建筑等领域在能源活动碳排放中占比较高,因此,通过提升工业、交通及建筑领域的电气化水平,实现电力消费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辅以各行业能效水平的提升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之一。《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也带来相关投资机会。
第四,传统高耗能行业领域:在碳中和的进程中,降低传统能源供能占比以及限制高耗能行业或将使得传统工业新增产能受限。但“安全转型”原则下,这一供给侧约束力度中短期内或较为柔性。从《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看,尽管聚焦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和化石能源减量替代,但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备相当重要性。中短期内,传统工业和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或主要来自于需求侧。随着今年二季度末以来我国经济边际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层面进一步重视稳增长。9 月重磅的金融政策组合拳后,财政、地产、消费等方面的增量政策加快跟进,市场信心有所回稳。建议关注火电、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政策落实、周期性机会和转型投资机遇。
第五,“双碳”相关计量仪器领域:《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 年-2025 年)》等政策的出台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1、CCUS 等关键技术领域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触发新的“蓝海”。(1)根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3)》,预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CCUS减排需求量大,2030 年将增长到近 1 亿吨/年(0.58~1.47 亿吨/年),2050 年将超过20亿吨/年(18.7~22.45 亿吨/年)。(2)我国 CCUS 技术的应用场景正在得到进一步拓展,主要工业行业均已开展相关示范。(3)我国 CCUS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对CCUS 技术研发、标准和融资等方面做出了积极部署。但 CCUS 技术发展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研发周期、研发成本、研发成功率等均不明确,各环节技术发展并不均衡,与规模化商业应用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因此,对相关技术进展保持关注与跟踪相对较优。而对于已经开始兑现业绩并且拥有中长期业绩确定性的行业,建议择机布局,一方面把握中长期机会,另一方面注意估值的合理性与性价比。
2、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
光伏:(1)我国光伏发电经济性显著,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建设,并强调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新能源装机长期景气度向上。(2)非美地区出口需求旺盛,全球光伏需求长期增长趋势不变。(3)政策端和市场端共同推动光伏行业供给出清,目前行业供给增速已开始放缓,供需格局逐步开始改善。(4)当下光伏产业链同质化竞争激烈,新技术是突围价格战的关键。新兴技术路线的产品在市场上仍具备核心竞争力。(5)关注辅材中长期供需格局向好的光伏玻璃。
核电:(1)核能发电是稳定、清洁的能源。(2)我国核电技术已经实现二代向三代的迭代升级,四代技术陆续开始应用,整体上我国核电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3)我国在碳中和顶层设计层面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确定了核电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定位。近年来我国核电机组核准进程加快。中国核能协会预计到 2035 年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达10%左右。(4)AI 电力需求激增,推动核电复兴。
氢能:(1)氢能的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发展氢能是提高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革命、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2)工业脱碳催生需求,下游场景日益多元化,工业领域是主要的应用领域,交通、建筑、发电等方向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4 全球氢能发展现状报告》,2023年,全球氢气需求达到 9700 万吨,同比增长 2.5%。预计 2024 年将接近1 亿吨。(3)我国政策层面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各地加快推出氢能政策。
储能:(1)储能能够提高风光消纳,使可再生能源变得“可调节”,因此,储能是电气化、可再生能源替代趋势之下较为确定的方向。(2)《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到 2025 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 万千瓦;(3)我国新能车需求依然将保持两位增长,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供给上合理布局新增产能,锂电行业格局相对稳定。
3、用能部门绿色化、清洁化领域
新能源汽车:(1)新能源汽车是助力交通行业减排的重要抓手。节能降碳方案进一步强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商用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动化转型步伐也将加快。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2)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新能源汽车出口高速增长,在我国整体汽车出口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彰显我国新能源车的强大出口竞争力与出口市场空间。(3)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与成本持续下行、我国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等,均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
绿色建筑:(1)随着“双碳”目标不断落实,建筑行业绿色化转型势在必行。(2)在2023年底印发的《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 年,绿色建材全年营业收入超过 2600 亿元,2023-2025 年年均增长 15%以上。到 2027 年,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度高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牌,星级绿色建筑力争全面推广绿色建材。(3)2024 年发布的《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对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有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在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中,包括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和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在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中,加大高效节能家电等设备推广力度;在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中,提出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提高住宅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相关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4、传统高耗能行业领域
火电:(1)国内总需求改善、新质生产力发展及电能替代趋势推动下,用电量需求或将进一步提升。(2)尽管政策聚焦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和化石能源减量替代,但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备相当重要性。(3)短期看,上游燃料价格大幅反弹可能性较弱,利好火电板块成本端。(4)长期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逐步推进,通过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逐步提升,两部制电价将持续支撑火电企业稳定盈利能力及分红能力。(5)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下火电辅助服务收入有望提升。
石化化工:碳中和背景下,石化行业老旧产能加速出清,产能扩张将更加有序。(1)《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炼油、乙烯、合成氨低效产能的改造升级和淘汰退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后产能出清进一步优化行业格局;尽管国内天然气产量在逐年提升,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规范天然气利用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政策层面提出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有望带动天然气消费量进一步增长。(2)关注低碳新材料的长期投资机会。化工新材料将会在变革周期中承担重要角色,朝着高端化、差异化迈进。新材料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机遇,包括政府支持、市场需求、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国际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建议围绕自主化、可持续、新应用三个大方向,自下而上把握结构性机会,挖掘新质生产力及产业升级驱动下的新兴市场机会,以及产能出清供给格局改善的细分板块,包括合成生物学、工业涂料及特种涂料、半导体材料、维生素等方向。
有色金属:供需缺口扩大利于铜价。(1)铜矿供给或维持偏紧,国内要求从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783 号文将对国内废铜供给带来较大影响。(2)国内风光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依然较大。
建材行业:重点关注国内总需求政策下地产和基建的边际变化以及水泥行业错峰限产带来的阶段性机会。
5、“双碳”相关计量仪器领域
《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 年-2025 年)》提出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快高精度多组分气体快速分析探测仪、光谱仪等碳核算、碳监测相关计量仪器的研制。并提出各级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基础通用和急用先行标准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资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