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来源: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29 浏览量:20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把“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任务。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市场存在大量的投融资需求,如何发挥绿色金融的力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成为“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

  一、“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等方面。

  (一)绿色信贷市场有序发展

  根据《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金融机构开始从战略层面推进绿色金融,在组织体系、机构设置等方面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框架,同时在绿色贷款增速上表现出明确的增长趋势。在管理层设定上,多家银行以“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治理架构为首选,并结合自身特色加以改良。

  (二)绿色债券支持范畴扩大

  绿色债券市场在2016年-2022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产品标准逐渐清晰、政策保障体系日渐完善。其中,作为专项用于碳中和领域的债券,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帮助低碳项目发行人解决融资问题,更高效地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三)绿色基金配套设施完善

  多地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绿色基金的重要性,部分区域开始优化完善绿色基金配套设施建设,并开始试点优化绿色基金相关机制建设。其中包括设立绿色低碳发展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金融机构、行业组织、企业设立碳基金。

  二、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中面临的挑战

  2023年,中国绿色金融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中不断深化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双碳”目标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但在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各家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不一

  各家银行间绿色金融发展不均衡,股份制银行及各地城商行、农商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弱,难以快速响应绿色新兴市场,未来可能加大银行竞争压力。从绿色信贷业务占比来看,国有银行绿色信贷贷款额占总贷款余额比例相对较高,而多数股份制银行及各地城商行、农商行中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绿色金融环境效益测算准确性不足

  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指引,但在环境信息测算方面特别是碳减排测算方面,目前对于专业性要求高,在数据抓取、方法学核定等方面难度较大,人工测算的效率和准确率较低,为此数据准确性、信息可比性将受到影响。此外,目前环境效益信息还存在来源不统一的问题,金融机构所收集的环境信息来源包括内部系统、外部平台、第三方机构等,数据格式、处理方式等存在差异,导致数据整合难度较高,进一步降低整体环境信息质量,可能出现绿色信贷产品“洗绿”“漂绿”风险。

  (三)传统授信模式难以适应新兴产业

  传统授信模式较为依赖固定资产与基于财务数据的风险管理机制,可能对于加大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会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尚处于发展初期的领域,可能缺乏大量固定资产用于抵押,且尚未形成长期持续的财务数据,导致传统授信模式下相关行业融资受到制约,外部项目开发与内部项目合规性管理或遇冲突。

  三、绿色金融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实现路径

  根据“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路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对于尚未明确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的银行机构,加快建立公司内部绿色金融业务管理架构,通过建立专门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在业务发展中的职责等方式,增强发展绿色金融的制度支撑,优化实体产业结构。制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尤其要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综合考虑经济平稳性和减碳成本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碳排放强度高、规模大的产业,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金融制度。

  (二)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信息化平台

  推动绿色金融量质齐升。政府部门可发挥对市场的支持作用,通过搭建整合政务信息、市场信息、环境信息等为一体的区域性绿色金融信息平台,将有助于打破生产企业及金融机构间信息壁垒,增强产融对接。金融机构可在已有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更好利用金融科技与市场信息规范相关数据来源与使用等,逐步建立立足自身客户的绿色数据库,将相关结果更好服务于产品创新、风险识别、战略调整等。

  (三)推动绿色金融授信机制创新

  一方面,鉴于绿色新兴领域风险周期长、技术复杂、发展路径不清晰等特点,银行机构需适时优化授信与风险管理机制,以“投资未来”的视角调整传统管理或评价模式,适应发展新趋势,增强内部统一,譬如在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信用评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专业的第三方评级机构的合作,丰富风险评估视角,提升信用评级的可信度,推动新兴企业节能降碳改造,推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绿色金融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典型的复合系统,其实现路径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进行系统性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些路径的作用和作用机理。本文认为中短期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必须在远期碳中和愿景规划的引领下制定,才能保证愿景和行动的一致,因此对绿色金融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路径进行系统性分析后,明确这些路径的作用方向与作用机理,同时注重路径要素对“双碳”目标实现的阶段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张振凯 赣东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怀敏,连思涵,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基于灰色、耦合与空间联系网络的多维视角[J].金融与经济,2021(9):51-59.

  [2]钟茂初,赵天爽.双碳目标视角下的碳生产率与产业结构调整[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97-109.

  [3]李江涛,黄海燕.绿色金融的生态环境效应——双碳目标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检验[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1):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