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工业高端化是平衡发展的关键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18 浏览量:26

来源:浙江经济

对浙江而言,保持工业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在当前浙江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推进工业高端化主要应体现在要素高级化、业态高效化、技术高端化、产业高阶化、产品高档化、组织高强化。

从人均GDP进行比较分析,2008年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从工业化迈向发达经济(后工业化)的过渡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其主要标志就是第三产业比值超过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进入中速期。这一阶段经济增速下滑的根源在于工业发展的减速。工业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基础,工业也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经历都证明了,服务业超越工业之时,便是经济增长从中高速走向中低速之际。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使欧美重新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再工业化”成为重要的策略。对浙江而言,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保持浙江工业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在当前浙江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推进工业高端化,将是保持浙江工业与浙江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

发展的基本特征

2008年,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接近经济发达阶段,其阶段性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浙江经济“新常态”有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与收入水平相比,浙江产业结构转换滞后。从日本、韩国与我国台湾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看,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第三产业比值均超过第二产业,而浙江在2014年初第三产业比值才超过第二产业。但金融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则略有超前。

其次,浙江对外投资超前。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浙江对省外投资发展迅速,2003年以后对海外直接投资也发展迅猛,相较于大量的经济学实证研究,浙江对外投资发展要比经济发展阶段提前7年左右。

其三,很重要的一点是,浙江制造业中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从改革开放前一直到目前,纺织产业仍为浙江第一大制造业。食品饮料、鞋、家具、工艺、金属制品等仍是浙江制造业中的重要行业。根据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经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主体工业一般呈现出从轻纺产业向重化工业过渡,再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而相对于经济发展阶段,浙江以石化、钢等为代表的基础材料产业比重明显偏低。

其四,从工业生产技术与方式看,可以按德国的工业1.0-4.0版模式来考察,浙江目前工业的主体产业技术仍处于2.0时代,即运用电气化的大批量流水线的专业化生产(2.0时代),局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自动化(3.0时代),智能化生产的4.0模式只在很少量的制造业企业里散点式出现。

此外,中小企业集群长期成为浙江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浙江大量中小企业通过集聚效应弥补了规模经济的缺陷,浙江产业竞争力也由此获得低成本的优势支撑。但这种产业集群也形成了竞争过度、企业创新不足,盈利水平偏低,浙江制造业的增加值比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五,工业企业乐于仿制、研发不足,尤其是大企业起不到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全省所有大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仅占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的20%左右,而韩国前五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即所韩国企业研发总投入的84%。

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经济水平、三产结构等多指标综合评估,浙江业已进入工业化末期。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模,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应该已进入服务业为主体的阶段;从要素结构看,应该已经差不多走完重化工业阶段而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但事实上,浙江的第三产业比重刚刚超过第二产业,而工业几乎还停留在轻纺产业为主体的阶段。这与浙江的要素结构与市场环境、产业组织特点密切相关。长期形成的产业集群虽是浙江工业崛起的关键,但产业集群的粘着性羁绊了产业结构升级。企业间过渡竞争、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使企业陷于价格战,企业增加值率与利润率低下,无法支撑研发发展,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营销依赖于传统的专业市场。

当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成本优势不再,低技术门槛的产业集群被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或资源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复制,专业市场的优势被电商平台取代,集群的优势便逐步丧失。群集中的大中型企业开始向区外转移。要不转移到中西部以利用当地较低成本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不转移向中心城市,以利用大城市的人才、信息、品牌与市场资源。本世纪初以来,浙江尤其是民营企业集中地温州、台州,不少民营大企业不断迁往上海、杭州为代表的中心城市,或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处于中心地位的大企业的迁移,整个产业集群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即使有些大企业坚守不移,其结局大多是跟着整个产业集群一起衰败。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受到资金与技术的限制而难以进行。即使是从集群中脱颖而出的大中型企业也只能通过规模效益与品牌提升来维持扩张。浙江名为民资富硕地,但多年来大量民资却流向收益更高、风险更低、时间更短的虚拟经济领域。加之中国金融体制的影响,浙江民间资本借贷年利率长时期维持在15%以上,融资成本远高于发达经济体与一般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同时,随着市民环保意识上升,企业环境保护成本也日益增大,再加上基础材料产业的制度性或政策性垄断因素的存在,浙江产业要向资金密集型的基础材料工业突围,几乎成为天方夜谭。即便有一些企业挤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因受制于高端技术与人才,缺乏产业核心技术,只能是拼劳动力与政府补贴的打工经济。

可以说,这种“低不保、高难就”仍将是未来浙江工业发展的基本性难题。

打造高端化升级版

浙江工业的高端化主要应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要素高级化。浙江土地资源、劳动力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不再,而技术、人才、信息高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仍未建立。加快推进这些要素的优势形成,将成为浙江工业突围的重中之重。二是业态高效化。不仅是工业采购、销售,管理、生产、研发也大量借助互联网与物联网,高效的新型电子商务可以弥补传统专业市场的不足。三是技术高端化。在制造业生产技术上,要紧随世界工业科技革命的步伐,目前尤其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或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智能化技术广泛运用到工业生产与组织中,推进浙江工业向4.0版跳跃性升级。四是产业高阶化。建立起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在产业链上,占据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配送的高附加值两端。五是产品高档化。产品的质量高、品牌形象好、产品附加值高、销售利润率高。六是组织高强化。产业组织的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强,形成以大企业与技术研发企业为中心、中小企业为外围的较为稳固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未来可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浙江工业高端化:

打造工业设计强省。这可以使推进工业企业占据产品链的微笑曲线高端,为产业高阶化、产品高档化、组织高强化提供支撑,同时促进研发设计的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研发设计外包。重点在专业人才、信息与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杭州、宁波、温州与绍兴等地率先推进。浙江众多产业集群有着提升研发设计的需求,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设计能力不足。通过推进第三方研发设计,再通过市场化交易或以研发设计成果入股企业,实现研发设计企业与生产企业结成风险共同体,减少生产企业的资金负担与风险。政府在这方面可以通过企业所得税减免、设计企业办公租金优惠提供、创业基金优惠贷款等方式进行扶持,但不宜直接向企业送地送钱,以免严重扭曲市场公平竞争机制,避免行业一哄而起、鱼龙混杂。二要加快设计技术创新,大量引进与吸收世界最新设计技术,发展集成型智能设计,加强设计产品与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智能化跟踪监控。三要引导大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大企业应成为工业研发的主体,但浙江大企业在这方面的作用明显不足。应更多地借鉴韩国模式,推进大企业产业链调整,主动为中小企业让出生产加工的空间,而将发展重点转向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的两端以及“母工厂”(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初始工厂化生产)的培育上。

引进高端人才与技术,直接促进浙江生产要素的高级化。借鉴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模式,实行“民营企业家+高端人才”策略,通过引进海外高端科技人才与高端技术,结合浙江现有民营企业或民间资本,配备本地科技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但要解决好科技孵化园区与生产园区的利益分配问题。另一方面,可借助海外技术贸易,吸收日本与韩国的相关经验,政府提供信息指导与引进技术转化配套辅助,鼓励企业引进海外技术。

推进工业生产技术与方式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借鉴德国与韩国经验,建立“产业科技革命”战略机构,吸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经济学界、企业与金融界参加,及早谋划应对新工业革命浪潮。要尽快把新的技术引入到旧的系统中,加快对传统工厂生产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试点,利用大数据、物联制造等技术将传统的工业流程系统改造成实时的能动系统,建立浙江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不断向实现物体、数据以及服务等无缝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数据网和服务互联网)的方向发展,降低生产经营实际成本,提高资源与时间的使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

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交易业态创新。提升B2B、B2C、O2O的交易模式,建立起支付安全、信用可靠、交易便捷的网络业态,避免网络商务平台的过度竞争;在杭州、义乌等地,循机开展网上自由贸易区建设;利用现有客运与公交网络,开展快捷客流物流融合试验;利用小区物业管理网络,解决物流进小区最后一站难题,提高物流效益。

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浙江不宜过于强调重化工业的发展,更多地利用外部的重化基础材料,反而有利于浙江节约资本、土地和节能减排,但不排除利用天然良港与岛屿优势,顺势而为,适度发展一些重化工业。根据世界消费需求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浙江的工业基础与未来要素环境、需求环境的变化趋势,确立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未来几个重点产业值得关注:新能源工业--但未来取决于技术的提升与产业化运用,这需要在技术协同创新方面努力;新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强调新技术新能源新消费的结合,如新型集装箱船、游艇、新能源汽车等;中端产品生产--主要为电子、交通运输设备与装备产业的零配件、元器件的生产;服装、家纺、鞋革、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借助工业研发设计、网络商务平台,强化品牌建设。

加强产业组织创新。利用目前的经济形势,引导业内企业的并购与参股,防范大企业的盲目多元化扩张;相机推进倒闭企业的破产清算工作,吸引省外业内大企业参与并购重组;推促大企业“让出中央(生产加工环节)、占领两厢(研发设计与营销物流)”,推进大企业与配套中小企业的相互持股,加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但要限制企业间贷款的互保联保;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立法保护;建立产业-金融紧密合作的新型金融体系;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在建立技术联盟、协调不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