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海门市第三期《督查通报》通过公文流转到该市各区镇、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办公桌上。“超亿元项目要加大力度持续督查,对涉及政府部门为项目服务的相关事项要交办、督办,与考核问责挂钩。”海门市委书记陈勇在《督查通报》上批示。
主攻项目、择商抢资,海门在稳增长、促转型中精准施策、精确发力,推动着各个产业跃上更高的层次和水平,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项目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突破口。一个基本共识是,经济发展的希望在项目、出路也在项目。无论是稳增长,还是促转型,都要求我们必须把项目招引和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当下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抓投资、上项目更为紧要,更加迫切,更具特殊意义。
抓好招商引资是硬任务,更是硬责任。主动顺应经济新常态,南通必须在固优固强的同时补短补缺,定向定靶、聚焦聚力择商抢资。一方面要眼睛向外,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通过行业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以情以诚感动人、以有竞争力的条件环境打动人,千方百计引进补缺性好、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挖掘民间资本,激活社会资金,既要“参天大树”也要“灌木丛林”,既要“虎踞龙盘”也要“千军万马”,努力形成各类项目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
我们常讲:项目不开工等于没项目,企业不投产等于卖家产。一个项目从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竣工,头绪很多,涉及面广,这就需要我们把全方位跟踪、全过程服务贯穿始终,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守株待兔心理,通过落实项目集中会办、领导挂钩等制度,多措并举破解项目在土地、融资、劳动力等方面的瓶颈,努力突破制约项目建设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手段解决新的问题。
如果把项目比作是候鸟,那么环境就是气候,候鸟跟着气候走。换句话讲,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做保障,项目建设即成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对南通来讲,当务之急要把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提高一系列优惠政策的知晓率、普及率、落地率为导向,不断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最大限度激发各方扩大有效投资的动力。同时,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就是服务大局。只有服务好企业,才能稳企业、稳大局,才能催生项目、扩大投入。全市各级应牢固树立“企业为大”的意识,在服务企业上比作为,在服务项目上比奉献,按照“程序最简、速度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要求,强化部门协同,提高服务效能,让外来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今天的投资决定明天的发展,更关系到未来的竞争力。择商抢资的机遇就在眼前,关键看谁抓得早、抓得紧、抓得牢。只要我们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实的举措,把心思集中在“抓项目”上,把胆识体现在“抢项目”上,把能力展示在“上项目”上,就一定能助推南通发展跑出“加速度”,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