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城市产业功能与城市竞争力——以江苏城市为例的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9 浏览量:25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城市竞争力从根本上是反映了城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吸纳和扩散的能力(进出的能力), 竞争力的大小也越来越取决于其占有、处理与支配资源、资本和信息的能力。由于城市是现代化的中心, 必然是现代产业和现代市场的空间载体。从经济学角度看,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通过集聚经济的外部性吸引企业在城市地域的集聚、以达到规模经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回报率的过程。因此,城市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城市的产业功能方向和强弱。二者有着天然和强烈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功能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城市的产业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产业功能主要有制造业功能、服务和市场功能。产业功能对竞争力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城市人口集中和资本配置的影响上。不同类型的产业功能、不同的创新能力以及不同集群方式则有着不同的影响和支配能力。

1 .对城市人口吸引的影响

城市人口的集聚过程, 实际上就是城市化人口规模的增长过程。区域的城市人口规模主要受到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约束。其需求函数可以简要写为D =f(I , E , …), 主要影响因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人口的进城意愿等;供给函数可以写作S =g(A , P , L ,U , …), 主要的影响因子是城市产业支撑的城市功能和提供的就业岗位, 城市设施等, 区域的现实城市化水平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如果城市化供给不足, 而需求强烈, 就可能造成“过度城市化” , 形成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过度膨胀、“城市病”问题突出。如果城市化需求抑制, 则会形成我国改革开放前, 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 逆向城市化” 。要使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 则必须要城市发展产业, 使之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的热潮中, 政府从“小城镇趋向”开始向“大城市偏好”转移。许多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都提出建设百万城市、千万城市的宏伟设想。这些设想的实现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宏伟而巨大的工程, 另一方面, 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这些设想能否如愿实现? 我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需求与城市设施和就业供给不足的问题, 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城市供给不足, 而产业落后导致就业岗位不足、城市功能落后是影响城市有效供给的主导方面。因此, 推进城市化, 必须重视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发展问题。

此外, 产业的发展通过改变人力资本的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化成功有一项重要的前提, 就是作为主体的人能够为城市所接纳, 并且在城市中能够达成自己基本的生活愿望, 而他的受教育状况即人力资本的积累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从产业资本的构成来看, 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自然资本主导到金融资本主导再到人力资本主导的转变过程。产业结构的演变, 势必要求教育产业(包括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得到广泛的发展———不管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国家还是私人投资的基础上, 这也会极大地改善这个区域的吸收知识的能力,增加个人在城市中的生存能力, 从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2 .对城市资本要素集散的影响

资金和土地, 这两大资本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如果没有产业集聚, 城市缺少了经济和就业支撑, 难以粘住资本等生产要素。

产业发展是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要素加倍集聚。产业结构变化是源于投资变化, 一般来说, 一项投资都具有乘数效应(即一般说的产业关联效应), 一项优势产业的确立可以带来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 吸引人口、资金、资源等流入。同时,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中, 只是完成了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城市化还应该包括城市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下, 功能逐渐提升, 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说工业部门的建立是初级城市化的基础, 部门结构升级则是城市再城市化基础。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可以通过影响资本和土地等要素市场的价格来左右要素的投入方向, 使城市的发展可以不断利用产业更替过程中置换出来的土地和资本, 使城市化走内涵型的道路并由此实质性地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 从而提高城市在吸引要素方面的竞争能力。

3 .产业功能类型与竞争力

城市在发展初中期是通过发展现代工业, 使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进入城市, 大量资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在城市化后期, 城市化与现代化和信息化相伴, 通过发展城市服务功能, 使城市成为控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

我国城市功能在现阶段最为突出的是制造业功能和为生产服务的功能, 并其中包括市场功能, 信息功能, 金融保险通信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对城市的定位基本上是生产型城市, 即相当长时期所强调的由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 生产型城市又归结为工业城市。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发展城市工业对推动我国的工业化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 由工业集中所产生的污染、拥挤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以及工业制成品普遍进入买方市场过程中, 制造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大大下降, 城市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在可以说, 工业比重越高的城市越是落后。

从一定意义上说, 工业大市至多成为经济大市,只有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才能成为经济强市。当前我国强化城市功能, 重点在于强化市场功能, 提高城市中服务业比重相关。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 可以大大提高就业容量。对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来说, 服务业发展尤为重要, 只有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支撑城市巨大的就业需求。有市无城, 城自然会兴;有城无市, 城终将会亡。做强、做优城市功能, 特别是城市市场和服务功能, 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4 .产业创新与城市竞争力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 没有变革的产业, 终将被淘汰;一个产业没有创新的城市, 是没有发展出路。特别是从标准化技术的大批量生产向非标准化技术的定制生产转移, 以及经济活动需要多样化以适应顾客的需求, 使今天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产业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可持续, 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 因而是城市竞争力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创新能力不足的城市必将在全球竞争的挑战下陷入衰退和依附的境地。没有创新能力以及服务功能的城市所带来的问题在日本的“科技城”发展已经表现非常突出。日本20 世纪60 年代在实施区域分散战略中提出建设科技城政策, 在当时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大部分的城市只是大公司或跨国公司的制造业基地, 缺乏创新体系和联系网络, 被称为“没有大脑的科技城”(Technopolises without Brains)。而且每个城镇依托一至几个公司发展, 互相之间没有交流和联系, 这些城镇只能称为“技术村” , 而没有形成“技术极”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开始从卫星城转向更多的研究和创新, 同时为本土企业的建立和拓展创造空间。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往往是带有破坏性的,是对旧生产方式、旧组织形式、旧制度的否定。技术创新可能破坏旧的生产结构, 继而破坏旧的社会结构, 技术创新的实现和传播, 又必然依赖于制度创新来形成和维系一个较为宽容的社会文化和具有弹性的社会结构, 有利于本地健康竞争合作关系。因此,产业创新既包括产业技术创新, 也包括制度创新。

5 .产业集群与城市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通过具有前向和后向的强关联的产业, 形成产业链接, 放大投资乘数效应, 增强空间聚合及产业粘性。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一座有活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不仅要孕育新的产品, 而且要孕育新的生产过程。单个企业或者厂商在一个特定地区运行的成本比较高, 抗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也很容易因为区位条件的变化而迁移, 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使大量相关企业围绕一个产业链条组织起来, 相互协作又相互竞争, 使城市成为“光滑平面上的一个粘性空间” 。创新的本地化也要求产业集群的发展, 由于知识创新和学习都是非常本地化的过程, 产业集群氛围可以培养深处其中的人对相关知识和创新的敏感度, 能够使技术创新通过“在干中学”而传承;分工细化促进了合作和交流, 使创新和学习成为一种集体活动, 从而加速技术发展和传播。

二、江苏省城市产业功能状况的分析

1 .城市产业功能类型:制造业极化而服务业滞后

江苏是一个典型的制造业省份, 制造业遍及苏南、苏中、苏北, 表现为制造业功能极化, 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华东六省以及广东相比, 第二产业增加比重仅次于浙江;第三产业增加比重低于广东、福建, 略高于浙江、山东, 如表1 所示。从省内来看, 全市、县域中, 苏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低, 产业高级化程度较高;苏南、苏中、苏北第二产业比重均较高。从市、县区的比较来看, 苏南、苏中、苏北的市、县区除了第一产业比重差异较大外, 第二、三产业的差异不大, 这反映了制造业遍及全省南、中、北的特征, 如表2 所示。

 

不仅如此, 江苏的省辖市(大部分都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都超过县级市和县, 这显然与中心城市以市场和服务功能为主的宗旨是不相符合的, 并影响了中小城镇作为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将1999 年省内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与华东地区的其他大城市进行比较, 发现江苏省特大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广州、杭州, 也基本低于济南、福州等城市, 如表3 所示。

 

第三产业滞后, 既反映了上海“三个中心” 建设的阴影挤出效应以及地方对产业导向的判断, 也与城市的中心度低、城市化水平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三产业滞后, 在江苏省更多地是体现在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服务业, 如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产业发展落后。这一落后不仅仅反映了上海“三个中心”的阴影挤出效应, 也反映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地区在依托上海方面做的比较多, 而在考虑如何服务上海、与上海形成错位竞争方面考虑不够, 从而对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推进的力度不够。

2 .城市产业创新能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教兴市是几乎每个城市的发展战略之一。而实际上, 当前江苏的绝大多数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表现为传统产业比重大, 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外来植入方式为主, 自主创新和拥有核心技术能力不强。第二产业和城镇分散,既缺乏强大市场和服务功能, 也缺乏有效的联系网络。这种格局会影响区域产业升级能力, 并丧失在可能的要素转移中的机遇。南京应该是江苏省的创新源城市, 但现有产业结构和产业素质导致产业国内以及国际的竞争力不强, 与南京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和拥有的科教优势不相适应, 1999 年南京的科技活动支出经费只有上海的1/4 , 专利批准数只有上海的1/3 , 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只有上海的16 %。如表4 所示, 经济实力很强的苏锡常中心城市与上海有着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 在产业分工中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 苏锡常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虽然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比较高, 但这些新产品的研发力量基本没有本地化。大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 加工贸易比重比较大,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很少。

 

3 .产业集群的发展

江苏的制造业发展属于“ 原子能”结构, 分散缺乏集中, 产业集群不甚明显。近几年来随着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大规模向苏州地区转移, 纷纷落脚于苏州地区的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如苏州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开发区等, 在苏州地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脑及周边设备制造的产业链。此外, 除了信息技术制造业外, 在传统产业领域, 自行车制造产业在苏州昆山和太仓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产业集聚态势, 但这些集群同样存在着技术、人才以及配套服务方面的劣势。

4 .城市人口和资本集聚

江苏作为我国产业发达省份, 也是全国机械人口增长较快、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 然而人口机械增长递增比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苏南以及苏中和苏北的地级市, 苏中和苏北的大部分的县城和县级市的机械人口是在减少, 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以南通市为例, 可以看出, 除中心市区外, 其他县市的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 如表5 所示。

 

江苏各市县城人均存款与贷款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市县域还是区差额, 人均存款和人均贷款额显然是从苏南、苏中到苏北的递减, 如表6 所示。

 

人口流动和金融存贷款状况的这种差异, 反映了在苏中和苏北的大部分县城区经济不活跃, 对人口就业和资金投资的吸引力都比较弱, 要加速苏中和苏北的城市化, 加强这些城区的发展竞争力, 需要寻找城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苏中和苏北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江苏省内的南北制造业同构和竞争, 这种同构反映在苏南的城区人均第二产业产值达到16088 元, 传统制造业仍在不断强化, 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也没有相应调整为主方向, 不仅不能为苏中、苏北的制造业发展腾笼换鸟, 而且与他们形成同构化的全面竞争。

三、江苏城市产业发展的途径建议

1 .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 建设城市市场功能。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智力经济的浪潮中, 城市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基地地位的巩固, 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其对资金、技术、物资、信息流的控制和支配程度。制造业的竞争, 乃至城市综合能力的竞争, 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支配和掌握资金、资本、信息等流动和运作方面。现代金融、物流、信息等行业正是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 对这些流进行专业化运作的部门。因而, 也可以说, 谁率先占据金融、物流等行业的中心地位, 谁就有可能占据制造业竞争和发展的制高点。江苏省的特大城市、特别是苏南的特大城市, 应在逐步建立与上海错位经营的水平分工, 发展区域性和面向本地化企业的金融、物流、中介中心和基地。这既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 也是提升城市功能、扩展城市容量、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需求。

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建设产业创新体系。南京和苏锡常等作为江苏的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都需要创造条件加速高新技术的创新体系、现代服务业和市场体系的发展,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空间联系, 整合竞争优势。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 地方政府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比较优良的创新区域环境, 包括区域和企业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光大, 风险投资的建立和机制完善, 企业协作和业务外包等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建立, 人才吸引和流动机制等。

3 .推进制造业产业转移, 发展苏中和苏北的城市制造中心。结合苏南的产业提升, 将制造业加工中心逐步向苏中、苏北等地区推进。苏中和苏北的城市要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 改善苏中和苏北的投资环境, 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提高苏中和苏北的城市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Markusen, Ann R.and Masayuki Sasaki, “ Oita and Kumamoto, Technopolises without Brains” , Second Tier Cities , Rapid Growth beyond the metropolis, Ann R.Markysen, Yong -Sook Lee and Sean DiGiovanna , Editors , University ofMinnesota Press , 1999,223-238 .

[2]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经济研究》,2000 年第12 期。

[3]江苏省建设厅:《江苏城镇发展报告》, 2000 年版。

[4]王辑慈:《创新的空间———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