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春:推动江苏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12 浏览量:20

来源:新华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目标或子**,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所在。江苏从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但近年来在高级生产要素投入质量和服务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在新时代,江苏若能在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先行一步、先发一招, 实现产业高层次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互动互促,将为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树立“鲜活样板”。

目前,江苏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存在短板:一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足。多数制造业并没有进入产业成熟阶段,许多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目前, 江苏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知名企业和隐形(单打)冠军,但总体而言,汗水经济较多,智慧经济较少,独角兽企业更少。科技创新的知识外溢效应不显著。很多科技创新主要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是陷入自我循环。真正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培育”的引领带动作用比较有限,科技创新对相关“种子产业”的培育也是浅尝辄止,如常州“石墨烯”、苏州“纳米材料”等产业还是偏少。江苏已有的一些创新平台(载体)与实体经济的契合度不高,柔性化服务能力、集成嫁接能力不足。同时,相关产业数据平台的建设也显得滞后, 跨行业的制造业联合创新中心还寥寥无几,一些有条件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也未能强有力推进。虽然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总量有所增加,但政府更热衷于“多面出击、多面开花”,在相关资金投入与使用、服务配套等方面的精准性、持续性不够,导致江苏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的竞争力已大不如前。

二是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相互脱节。实体经济的整体投资回报率普遍不高,导致实体经济的资金吸附能力大打折扣,使得实体经济产业链宽度不足,影响产业内生的调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以利润为导向,也缺乏深厚的实体根基。融资难、融资贵无法有效破题,其根源在于金融产品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间的供需错配。现有的很多金融产品只是锦上添花,很难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而且金融普惠程度、深化程度不高。针对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利好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在力度、幅度、速度以及导向性、持续性和针对性上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方面有些滞后,PPP 等股权融资杠杆效应有待放大。现有的各类产业扶持基金大都偏好于大企业,部分企业家对此也存在片面理解,主动争取意识也不强。

三是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掣肘。江苏现有的人才政策体系和引才机制缺乏比较优势。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相对于青年人才而言,一方面在学历、资历等入门条件上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在政策兑现、配套服务等方面环节较多、落实效率不高。再加上周边发达省市的虹吸效应,也间接导致了一些高层次项目很难真正落地。目前,江苏在产业领军人才、高水平技术研发人才引进方面力度很大,但高薪引进模式不可能解决全产业链的人才匹配问题,尤其是在产业链中后端人才(团队)的本土化培育方面效果不明显(高级技工与营销队伍)。很多企业在自身吸引力、竞争力打造以及个性化激励机制探索方面收效甚微。出于惯性思维和眼前利益考虑,往往有些项目一落地,政府就马上要求有利税贡献,对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缺乏动态眼光与战略考量。对实体企业的“紧箍咒”也较多,一些政策利好大都只停留在纸面上,企业家在想干事、干成事的时候往往面临较高的制度成本。

江苏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的重点与突破路径有: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向实体经济上游拓展产业链长度, 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切忌“空谈式”或“被动式”创新,要能重新审视企业自身比较优势及新动能成长, 善于“借力”与“发力”,学会嫁接特色。延伸产业链在创新环节的长度,并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进行科创资金扶持和人才政策倾斜。以重点产业项目为引领,深入开展本地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试点计划,加快创新资源与创新政策向这类企业集聚。同时,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新模式创造为方向,推动跨行业合作和股权兼并,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集群。鼓励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并以产业数据平台的共建共享来进一步优化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通过“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为主” 的运行新机制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公共研发平台,专注于技术孵化及其产业推广,这也为一些无力建设研发中心的成长型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实体经济产业链宽度。坚持靶向递送,把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机构应针对实体经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偏好,设计出一些可操作、可持续、可管控的金融产品。各界也要鼓励本土企业善于科学灵活地使用直接融资方式,让实体经济能更多地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红利。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府在这方面要有实质性利好,而不只是洒洒花露水。诸如在信用评价体系、担保体系、抵押贷款等方面要能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应积极发挥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逐步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强化服务意识,整合现有资源,从深度和广度上提升服务水平。现阶段,应重点围绕重点行业导向,对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供应链金融,特别是对一些国家支持的重大项目,智能化、绿色化、两化融合技改类项目要加大支持力度,进行跟踪服务,并在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

转变思路、内培外引,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加强实体经济产业链广度。遵循“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并举的原则,尽快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运的高管,注重团队形式或整体解决方案),对于顶尖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应给予有吸引力并能及时兑现的资助及配套。应深切关注高级技工的尽早培养与快速提升问题(借鉴欧美等国的“师带徒”形式)。同时,也要量体裁衣构建灵活激励机制,让优秀工匠充分享受有尊严社会生活,不要光顾着给钱给物。还有,政府必须给予企业家更多的信任和关怀, 给企业家放权解绑,降低试错成本,理性看待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成与败,创造条件为企业搭建一些创新转型的“试验田”“样板房”,使他们对持续创新形成稳定而又良好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