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9 浏览量:15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努力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新路径。广泛调动全体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用心下好“一盘棋”,合力谱好新篇章。营造校园育人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思想成长。

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更是推进高校立德树人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新使命,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新方略,努力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新路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新使命

“进校园”是科学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开放的、发展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是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科学理论只有走进校园、掌握青年、入心落地,转化为广大师生自觉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应对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跨越。

“进校园”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高等学校发展的时代精神旗帜。旗帜指引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只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师生共识,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汇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进校园”是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的必要前提。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伟大斗争一些来自经济社会领域和自然界,更多的是来自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等学校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当前,思想文化领域交锋日益频繁,不同社会性质价值观博弈日趋激烈。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复杂多元不可避免地对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建设产生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我国高等学校借以观察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望远镜”“显微镜”,是辨识和反对各种错误观点的锐利思想武器。只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才能形成思想共识,巩固高校全体师生团结奋进的共同的价值基础。

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新方略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要“多头并进、多措并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育战线必须担负新任务,解决新问题,在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在与学生学习实际、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成长成才实际的密切结合上,做实、做新、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网络工作,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

1.“进校园”必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对大学生的精神秩序建构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国家与社会秩序建构也有巨大的潜在作用。高校党委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要把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组织要负起把关定向、统一领导、强化班子的责任,建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责任制。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带头做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工作,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项亲自处理。党委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二是树立阵地意识。高校肩负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战略任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校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注重大局、强化主体、问题导向,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战略部署,巩固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占领网络宣传新阵地、拓宽校外辅阵地,打好阵地建设主动仗,唱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旋律,取得新时期意识形态战场上的新胜利。

三是发挥合力功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既要明确分工,又要齐抓共管。校党委统筹谋划、二级部门协作联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协调好各方力量,利用好各种资源,形成纵向互通、横向联动、合力共建的良性格局。紧密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新使命,建立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广泛调动全体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用心下好“一盘棋”,合力谱好新篇章。

2.“进校园”必须遵循高校人才培养规律

一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办好中国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师生关切、服务师生成长,不断提高师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高校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学起来”和“教起来”相统一,广大教师要先学一步,思政课教师要带头逐字逐句、原原本本地学习,领会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基本观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透彻,如此才能让学生听得进去、听得明白、记得牢固。

三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只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厚德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把实践出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最根本的规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才能锻造出“成事的真本领”。

3.“进校园”必须建设全要素体系

一是建设新思想话语体系。牢牢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话语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换为富有时代性、具有实践性、体现生动性的话语体系,“进校园”方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围绕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等重点热点,结合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等伟大成就,创设新思想研究平台,建设新思想话语体系。还要抓住青年学生视野开阔、崇尚创新、追求个性的特点,使得新思想话语体系进课堂、进教材,从而进头脑。

二是建设高水平教材体系。教材体系是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推动新思想“进校园”的关键。要根据时代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形成完善的高水平的教材体系。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战略思维,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把握当代、挖掘历史,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

努力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新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发挥其对教师、学生的思想引领、行为引导作用,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系统性的教育过程,需要通过主体全员化、渠道全覆盖、手段多样化的路径来不断推进,并在高校师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化行动,进而以高校为辐射点引领人民群众树立坚定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推进主体全员化,用好“进校园”的队伍资源

一是加强自身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需要教育者加强自身学习,通过中心组学习、思想学习报告会、政治学习、座谈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真正领会精神实质。在提升自身思想认识水平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教育引导,以彻底的理论认知引导大学生真懂真信。

二是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以思想真知引领学生成长。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育者要善于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帮助大学生甄别各种社会思潮,学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直面纷繁复杂的世界风云,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辨别力和决策力,坚决**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推进渠道全覆盖,整合“进校园”的校本资源

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以思想正能量充盈学生身心。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主体也同为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保障新思想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大学生头脑。在教学交流中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与道德修养,培养政治意识、全局观念与社会责任感,将新思想作为引领自身全面发展的思想源泉。

二是注重实践教学,以生动实践激励学生成长。新思想在形态上是观念性的,本质上却是实践的,抽象的理论需要与生动的实践统一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的生动性与说服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其增强才干、责任感的重要方式。既提供了学习与体验的有效途径,也为衡量教育目标是否实现提供了检验的标准。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准确地了解国情,亲身感受时代脉搏,认识自己在新时代的使命。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投身实践、陶冶情操、认识自我的能力,进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推进路径多样化,构建“进校园”立体网络

一是大力营造校园育人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思想成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如宣传栏、校报、校刊等文化载体以及理论社团、宣讲团等学生社团活动,加强对新思想的宣传与学习,让大学生通过置身于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在耳濡目染中领会新思想的精神实质。通过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与文化活动的开展,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进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园的热情,注重引导大学生在学习新思想的过程中完成从外向内的转化,并将内化的东西外化于实际生活,把握人生前进方向,树立为伟大梦想而奋斗的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

二是着力构建网络育人平台,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互联网是一个新的思想阵地,具有“传播快、受众广、影响深”的特点,需要防范其不良影响,充分发挥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主动地运用好以互联网为基础形成的各种新媒体,积极开展网上对新思想的宣传和传播,注重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亲密感和信任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精神实质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全过程,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达到大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教育、健康成长之目的。使大学生在日常网络阅读与互动中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形成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导向,提升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效果,使新思想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入脑入心的教育功效,彰显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强大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