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春:追求卓越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24 浏览量:1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跟上国家实力增长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在服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承、世界和平的进程中发挥自身价值。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培养出一流人才,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建成卓越的高等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时代内涵

大学本科教育的灵魂在于“育人”,而非“制器”,人才培养应始终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去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学校高教所对我国高校毕业生5万份样本的大范围调查表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其开展的“我国高校毕业生生涯发展能力调查研究”结果认为:毕业生岗位需求的能力具有规律性;毕业生所有的能力需求与他所担任的职务间存在高度关联;不同单位的岗位需求能力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比规模、数据,而是比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应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看它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当前,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建设、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都在加快,这些改革其核心点都是立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正如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所说:“如果没有人才培养,你搞科学研究,它的名字一定叫科研院所;如果没有人才培养,你搞社会服务,它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农业推广站等”。大学的使命和责任虽然越来越丰富,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培养人才。

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伟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全面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成长的全面需求上,凝聚在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为学生延续终身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转化成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弊端。其一,把关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作为学校一切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权,调动学生的发展主动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选择中发现潜能、发展特长、培育创造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爱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这实质上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转变。

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

学科建设水平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是衡量高校学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首先,要抓住“放管服”机遇,因地而异设置专业。教育部已将专业设置的权限下放给高校,只要是能服务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能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对学科发展和社会变革保有高度前瞻性和敏感度的专业,高校只要报备教育部即可。高校要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快速对学校的专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做好应对“专业为王”时代到来的准备工作。

其次,要确立“大类培养、方向分流、合作教育、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类专业群,一、二年级实行专业基础课大类培养,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育;三年级设置专业方向或辅修专业,学生根据就业和发展需要,灵活选择发展方向和辅修课程模块。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设项目学院,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最后,要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各高校应立足专业特质来营造专业氛围,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将隐性的文化显性化,将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显化于物、外化于行,形成“一个专业,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办学时间较长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厚重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结合时代特征凝练专业精神,使专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传承与发展;没有历史文化积淀、办学时间较短的新专业,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走特色发展道路;有行业背景的专业,可借鉴与本专业对口的代表性企业生产的理念,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精神。

聚焦能力培养、重构课程体系是关键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教学过程要素最终都集中在课程环节落地。许多高校目前课程结构采用的是“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的专业人才教育课程结构模式,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课程门数多、内容交叉重复,重知识轻能力、实训实习不能落到实处,致使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术视野的扩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高校实际发展状况,课程结构应该朝向“公共必修课程+专业主修课+实践课程+跨学科课程(含创新思维课程)+选修课”方向转变。

首先,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时要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品质熏陶、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方法指导、实践锻炼、法德教育等方面考虑设置课程。

其次,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思想政治课要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细化隐性思政(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将高校所有课程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再其次,重构公共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大学外语教育语种需要多样化,除了英语外,增加其他语种的选择面。有必要取消公共英语作为必修课程的设置,可把英语划分为两类课程:一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样化的文学、文化习俗、历史和科普等全外语课程,供所有学生自主选择。二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加强专业英语必修课程建设,实行外语与专业教学全面融合,强化学生专业阅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最后,重构实践驱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工科专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努力探索构建“实践驱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反向设计”,按从出口向内找的思维方式设计课程,按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等课程标准,加强课程群建设,适当增加方法理论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等辅修课程内容,不断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视野,丰富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