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0 浏览量:19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引言

区域发展是一个“均衡—非均衡—均衡”不断交替的动态发展过程,科学把握均衡与非均衡辩证关系对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甚为重要。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均衡”的战略转变。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是继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之后,又一次重要的生产力战略布局。

一、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非均衡与均衡

建国以来,江苏区域发展经历了由“均衡—非均衡—均衡”发展的战略转换,既引领了三大区域竞相发展,又促进三大区域在发展中由非均衡趋向均衡。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事实上就是要培育和形成一条纵向的经济增长轴线,逐步形成后发优势的极化效应,从而把江苏生产力布局进一步完善为“三横一纵”框架,既带动苏中、苏北加快发展,又实现“三沿”有机链接,形成三大区域均衡发展的态势[1]。

1.江苏区域发展的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江苏区域发展在战略部署上根据自身需要,先后实施了“均衡—非均衡—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1979-1990年),江苏实行向苏南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在对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实践进行深刻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和“沿海地区发展与内地发展两个大局”等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确立了以“重点发展”、“优先发展”和“带动发展”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江苏实行了“积极发展苏南”的非均衡发展战略[2],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由南到北、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江苏实行向苏北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显著,地区差距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十四大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确立了区域“统筹规划”和“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江苏在发挥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带动中部和北部的发展,使生产力及区域经济布局逐步由南向北作梯度转移的同时,为了扭转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苏中地区,特别是苏北地区的开发,使这些地区都能各展所长,并通过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地区经济结构,江苏提出了“海上苏东”、“区域共同发展”、“沿江开发”、“加快建设东陇海产业带”、“四沿”等均衡发展战略。

2.江苏沿海开发的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转型是江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在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江苏“积极发展苏南”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苏南地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江苏作为国家经济大省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由于非均衡发展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没有把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在整体上考虑,更没有在三个地区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促进机制,梯度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导致了江苏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为了扭转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1994年江苏省委从区域均衡发展出发提出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引领三大区域竞相发展的同时,又能够促进三大区域在发展中由非均衡趋向相对均衡的转换。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追求“效率优先”,再加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和政策作保障,致使战略目标未能真正实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差异较大的问题[3]。

实施沿海开发是新时期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加快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调整过去偏重于发展苏南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改变过去江苏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态势,这一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江苏过去实行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将转变为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自1990年以来,在党和国家“积极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江苏沿海开发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199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就提出建设“海上苏东”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组织实施百万亩滩涂开发计划,发展海洋产业。(2)2004年制定沿海开发规划,2005年开始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将“两沿”变为“三沿”,沿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正成为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从优化全省生产力均衡布局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不失时机地做出了沿海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将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的“三沿”开发进一步拓展为包括沿海在内的“四沿”战略。(3)2007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盐城召开了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新一轮沿海开发。会议提出今后江苏省区域发展潜力在苏北,重点在沿海。(4)2009年6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江苏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江苏沿海非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三极一带多节点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是缩小区域差异、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极核扩散发展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4]。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处于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并逐步向极核扩散发展阶段过渡。因此,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结合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兼顾沿海城镇空间、农村空间和生态空间三大空间结构,在空间布局上,要构建“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框架。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市区为极点,以沿海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和通榆河为轴线,以临近深水海港的区域为节点,促进互动并进,遵循“点—线—带—面”的空间整合非均衡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增长带及其节点的强烈极化、扩散、辐射功能,培植能够向外反梯度辐射的新兴区域经济增长极,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1.“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的现实意义

江苏沿海一直处于我国沿海“经济低谷”,也是江苏经济后发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乡镇经济发展为特色的“苏南模式”带动了苏南经济的崛起,但也使得江苏区域发展南北非均衡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进入21世纪,苏南地区的资源、环境及发展空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江苏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土地后备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以及劳动力优势等日显突出,对以长三角及苏南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形成了强大的磁力。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提出江苏沿海开发的战略,以“三极、一带、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框架来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对探索我国沿海“经济低谷”的区域振兴之路,推进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长三角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发展、强化我国与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及东北亚地区合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的区位基础

(1)岸线条件得天独厚。江苏海岸线长954公里,沿海岸线资源得天独厚,为沿海地区多“节点”发展,建立不同规模与功能的港口创造了条件。当前,在淤泥质海岸建设深水海港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北部连云港市多为基岩海岸,可布局建设30万吨级航道和码头;南通洋口港具备20万吨海轮通航能力,盐城大丰港确定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2)沿海发展空间巨大。江苏沿海地区面积广大,土地后备资源极为丰富。滩涂面积1031万亩,占全国沿海滩涂总面积的1/4,且每年以3-5万亩速度淤长,还拥有百万亩以上的低产盐田,近期可开垦270万亩,远期可形成700万亩的土地后备资源。巨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吸引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一大优势,也为沿海地区的发展、构建沿海产业带提供了新的机遇。可充分利用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土地储备量大、环境容量大等优势,为沿江先进制造业产能转移、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开辟新空间[5],从而有力带动沿海产业带的构建。

(3)交通体系初步形成。随着沿海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沿海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是江苏沿海地区承接上海、苏南,贯通快速发展苏中、苏北,呼应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和东陇海产业带的桥梁,也是江苏沿海产业带的发展轴。依托主要交通轴线开发,促进新城市带的产生和发展,使之成为产业密集带和发展轴线,然后由此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6],对促进沿海经济由“洼地”到隆起,带动江苏整体经济全面、协调、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中心城市初具规模。江苏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已初具规模。三市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连云港市全面拉开三极互动的特大城市框架,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5平方公里。盐城市全力打造“一城六片”,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南通市统筹推进中心城市与县(市)城、中心镇建设,中心城市面积355平方公里。三市新型工业化也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型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石化、钢铁、车船、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基地。中心城市与产业的发展,为沿海产业带“三极”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的内涵

(1)三极:即重点发展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长期以来,江苏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整体规模偏小,缺少中心城市,加上受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不仅限制了发展要素的集聚,也削弱了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而“三极”的发展,就是要重点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把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建成人口规模超100万的城市尽快使其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壮大经济实力,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以开发区为依托,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构建现代新型产业基地。连云港要着力构建国家级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医药产业基地,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盐城要着力构建汽车产业、新能源、风电机械制造业、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物流基地,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地。南通要着力构建船舶及装备制造业、港口机械和石油机械制造业、海洋特色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我国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城市。

(2)一带:即大力构建江苏沿海产业和城镇带。依托沿海高速公路、沿海铁路、通榆运河等主要交通通道,促进产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形成新能源、汽车、新型装备、新材料、现代纺织、新兴海洋等优势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沿线地区小城镇特别是临港小城镇建设,传递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使这一地带成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重点区域。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使此带成为功能清晰、格局特色的沿海产业带和城镇带。

(3)多节点:即加快沿海港口群建设。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着力加快沿海港口群建设。加快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建设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点,形成连云港徐圩港,南通洋口港区和吕四港区,盐城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和射阳港区,以及灌河口港区等重要节点,集中布局建设临港产业,发展临海重要城镇,优化港城关系,推进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开发。

总之,“三极、一带、多节点”的空间非均衡发展格局,可以有效地实现城镇、港口、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带和城镇带,较好地改变江苏经济发展苏南强苏北弱的非均衡发展格局,最终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三、江苏沿海均衡发展的模式创新:区域一体化

江苏沿海开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沿海地区的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在现阶段,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理念引导下,既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更要注重区域经济一体化,紧扣产业一体化、海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形式制度化,而城乡一体化则是沿海地区的社会发展目标。因此,江苏沿海地区要实现均衡发展就必须实现区域一体化。

1.产业一体化

产业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区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江苏沿海地区要在区域共同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提高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强化区域产业分工与整合,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错位“集群化”发展和整体布局,从而在整个区域内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促进的产业化分工体系。

产业一体化首先要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格局,充分发挥长三角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国家级优质商品粮、棉基地传统优势,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装配、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第二要建立整体的产业布局,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港口集中,临港产业是沿海三市的比较优势,在市域发展空间拓展的基础上,应努力推进临港产业的开发,要明确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托港口和临港园区发展重化工、金属冶炼、能源产业、船舶修造等拉力强劲的支柱产业。第三要建立协同的产业组织,提高产业关联度。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带、打造产业群,发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以港口为中心,以城市为载体,以腹地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以运输体系为动脉,以综合服务为配套的产业体系。

2.海陆一体化

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利用是江苏沿海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推进海陆一体化,就是运用系统论和协同论的思想,通过统一规划、联动开发、产业组接和综合管理,把海陆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系统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促进海陆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形成发展沿海、开发海洋、联动全省的局面。

构建海陆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要实现海洋功能区的调整和优化,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打破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通过资产重组、外资合作、统一整编等形式,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分工,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有计划地实施一批海洋大项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实现集中集约用海;二是建立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机制研究,实现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的联动发展,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海洋经济特色区域和特色产业体系;三是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合理围垦沿海滩涂,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提升沿海地区整体实力的关键。江苏沿海地区城乡一体化要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为指导,积极调整城乡经济布局,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关系的转型和整合。目前沿海地区除了三个市对外围农村地域有一定的集聚与扩散带动作用外,其他中心城镇普遍存在着自身实力不强,辐射带动作用弱等问题,因而对沿海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障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一方面,要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城市集聚,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水平,带动周围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依托,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增长极,吸引人口集聚,实现本地城市化,同时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业的传统优势,精心打造“田园城市”[7]。沿海要形成港口“串珠成线”、优势互补的“链”式发展局面。壮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的“极化”功能;沿海县城与港口,“双核”组合,相向扩散。

4.市场一体化

区域市场一体化就是在区域内建立统一和有效的市场体系,消除区域内阻碍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之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完善和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分工,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促进江苏沿海地区共同发展,必须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首先,沿海地区各级政府要不断规范边界市场发展环境,共同研究制订公平的区域发展政策,清除价格保护壁垒,树立区域整体意识,共同为区域的要素流通创造畅通的渠道。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培育和完善开放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流动和优化配置。再次,要构建统一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建立和完善区域市场网络体系。以市场一体化促进区域之间商品、资金、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的相互交流,带动区域内交通、能源、电信、环保等一体化。

5.基础设施一体化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路及由线路组成的网络,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使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区域中的线路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线路、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以交通线路为主。交通及基础设施将区域各组成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度是影响区域关系和产业关联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区域内各地区间的基础设施连接,形成发达的区域交通网络,激发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产业等要素的集聚,使得产业和城市向交通走廊不断集中,逐渐形成以交通走廊为依托的经济发展轴,结合分布于交通走廊上的城市、港口共同构成区域共同发展的空间格局。

江苏沿海地区要在组成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较为完备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要构建沿海“大交通”的模式,打破沿海地区各自为政、自成系统的弊端,编制沿海地区综合交通体系总体规划。统筹考虑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管理模式、线网走向。第二、要大力加强沿海地区与区外的交通建设,加快沿海铁路建设,把沿海港口串连起来,并接通到后方腹地和全国铁路网,形成海陆一体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崇启大桥、锡通高速如东段通道建成后,有利于加强南通、盐城同上海及苏南发达地区联系,融入上海和苏南经济圈中,加快沿海开发。第三、要加快通海大通道建设,沿海纵向道路明显不足,连通大海的多是低等级的公路。所以,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必须重点建设接通大海的交通工程。

6.制度一体化

区域制度一体化是区域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软件保证。要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就要规范各地的政策和制度,建立省级综合管理与开发平台,制定统一的市场规则和政府行为方式,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制度规范和保障。

江苏沿海开发要与国家、省发展战略进一步对接,真正融入国家层面。沿海各级地方政府应正确看待地方行政利益,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树立正确的观念,扩大区域合作与交流。省、市、县三个层次共同发展协调机制是沿海地区共同发展机制体系的主体,是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重要手段,通过战略协同和联盟及其扩散效应和优势互补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各级政府要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认真梳理地方现有的政策法规,加强行政协调,消除矛盾与冲突,实现区域架构的融合。要打破行政壁垒,联合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标准,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行政服务,对外部资金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政府各部门要突破行政界线,在全区范围内实行无阻力、无障碍的社会化服务,使行政资源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信息是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区域合作决策科学化的基础,对改善决策活动的预期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沿海地区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区域合作信息共享网络,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减少决策失误提供技术支撑。

四、江苏沿海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沿海开发的初始阶段,以非均衡发展为切入点、快速推进江苏沿海开发,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关键的发展领域。江苏沿海地区要实现均衡发展,不仅要靠外部力建立增长极,更要靠内生力发展区域经济[8]。这就是要提升沿海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并有效配置资源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和有利条件。竞争优势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的更强的能力和素质。前者是基本要素,后者是高等要素。沿海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是要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特性,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主要有三种形式:强化比较优势,建立战略联盟,发展竞争优势,以此统筹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江苏沿海地区均衡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1.强化比较优势

江苏沿海开发的重点是滩涂湿地资源开发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建设。这也是江苏沿海开发的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所在。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在造成某种差异性,从而在竞争中形成较大的差别利益。但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的富有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关键要采取由向有效措施充分放大资源禀赋的效益。因此,要将建设大港口滩涂大开发作为发挥比较优势的重点。

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关键是加快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建设。连云港港的战略位置重要,是我国综合运输的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服务中西部的主枢纽港,也是集装箱运输的干线大港。全面提升连云港港在促进江苏沿海开发,打造全省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及服务国家区域共同发展中的枢纽和龙头带动作用,将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头戏。因此,要迅速扩大港口的能力,建设深水大港,发展大型仓储和港口物流,提高货运能力;着力提升港口功能,拓宽腹地空间,完善“大通关”体系,打造无障碍现代物流通道,打通西行通道,真正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江苏港群”,学习山东港发展经验,有效整合江苏港口资源,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合作,实行错位发展,达到互利共赢。

高效集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形成大规模的土地后备资源,是拓展江苏发展新空间的重要举措。要先规划后围垦、先定位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科学有序地推进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此外,江苏沿海海洋生物富集、风力资源丰富和环境承载力较强,也为沿海开发提供大量的优势资源,必须要充分利用。

2.发展竞争优势

区域竞争优势强调一个区域的内生能力,尤其是创新力。区域创新能够带动一个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它通过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要素或实现要素新的组合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达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一般说来,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主体性、资源性和环境性三个方面的要素。主体性要素由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孵化器及投融资机构组成,其中,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性要素由区域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组成;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是指科技基础设施条件,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等。区域创新中,大学与研究机构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源,人力资源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推动力。

江苏沿海开发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研究机构等创新资源整合,重点关注已经试生产、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关注大学、科研机构创新型人才引进与使用。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载体,也可以鼓励各类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转化创新成果,充分实现产学研资源整合;此外还可以鼓励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才以兼职或离岗的方式自主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培植创新文化,文化教育对于区域自主创新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具有创新潜力的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保守的,它对外界文化持有批判吸收的态度,对新环境、新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能够不断创新文化的发展。区域创新的代表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它特定的鼓励冒险、容忍失败、不断进取的创新文化;众多成功的事例表明,企业的创新大多得益于其创始人敢为人先、敢冒风险、艰苦创业的创新文化。只有积极倡导自主创新的文化,提倡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构筑起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

3.构建战略联盟

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区域培植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总和。而要做到一点,合作和竞争同样重要[9]。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江苏沿海开发要树立区域经营与经营区域的理念,打破传统的以“竞争”和“零合”为基础的区域竞争思想,建立以“共赢”和“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区域经营理念和经营区域的新思想。在区域内部,需要树立“打破藩篱,加速合作,放大产业版图,做大区域经营”的新理念,把江苏沿海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规划、经营与管理。

长三角城市圈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潜质最好的区域经济体,内部合理的分工体系奠定了核心竞争合力的基础条件。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长三角经济圈内设立地区总部、管理投资中心和研发中心,投资领域正在从最初的位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基地逐渐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这样总部经济逐步凸现[10]。在此过程中,长三角自身需要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主轴,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的总部经济模式;这一模式需要以周围制造业密集的腹地为基地,形成上下游衔接、大小配套、结构合理的产业链,逐步实现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江苏沿海地区雄厚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与制造业配套、为提升制造业水平的现代物流业、软件业、金融业、商务和科技服务等产业体系,为长三角相关产业转移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而江苏沿海地区稠密的人口,极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有利的区位条件也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全面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支撑。

五、结束语

区域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消除区域发展的非均衡并不完全在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而是同时在于消除社会发展的差距。非均衡发展是社会的常态问题,但社会的均衡性问题是可以实现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非均衡发展是实现均衡发展的手段,均衡发展是最终目标。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能将非均衡与均衡的发展战略绝对化,因为无论从二者功能上的差异,还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非均衡与均衡的相辅相成才能使经济健康、快速、协调的发展。江苏沿海开发意味着江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但在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遵循通过非均衡发展实现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有重点、有层次的非均衡推进战略。贯彻“三极一带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思路就是在构建中心城市、产业带、港口群的基础上,以港口为依托,将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群空间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筹协调产业空间,实行城市群空间一体化规划,实现江苏沿海地区城市群、产业带、港口群的协调统一发展,逐步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均衡发展。

注释:

[1]成长春等:《沿海开发:江苏新的增长极》,〔北京〕《光明日报》2008年5月7日。

[2][3]段七零:《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南京〕《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1期。

[4][9]聂华林等:《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页。

[5]沿陇海兰新线五省(区)党报联合采访团:《对话领导通江达海“南通号”全速驶向深蓝》,〔南京〕《新华日报》2009年9月26日。

[6]成长春等:《关于江苏沿海产业带建设的几点建议》,〔南京〕《新华日报》2009年8月11日第7版。

[7]周明生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江苏区域共同发展》,〔南京〕《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8]E.M.Bergman,G.Maier&F.Todtling(eds).Regions Reconsidered:Economic Networks,Innovation,and Local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London:Mansell Publishing Ltd.,1991.

[10]张永庆等:《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分析》,〔昆明〕《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