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经济集中、社会公平、生态安全:长三角一体化的空间逻辑——评陈雯研究员等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合作、分工与差异》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27 浏览量:24

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合作、分工与差异》一书是陈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组织机理及优化研究”系列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区域一体化和长三角研究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区域一体化是战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大亮点,区域合作和跨区域发展已经成为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研究的焦点领域,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欧盟、东盟、北美自贸区等**国家之间的跨国一体化实践,催生了关税同盟、自由贸易等理论,但是直接针对**国家内部区域一体化的系统研究较为鲜见。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与国家之间的区域一体化不是一回事情,它较少受到市场分割、关税壁垒等国家边界分割的影响。此外,国家内部区域一体化还要考虑社会、环境等其他领域的一体化问题。因而,基于贸易、关税建立的跨国一体化理论不能直接照搬到国内区域一体化研究中,这就需要学者构建新的理论、采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国内区域一体化问题,本书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问题在学术界和民间的讨论由来已久,随着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出台,长三角一体化正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决策的层面。诚如作者所说,长三角是研究区域一体化的天然试验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十一五”以来,长三角核心区开始由开放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创新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开放驱动向创新开放“双轮驱动”转变,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给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研究命题。

作者陈雯研究员、孙伟副研究、袁丰副研究员等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和地理学功底,本书也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思想。作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内与跨国区域一体化的异同,特别指出国内区域一体化更加体现经济社会核心边缘格局,提出了“经济集中、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这一国内区域一体化的空间逻辑。作者认为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是非均等,往往呈现城市群的布局形态,需要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众、NGO等各利益主体合作红利(收益)和障碍(成本)博弈关系中把握一体化的内在合作逻辑。这一理论分析框架与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与和谐性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可以为研究中国特殊背景下国内区域一体化提供理论指引。

作者在借鉴世界银行2009年发展报告提出的“密度、距离、分割”三维测度一体化格局基础上,将经济学倡导的分工纳入测度体系,并重点测度经济及制造—服务业、人口及收入、资源环境等要素时空过程,在此基础上勾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经济地理状态。研究发现,虽然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专业化分工,但人口更向大城市集聚,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均衡的理论预期尚未出现。与此同时,制造业迁移和建设空间扩张分散,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了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陈雯研究员是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和城市群规划的主要起草人、长三角诸多市县发展规划编制的领衔专家,本书也很好地体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作者认为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按照“经济集中、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这一空间逻辑,通过空间功能分区,合理划定和保护生态保护区,促进经济在重点优化区域集聚。同时,通过一系列配套管制规则、福利均衡制度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共享机制,促进城市之间社会福利的均等化,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总之,本书跳出了传统的以空间经济学视角探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通过地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将模型化、数字化、可视化等多种现代技术集成应用,全面系统地刻画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过程。同时,本书也倾注了中国科学院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是在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期跟踪研究、实地调查、分析及总结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