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就已经显露出了生产率增长下降和衰退的端倪。制造业下降和衰退的趋势,既与制造业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有关,又与其组织自身在生产要素价格高涨(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和环境管制等造成的高价格)的背景下,生产效率不足以弥补高额的成本支出的微观因素有关。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开始了对垂直一体化为特征的组织结构的重组。一些企业或通过战略并购,或通过管理层收购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组织的重构。然而,更多的企业则是选择了通过剥离具有比较劣势的生产和制造业务,通过外包和发展服务业来实现企业结构的重组。具体来说,就是把高成本、高消耗、低附加值的制造/加工/组装业务,以及一部分高技术产业中密集利用劳动力的低端部分,以国际外包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转移到相对欠发达国家,自己留下附加价值增值大的研发、设计、网络、营销、品牌等生产性服务业务。当代许多跨国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例如,200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来自于金融业的利润,已经占到总利润的89%;2004年,IBM的服务业收入,占到其总收入的75%。因此,这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分离,不仅使得原有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企业,也使这些旧的制造王国的竞争力,在生产性服务这一高端领域中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从宏观上看,原有制造企业不断向生产性服务业扩张,也是发达国家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将近70%,其中2004年美国为77%,法国76%,德国70%,日本68%。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例,也已经超过了50%。
过去经济学理论通常认为,垂直一体化能够创造出市场垄断效应,有利于减轻组织的税赋,能够使企业规避管制,降低交易费用等。[1]然而,大量证据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垂直一体化一直是国际制造业的主要运作方式,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最为明显的90年代以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中的高度分离,生产性服务业独立发展,低端制造业普遍实行外包,才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究竟具有哪些战略优势呢?企业能从生产性服务中获得哪些战略利益呢?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对发生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尤其是发达国家企业集聚于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新现象,以及生产性服务与企业竞争战略的相互关系进行解析,探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机制。
二、企业过度垂直一体化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垂直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判断
过去,居于经营决策支配性地位的企业管理文化,伴随着企业的成长,日益倾向于采取垂直一体化战略,以实现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而企业的这种典型的多元化成长路径,则来源于企业业务的垂直多元化。钱德勒和其他一些经济史学家认为,垂直多元化是从现代企业出现以来,直到20世纪70-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支配性的企业成长战略。[2]
现代企业为何要追求垂直多元化?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业务的垂直多元化,主要是为了降低来自于市场供给所可能带来的交易成本;产业组织理论则认为,企业实行垂直多元化战略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了获取市场势力,排斥市场竞争者进入投入品市场或产出品市场,或者通过提高进入壁垒,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该产业。
在他们看来,只要企业实行垂直多元化的收益高于垂直多元化的成本,垂直多元化就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安排。然而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U型线,这意味着企业提高垂直多元化的程度,必然要受到成本水平提高的限制。因此,一旦企业处于过度垂直一体化水平,它就必须停止进一步实施垂直一体化的战略。也就是说,在此水平下,企业垂直多元化的成本必将高于垂直多元化的收益。
那么,为什么说发达国家的企业表现出了过度的垂直一体化倾向呢?理论文献通常从两个方面来解析其中的原因:第一个原因与代理理论有关。由于代理人偏好于他们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他们很少受到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既然管理成本补偿与组织结构大小相关,企业就极有可能在垂直一体化成长战略下进行投资,即便企业净价值小于零,企业管理者也会刻意追求垂直一体化。第二个理由与垂直一体化的最优水平递减有关。一旦企业垂直一体化不再富有效率,企业的垂直一体化水平必然下降,这既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市场环境高度不确定的结果。正是由于有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才做出由支薪经理主导的现代企业,往往有过度垂直一体化倾向的价值判断。
(二)过度垂直一体化所带来的战略问题
毫无疑问,企业过度垂直一体化导致的成本是巨大的。首先,企业的过度垂直一体化,将面临着管理上的规模不经济和竞争战略方面的问题。根据科斯和威廉姆森的理论,在垂直一体化水平过高的条件下,它将导致管理协调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并且会很快抵消垂直一体化的收益。这些持续上升的成本,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规模不经济。正是这种管理规模不经济,大大降低了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竞争能力。
导致管理规模不经济的因素很多。首先,额外增加的科层层级是垂直一体化高水平管理的需要,但管理层级的上下级之间距离的增大,使得设计识别机会主义行为的控制机制十分重要;其次,将若干生产阶段加以结合,必然导致较高的生产成本;第三,过度垂直一体化极有可能带来若干工厂在生产产品时,相邻生产阶段出现差别化的规模效率,而这些差别化的规模效率,又反过来导致生产能力的不平衡和生产能力利用的不足;最后,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垂直一体化很有可能提高投入成本,因为一体化的企业放弃了以更低价格从市场购买中间投入品的机会,其自身也就难以发现最低成本的边界。
过度垂直一体化还会带来企业竞争战略方面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的战略问题与企业缺乏创新和灵活性有关。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竞争条件的日益不确定。为了有效地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企业必须从事能够同时获得创新和较大弹性的竞争战略。然而不幸的是,过度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在多个生产环节同时经营,该企业必然很难同时在各个生产环节维持高水平的竞争优势。因为单个企业不可能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具有全能的技术和专长,结果,过度垂直多元化的企业就非常可能缺乏竞争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灵活性的缺乏,是因为实行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倾向于将企业业务锁定于大规模生产和资产集中度高的专用活动[3],从而增加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惰性,阻碍了适应性的发挥。同样,过度垂直一体化的企业,还缺乏创新能力,因为来自高水平的垂直一体化的复杂劳动分工和官僚层级机构,将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生产和加工必要的组织结构变革速度的下降。因此,企业的过度垂直一体化,必须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方式,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分离,就是其中的理想选择。
三、生产性服务业所创造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生产性服务的一般理论分析架构
作为克服企业过度垂直一体化所带来的高成本和重大战略问题的一种灵活反应机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减少或排除了管理上的规模不经济,而且促进了企业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理论上,对企业垂直一体化战略研究的一般结论是,垂直一体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三种状态:垂直一体化水平的上升、垂直一体化水平的下降和垂直一体化水平相对保持不变。其中,垂直一体化水平的降低,对应于本文所研究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垂直分离。
从发达国家制造业垂直一体化水平的整体趋势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是产业水平,还是企业水平,垂直专业化的趋势是明显的,其中至少有33%的产业和44%的企业,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垂直一体化水平的持续下降。而且,从实证研究来看,无论是利用产业层面的数据,还是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是,企业集中于核心业务,或者说企业从事专业化经营能够提高其经营绩效;相反,从事一体化或多样化经营的企业,其经营绩效明显偏低。所有这些统计数据和实证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均支持了这样的一个基本判断: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分离,可以使生产性服务业厂商成为一种主要的媒介物,而通过这种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的媒介物,又使得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得以不断地释放出来,并且源源不断地供给于商品经济的实物生产过程。[4]因此,作为制造业企业本身,它能利用这种垂直分离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安排,恢复或发挥它们的竞争优势。而且一些战略理论家早就指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将是垂直分离和战略网络大规模到来的时代。[5]
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生产性服务更是加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纽带,在推动生产国际化、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生产性服务业使得跨国界的商品交易活动,在信息搜寻、贸易谈判、货物交割、货款支付等方面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大为降低。现代服务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集中,能够快速实现服务业的电子信息化,使远距离地理空间对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不复存在,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因此,高度发达的服务网络体系,是扩大国际贸易业务和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发展生产性服务的竞争优势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将其归结为有助于企业降低总成本和提高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反应能力两个方面。因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两大来源:即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6]成本导向作为企业的一大经营战略,是因为企业为了获得成本的领先地位,必须具有开发多种资源的低成本优势的能力;而差别化作为一种经营战略,主要表现为企业具有一种能够积极寻求在其所在产业中的独特个性特征,具有使其能够处于特殊位置的能力,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下面将重点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所能获得的低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化优势。
(二)生产性服务与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如前所述,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导致了企业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带来了多层级的管理科层,最终导致了企业组织结构上的官僚机构和更高的一般管理费用。因此,在一些研究者看来,作为企业重构战略的安排,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将企业过度垂直一体化所造成的管理规模不经济,降至一个管理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和水平,为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创造出极大的便利。
生产性服务的垂直分离,使得企业能够大大瘦身,明显降低管理规模不经济。这主要是通过减少官僚机构的组织成本、生产成本和投入品的购买成本等机制来实现的。首先,通过减少垂直关联程度,生产性服务缩短了制造业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使得组织控制的协调成本和其它的一般管理费用明显降低。
其次,采用发展生产性服务的组织结构,对减少生产成本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生产性服务,不仅使得制造业资本投入更加集中于核心业务,而且也使得制造业企业与企业外部的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外部联接机制更加协调。生产中一些难以管理的问题,比如管理费用和期间费用的不平衡分配问题、生产能力的利用不足问题等,在服务业外包方式下都得到了缓解。
第三,发展生产性服务与企业中间投入品的成本节约有关。因为每一种制造业活动,都要用到若干种类的中间产品投入,包括生产中用到的原材料,中间服务产品的投入、办公场所以及资本品的投入等。企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不仅能够保证在需求严重下滑或管理者将大量的资源用于某些支持性活动时,所必须的服务产品投入和资本投入,而且还能够通过从市场获得服务,减少企业本身设置各种机构的闲置成本,避免企业业务多元化所造成的要素扭曲。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制造业企业通过购买生产性服务,有助于企业减少各种机构投资,有利于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创新和弹性化生产,满足客户大规模订制(Mass Customization)和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需要。[7]因为当今服务业的内涵,已经得到大大的扩展,远远不限于一般的消费服务。生产性服务的空前发展,加快了制造业内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那些原来包含在生产企业内部的,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和保障而发挥作用的生产性服务,出现了“外部化”趋向,导致了制造业内部制造工序和生产服务的分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费用,发达国家的许多工业企业,把精力集中在生产活动方面,将与生产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服务交给专业服务公司去做,使得各种商业性服务公司发展迅速,而且日趋专业化。同时,服务业本身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联度日益密切,并渗透到制造业内部,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提升了制造业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发展生产性服务,对于减少机构成本、生产成本、费用分摊等具有多重效应。不仅导致总成本的显著降低,而且能够达到和维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生产性服务还能促进企业的战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导致差别化优势的创造。
(三)生产性服务与企业产品差别化优势
正如前面所解释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企业必须强调战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这些优势,在企业垂直一体化水平过高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作为单一的企业,它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具备这些必备的技能和专长。而生产性服务使得企业内部作业集中于少数关键的核心业务,在这些业务方面,企业能够充分展示其明显的竞争优势。
生产性服务贯穿于产品和服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的支持,可以产生水平异质性、垂直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发展生产性服务,改变了企业退出的障碍和机制,使得一个企业能够通过快速改变其战略态势,增强其竞争的灵活性。因此,当前一些大型的跨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公司,其业务不再仅仅局限于在企业内部来完成,更多地采用外包方式来实现。而且一些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发现,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比自己“生产”更有利可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跨国贸易的扩大,中间投入品的贸易更多地借助于跨国公司的业务外包来完成。[8]
因此,生产性服务,不仅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商品生产部门,而且它也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生产性服务无论是“内部化”服务,还是“外部化”服务,都对产品价值增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企业利润的主要价值链已经不在加工制造环节,而在产品的研究设计、市场开发等生产性服务链条上。可以说,在生产的上中下游所有阶段都有对专门服务的需求。比如,在上游阶段,要投入的专门服务有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与设计、市场研究等。在生产的中游阶段,有的服务与商品生产本身结合,如质量控制、设备租赁、保养与维修等;有的服务与生产中游阶段并行出现,如会计、人事管理、保险等。在生产的下游阶段,需要广告、运输、销售等。可见,在制造业的产品价值增值中,生产性服务所提供的价值,在产品总增加值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一个生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上中下游三个阶段服务的优势,因为贯穿于生产三个阶段的生产性服务,在产品价值链中都胜过生产制造过程本身(如下图)。
在这里,不妨称该图为产品价值活动与价值增值的价值链模型。模型中,产品的制造活动本身仅处于中间很有限的一段,而且价值增值很少,产品真正增值多的主要是产品研发、设计以及产品的营销等环节,即“微笑曲线”两端上翘的部分。
同时,生产性服务还是形成产品差异性和企业之间进行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是从有形生产要素的角度来论证竞争的比较优势。它强调通过使用本国的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取得价格竞争优势。而在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作为差别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价格竞争而上升到首要地位。现代科技的发展,先进生产线的使用,使不同企业的产品在物质形式方面的差距很小,甚至不存在差距。企业要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就要靠大量的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因此,生产性服务是产生差异性并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四、结论与启示
在当今的全球环境下,企业需要频繁地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的需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增加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的能力,使企业不仅能够在核心业务领域取得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资源,用于提高后续创新能力的研发。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通过提高其成本利益和战略利益,可以实现其核心竞争优势。成本利益包括机构成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等的减少;战略利益则来源于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改进。由于这些利益的存在,使得原本垂直一体化的企业,能够更加便利地从外部获得外包服务。虽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部分原因是市场已经变得更加富有效率,但至少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论断,即越来越多的从事生产性服务的企业,利用垂直或水平专业化战略,不仅能够外包非核心业务,而且能够获得核心业务的外包。
从产品制造活动的开发创新到加工制造再到市场开拓三个环节来看,目前我国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还比较低,生产性服务的发展远远赶不上工业生产能力增长的需要。加上我国研究开发、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的供给不足,难以根据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创出造竞争优势,只能主要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按照现代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半是处于成熟期的产品,它所面对的是过度竞争的国际市场,而且国际市场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到以劳动力禀赋优势扩大出口的行列,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必定会引起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出口收益的下降。况且,对加工贸易的过度依赖,也是在我国研究开发服务和市场营销服务落后情况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我国充当的仅是发达国家的出口加工基地。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体系中,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加工工序与生产服务之间的新的国际分工,影响产品价值链的诸多重要的生产服务环节,仍然掌握在外商手中,外资总公司承担着产品设计、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和国际市场的拓展,销售、接单、采购供应原材料、资金的筹集调度等业务都由外商控制。因此,我国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必须走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集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化道路。唯有如此,才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05JJD79008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06AJL005)、2005年第五批江苏省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批准号:BR2005025)的资助,特此致谢。
注释:
[1][美]沙龙·奥斯特:《现代竞争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美]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Thorelli,H.B.Networks:Between markets and hierarch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6(7).
[4]刘志彪:《论以生产性服务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第1期。
[5]Miles,R.&Snow,C.:Organizations:New concepts for new form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6(28).
[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
[7][美]约瑟夫·派恩:《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8][美]詹姆斯·马库森:《跨国企业与国际贸易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