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质量提升是个系统工程,抓好基础性、支撑性要素尤为关键——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跨越关口。高质量发展是国民经济系统从量到质的本质性演变,是由系统中的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综合推动的发展结果。因此,必须通过强化该系统中具有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交互作用,推进这个有机整体的升级和跃进。关键问题是,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顶层设计、上下结合,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基础要素。
支撑要素之一:非均衡战略逐步转向均衡战略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特征,是通过把有限的资源倾斜用于重点战略部门的发展,试图用产业关联效应拉动其他部门发展。这虽然可以人为地快速推动重点部门的扩张,但是长期实施的消极后果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容易出现“重大结构失衡”;过度强化了政府和产业政策的作用,抑制了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
非均衡战略逐步转向均衡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宏观经济基础条件。重大结构性失衡其实主要来源于长期实施的追求速度的非均衡战略。转向均衡发展战略意味着我们必须扬弃过去用行政手段集中配置资源的方式,转而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决定资源的配置。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态更多表现为生态环境、关键技术、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发育等领域短板或瓶颈。未来实施均衡发展战略,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在非市场调节的上述领域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
支撑要素之二:片面工业化转向四化协同发展
为加速推进工业化发展,过去我们实施了农村与城市隔离、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化的种种措施。副作用是除了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下农业、农村的衰退外,广大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低收入和低需求,难以消化制造业的巨大产能,结果便发生了严重的过剩产能,很难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的发展战略开始突破工业片面发展的格局。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从要素投入角度而不是部门分割角度,明确了未来创新引领、产业协同发展的总要求。
支撑要素之三:要素市场化配置成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取向改革的重点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商品市场化配置,价格成为调节商品配置的主要机制,但是中国经济转轨的重任并没有彻底完成,主要体现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
在要素市场配置中,发展得比较彻底和充分的主要是货币市场、技术、信息等市场,而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还不够完善。这样结构调整便会遇到一些困难。结构调整的困难是高质量发展的天敌,会造成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调整产业结构是化解产能过剩、消灭“僵尸企业”的主要途径,是纠正资源在产业内配置失误、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措施。
清除“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需要尽量避免直接破产,避免运用激进手段制造人为的社会冲突。为此,要素市场化配置要利用资本市场的内在功能,通过两类机制来实现:一是主动性调整机制,即通过鼓励企业间的收购兼并,消灭低效率、产能过剩的企业;二是被动性调整机制,即由市场倒逼、企业为主体,放任市场机制自动和自我调节,让产能过剩企业自生自灭,由此实现市场自动出清。
支撑要素之四:在讲究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共享性分配
在高速度发展阶段,初次分配讲效率优先,再分配适度考虑公平,这无疑有助于实现速度赶超战略。但是这一分配原则长期实施,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和财富拥有结构的严重失衡,从而引起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支撑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改革,就是要进行分配机制的调整。
初次分配要讲公平,再分配更要讲公平。如财富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分配,政府和企业从财富总盘子中拿多了,居民就不可能很富裕。无论分配和再分配怎么进行调节,一个正常的社会都需要鼓励生产性努力,这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GDP中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