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五年过去了。本文根据2017年的相关数据,对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进行中期评估,并提出了苏南发展六个阶段性特征,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五条建议。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期评估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努力把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①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指标体系来看,2017年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进程评估结果如下:
大多数指标已经达标或接近达标。《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44个三级指标中,2017年已经有31个指标达到目标值,包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城镇化率、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人均预期寿命、互联网普及率、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基尼系数、每万人社会组织数、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法治建设满意度、公众安全感,以及人力资源水平、公共交通服务、居民住房水平、基本社会保障、绿化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其中包括17个三级指标);5个指标将如期达标或基本达标,包括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以上两类指标超过指标总数的80%。
第二,少数指标相对滞后。即8个指标存在程度不同的差距。一是经济现代化指标。人均GDP目标值是18万元,2017年实现值苏州为162664元、无锡为161002元、南京为141658元、常州为140651元、镇江为129047元,苏南区域总体达标程度为8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的目标值是60%,2017年苏南区域总体达标程度为86%左右,其中南京已达到59.7%,但其他市只达到52%左右,未来三年这些城市可能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农业劳动生产率目标值是10万元/人,达标程度70%左右。二是城乡现代化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值是7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值是38000元。2017年,苏州市实现值分别是58750、29900元,南京市分别是54538、23133元,无锡市分别为52659、28358元,常州市分别为49955、25835元,镇江市分别为45386、22724元,苏南地区总体达标程度70%左右,差距较大。从收入结构来看,需要增加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三是生态文明指标。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目标值是90%,Ⅲ类及以上地表水占比目标值是8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目标值是小于0.45吨标准煤/万元,这些指标达标程度80%左右。
第三,现代化领域进展有差别。实现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社会现代化、政治文明、经济现代化、生态文明、城乡现代化。为此,苏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难点与重点,是在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与经济现代化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这一新表述也适用于苏南现代化进程的评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高端、核心技术不充分,是苏南发展的短板,需要下大力气补上。
第四,到2020年,全部指标将如期总体达到或接近目标值。2009年4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③这一展望正在转化为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实践。
苏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地把握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客观认识不同阶段演进的规律,是正确选择今后苏南发展战略与路径的理论支持。苏南发展面临五个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后工业化阶段来临
苏南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53%左右,这是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标志。后工业化不是不要工业,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而是工业化全面深化与升级。后工业化将是苏南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面临五大挑战:工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业化遗留问题、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竞争、逆全球化。
工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是淘汰落后、创造先进,提升工业化,发展服务业。工业化遗留问题,是困扰民众的雾霾、水污染、土地与食品污染,生态需要进一步恢复与成长。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竞争,来自国际市场,中国制造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中低端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扭转。相比发达国家,苏南制造业处在一个中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阶段,想要赶上“工业4.0”这趟车还有不少困难。有危机感的鞭策,才能积极奋起。“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对华采取的单边贸易制裁,抛开了自由贸易规则。苏南是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势必受到负面影响,必须在应诉、开辟新市场、向产业链与价值链高端攀升等方面积极应对。
(二)走向创新型国家前列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为此,2020年达到“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水平,是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一个核心目标与任务。
苏南制造业与贸易的外向度比较高。某些国家单边对华实施贸易制裁,实质是试图阻止“中国制造2025”。因此,不要把国际分工理论绝对化,必须把提高“技术自给率”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整合苏南高校、研发机构等大批科技创新资源,加强高端制造关键技术自主化开发,突破核心技术不足的短板。
(三)人才红利加快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对苏南率先发展贡献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人口红利”是苏南成长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因素。现在,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刘易斯拐点”到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人力资本红利”正加快扩大,将成为苏南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撑。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型的进程中,“人口红利”相应将向“人力资本红利”加快过渡,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实现从劳动力驱动到人力资本驱动的转变。
苏南是我国高校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具有“人力资本红利”的丰富源泉。苏南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将专业化、国际化、前沿化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奠定了人才创新经济发展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广纳人才,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④
当前,不少城市爆发“抢人大战”,纷纷推出吸引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的人才政策,面向全球招揽人才的态势更加显著。人才抢到之后,要能留住他们,关键是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提供法治、知识产权保护等社会与营商环境。
(四)消费社会正在崛起
从引领经济发展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看,2015年江苏最终消费占全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过半,2016年占比达到5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3%。苏南消费正在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型消费驱动、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驱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初步形成。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和居住品质等方面的消费支出逐渐加大,智能节能、绿色环保等商品需求旺盛,线下零售回暖趋势持续增强,商品消费升级步伐不减;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渐成主流,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趋势。
消费经济的崛起,不仅对未来经济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推动消费社会的发育与形成。应积极引领消费社会的发展。发挥消费在社会关系再生产过程中的正功能,关注消费的文化意义、阶层差异、集体性仿效以及消费者社会责任。特别是要加强消费社会病的诊断,纠正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扭曲,消除奢侈消费之风及其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防止消费文化迷失,批评炫耀性的消费竞赛;注意奢侈品消费的社会排斥,保护大众消费者利益;打击来自大众传媒的虚假广告、网络传播与交易带来的消费欺诈。应增强社会信用,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公平诚信的消费社会环境。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趋势,苏南地区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2岁左右,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人口老龄化需要积极应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是老年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要。”⑤苏南多数老年人有条件且习惯居家养老,各地正在形成政府引导、社区主办、社会共同参与的为老年人服务的机制和格局。
(五)精致城市化转型
苏南地区城镇化率2015年即达到75.25%,是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核心指标中最先达标的一个指标。苏南地区依靠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效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了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打破了乡镇经济实力薄弱的局面,促进苏南城市群的健康发展。苏南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背后,存在小城镇建设和建设用地迅速增长致使土地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以及环境污染比较突出等问题。近几年来,苏南城市化加快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提升转变,其特征是精致城市化。
一座城市的架构、建筑、道路、气质、文化、品位,都体现在城市的细节中。人们向往城市建筑道路美化、背街小巷绿化整洁、历史人文典故记忆、交通政务便捷惠民。古代苏州园林讲究艺术,当年江阴街道不留烟头,最近南京老门东民居保护性建设,都是值得肯定的。苏南城市建设与管理正在推进精细化、精美化、精品化,彰显人文传承、生态宜居、意象特色,带来精致的市民生活,促使城市发展走向高端。既要发展小车高楼地铁等现代元素,又要保留局部小桥流水人家等田园诗般的生活场景。苏南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城市大脑”公共平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六)智慧社会兴起
经过多年的持续创新发展,苏南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2016年9月,苏南五市集体获批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2017年3月,江苏省出台“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努力把苏南5市建设成为全国协同创新标杆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智能制造先行区、特色发展引领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示范经验,初步形成了一批智能车间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高标准建设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
苏南地区商贸流通越来越普遍地拥抱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等方面已经取得进展,在人工智能研发与制造方面也在培育与形成一定的竞争力;智能机器人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人工,弥补劳动力短缺,智能机器人开始承担司法行政、检察与法院的专业辅助业务,也开始进入政府管理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将进入各种工作单位、各个家庭,成为人们的工作助手与生活陪伴者。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许多人失去现有的工作而转向新的工作,将导致大数据审计、机器人研发操作与监管等一批新兴职业的崛起。
人工智能将向社会与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渗透,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苏南正在大力推进智慧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智慧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全面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重构个人、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变革社会治理模式,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持续且深远的影响。
苏南高质量发展五策
当前,苏南地区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进入决胜阶段。未来三年,应采取有效措施如期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并且为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奠定基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从高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在哪里?优势更优、短板补上,是选择“高”的依据。扬长补短,苏南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
(一)高中端制造
目前,制造业仍然是苏南最具优势的产业,苏南地区已经出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与价值链处于高端的制造业。苏州的纳米材料与生物制药、无锡的物联网与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南京的软件与智能制造、常州的石墨烯与晶硅太阳电池、镇江的高性能合金材料与先进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苏南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但苏南制造业总体上还没有完全走出中低端的基本格局。苏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实体经济,应把高端制造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引擎。同时,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中端制造业也要继续发展、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形成高端引领、中高端制造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⑥,也即“四化同步”。人工智能与5G的技术应用,将推动形成新一波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高增长周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主攻方向,是苏南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苏南是我国智能产业基地之一,应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积极打造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高端智造中心。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高效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高中端服务
苏南已经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壮大服务经济、发展高端服务业势在必行。要围绕高端制造发展现代服务业,二产、三产互相促进与联动,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服务,既巩固苏南先进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又推进苏南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繁荣。
苏南应发展什么高端服务业?从全球主要城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比较来看,金融、总部经济、工业设计、高端物流等,是主要的高端服务产业。从苏南高质量发展需要来看,应大力发展同先进制造业联动的研发服务、新兴金融、高端贸易、信息服务、专业培训、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同民生联动的新兴消费、生命健康等高端服务业。
高端服务业的短板,是盈利结构不合理与落后。金融机构盈利仍然主要依靠存贷息差,而不是中间业务收入,盈利结构与发达国家金融业相比,几乎完全颠倒了。苏南沿江港口的盈利结构存在与金融业相似的问题,主要依靠货物运输物流收入,而不是服务收入。这些都是供给侧改革的对象,建议苏南地方政府引导与支持企业加快调整服务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新业态。
(三)高效率治理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发布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⑦要求,成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新任务。苏南有关地方集中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多规合一、多图联审、综合执法、集成改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及在全地区普遍推广。提升法治化水平,重点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培育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优质土壤。
将政府工作标准化、流程化、透明化,让老百姓看得见、办事便捷,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改变“九龙治水”的局面,让政府各部门上下一盘棋,社会治理高效有序运行。破解基层治理权责不对等、条块难融合等问题,构建高效基层治理体系,创造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的新“枫桥经验”。同时,加快推进苏南社会治理智能化,形成以人工智能驱动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政府与社会应该共同成为制度、规则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提高社会主义因素制度化与制度创新能力,有效遏制贫富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
(四)高品质生活
高品质生活不等于奢华生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它指的是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作为先发展地区的苏南来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也具有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的基础。苏南高品质生活表示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居住生活品质“六大品质”,目标是形成现代、丰富、充实、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安全保障。
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是较高的收入水平,关键是要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三者关系。近年来,江苏居民口袋占比基本稳定在31%左右;企业口袋占比先降后升,达到40%左右;政府口袋下降为29%左右。苏南应该在实施富民优先战略,进一步扩大居民口袋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要。
(五)高融合区域
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不等于设市县的行政区一个一个基本实现现代化,而是苏南作为一个高度融合的整体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建设高融合区域要在四个层面推进:
从城市群的角度,推进苏南城市之间的高度融合。加快苏南五市同城化步伐,促进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城市间的优势资源整合、区域设施共享、相关产业协作,使苏南真正成为一体化程度高、整体优势突出的地域空间。同时,与苏中地区深度融合,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整体联动的空间新格局,共建扬子江城市群。
从行政区的角度,推进苏南五市的高度融合。要着眼于打破行政分割壁垒、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路径,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生态环境联防共治等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苏南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发展。
从城乡的角度,推进城乡之间的高度融合。城乡二元的城市化,已经造成了许多负面效应,应得到足够重视和解决。以城乡融合为特征的城乡一体化是战略抉择。城乡双向推动,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各种资源要素有序地流动、有效地配置。在苏南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背景下,应重视城市反哺乡村的作用、加大城市反哺乡村的力度。
从更大区域范围的角度,推进苏南与上海等周边地区的高度融合。苏南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档次不断提升,面临上海等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上海等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苏南带来了产业链上下游衔接的机遇。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公平竞争,是苏南发展路径的选择。同时,苏南应积极主动学习复制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苏南外向型经济的新优势。
注释:
①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3年5月6日。
②《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③《江苏台:在昆山,触摸现代化———不离去的理由》,《华语广播网》2013年1月16日。
④《习近平: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新华网》2016年3月3日。
⑤《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纪行》,《福建日报》2014年11月17日。
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3年10月1日。
⑦《习近平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4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