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无废城市”建设具有减量化、再利用、零填埋的内涵,与碳减排具有强协同效应,可从源头上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主要针对上海市协同推进循环经济与碳减排的瓶颈问题,结合国家和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循环经济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总体要求,研究提出上海市协同推进循环经济与碳减排的关键路径,包括源头推动减量,加强废钢、废弃油脂、废弃塑料等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末端强化协同处置,推进污泥固废、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与煤电锅炉、冶金高炉等生产设施协同焚烧处置;推行绿色生活,尤其应加强快递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等,以及相关保障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无废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与降低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非常强的协同效益。本文结合国家政策要求、上海市碳排放现状与碳达峰行动方案、“无废城市”建设发展实际与规划的梳理分析,研究提出上海“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相关策略与举措,以期最大化发挥减污降碳的协同作用。
一、循环经济、“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政策要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无废城市’建设”。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作为十大碳达峰行动之一,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并明确“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到2030年,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以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为重点,支持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整治过度包装。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降低填埋比例,探索适合我国厨余垃圾特性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促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压缩填埋规模,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材,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主要任务,凸显了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的显著协同效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文)提出,要“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低碳根基”。
《上海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上海市要“建立健全贯穿源头减量、精细分类、高效利用、循环再生等全过程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全覆盖、高效率的循环型社会”。《上海市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明确将“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列为 “十大碳达峰行动”之一,并提出“以源头减量、循环使用、再生利用为统领,加快建成覆盖城市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到2025年,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92%左右,努力实现全市固体废弃物近零填埋”的目标,以及“打造循环性产业体系”“建设循环性社会”“推动建设领域循环发展”“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型农业”“强化行业““区域协同处置利用”等重点任务。
综上所述,“无废城市”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减量化、再利用、零填埋的内涵,可从源头上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与此同时,双碳战略推进过程中,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储能等大量推广应用及逐步停役,也对相关新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因此,国家和上海相关低碳发展与“无废城市”建设的政策一再强调要发挥协同效应。
二、上海协同推进循环经济、“无废城市”与碳减排的关键路径
(一)源头推动减量,强化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废钢、废弃油脂、废弃塑料等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降低钢铁、化工等工业领域的碳排放,以及无废城市的建设,均为重要举措。
以废钢循环利用为例,目前上海市粗钢主要由铁矿石长流程方式生产(占比约92%,国外同类钢铁生产企业该比例仅约75%),在废钢回收用于钢铁生产的情况下,如全市粗钢产量(约1600万吨)中增加10个百分点从长流程转向短流程,即增加160万吨废钢循环利用量,可实现钢铁生产相关碳减排量约180万吨。如考虑原料生产、运输等环节,还将增加碳减排量约210万吨。此外,还可大幅降低钢铁生产相关的固体废弃物排放。
废钢利用的碳减排效益
参照《PAS2050: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规范》、《产品生命周期核算与报告标准》(GHG Protocol)以及《ISO 14067产品碳足迹量化与交流的要求与指导技术规范》等国际通用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对废钢循环利用产生的碳减排量进行测算。覆盖的排放源涉及钢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铁矿石、煤、石灰石等重要原材料的开采,原材料运输,生产制造(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环节),在增加废钢短流程炼钢的减排情景中,在原材料环节,减少了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开采洗选产生的碳排放,增加了废钢前期回收加工产生的碳排放;在原材料运输环节,短流程炼钢所需废钢的运输半径一般在30-150公里范围内,显著低于长流程炼钢所需铁矿石和煤炭的运输半径,因而原材料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将相应减少;在生产制造环节,使用废钢炼钢可大幅减少焦化、烧结、炼铁等铁前工序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在轧钢等环节,废钢短流程炼钢碳排放与长流程炼钢没有明显差异。
1.钢铁生产制造环节碳减排量。依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单耗数据,炼焦+烧结+高炉+转炉的长流程炼钢工艺排放强度1.70吨二氧化碳/吨,电炉短流程工艺碳排放强度0.28吨二氧化碳/吨。按本市粗钢产量1600万吨、铁钢比下降10个百分点,增加废钢使用160万吨计算,碳减排量约180万吨二氧化碳。
2.原材料开采加工端碳减排量。参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发布的《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铁矿石开采和选矿排放因子70千克二氧化碳/吨,煤炭开采洗选排放因子28.7千克二氧化碳/吨。参考上海市某典型废钢加工企业能耗水平,废钢加工排放因子为2.1千克二氧化碳/吨。则长流程开采碳排放约为16.6万吨,短流程加工碳排放约为0.3万吨。按铁钢比下降10个百分点,增加废钢使用160万吨计算,碳减排量约16.3万吨二氧化碳。
3. 短流程炼钢所需废钢主要采用道路货运车辆运输,长流程炼钢所需铁矿石和煤炭主要采用水运。按粗钢产量1600万吨,铁钢比90%测算,铁矿石约2000万吨,煤炭约900万吨,废钢约160万吨。铁矿石运输距离约7000公里(澳大利亚到上海),煤炭运输距离约1300公里(秦皇岛港到上海港),废钢运输半径约80公里(按上海市域范围估计)。参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发布的《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铁矿石运输采用集装箱船排放因子0.010千克二氧化碳/吨公里,煤炭运输采用干散货船排放因子0.007千克二氧化碳/吨公里,废钢运输采用重型货车排放因子0.049千克二氧化碳/吨公里。则长流程运输碳排放约为14.8万吨,短流程运输碳排放约为0.3万吨。按铁钢比下降10个百分点,增加废钢使用160万吨计算,碳减排量约14.5万吨二氧化碳。
又以废弃油脂利用为例,通过废弃油脂再加工成生物柴油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既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又可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碳减排。本市年均废弃油脂收运量约30万吨,如全部用于车辆领域,按等量替代柴油计算,则可实现超过100万吨碳排放减量。随着废弃油脂加工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将来还可用于航空领域替代航空煤油,从而为减碳难度较大的航空领域提供路径选择。
废弃餐饮油脂用于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
2022年10月13日,空客天津采用油脂加氢路线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简称“SAF燃料”),实现向中国航司交付飞机的首次飞行。此次交付使用的SAF燃料,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厂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SRJET),使用餐饮废弃油作为原材料炼制生产,是中国首套可持续航空燃料工业装置实现规模化生产后的首批国产SAF。镇海炼化厂的年设计加工能力为10万吨,2022年6月产出首批纯生物航煤600多吨。
SAF燃料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原材料收集到最终用户使用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碳排量最高可减少85%,且能够与煤油完全混合,目前最高比例可达50%,同时不需要对飞机或发动机进行任何改装,对于飞行运行、安全和飞机维护没有任何影响,随时可用。
但SAF燃料存在收集成本高、量产不足等问题,且多种原料、多种转化工艺造成的高昂工艺成本也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发展。
又如农业领域既是上海市固废产生的主要来源,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与农业产品之间再生循环,可实现大幅降低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二)末端协同处置,加强减污降碳统筹推进
上海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进程中,推进污泥固废、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等有一定热值的城市废弃物与煤电锅炉、冶金高炉等生产设施协同焚烧处置,既可实现城市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也可促进电力和钢铁行业碳排放的降低。
有协同处置需求的城市废弃物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泥、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能力目前全市已有一定富裕,暂按独立焚烧处置考虑)。以污泥为例,根据《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处置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污水规划》),2035年污水厂污泥产量为2700 吨/d,根据目前实际产泥水平推算,全市2025年污水处理厂产泥量约为1568 t/d,年可协同处置污泥量约57万吨。以一般工业固废为例,目前全市一般工业固废量稳定在1700万吨左右,除综合利用量外需处置量约140万吨,按可焚烧物占比70%,则年可协同处置量约100万吨。如全部进入煤电厂掺烧,可约替代燃煤6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万吨。
将固废与煤电、冶金高炉等设施掺烧处置具有减污降碳协同的显著效应,在当前推进碳减排与无废城市建设的形势下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当然,对于固废与煤电等设施协同处置,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电网调度安全、电厂与污泥等相关固废生产设施运行安全、协同处置设施周边功能规划控制等问题统筹考虑。
(三)推行绿色生活,强化消费降碳减废协同
协同推动碳减排与“无废城市”建设,绿色生活消费是关键,强化废纺(衣服)、废旧书籍、废旧电子电器、废旧家具等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即可明显降低终端废弃物产生量、填埋量,也可大幅降低相关物品和材料生产、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电商和外卖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包装材料也将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和废弃物。针对绿色快递包装,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要求,上海也有必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举措,建立长效机制,遏制住相关新兴废弃物增长的势头与苗头,推动无废城市的可持续建设。2021 年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 37.4 亿件,同比增长 11.2%,由于回收处理体系不健全,快速增长的快递业务量带来了废弃快递包装材料等环节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活领域碳排放的快速增长。按快递包装材料最主要的纸箱和塑料袋考虑,生产环节碳排放预计超过100万吨。因而,有必要加大绿色纸箱和塑料包装袋等的有效供给,完善相关生态设计、再生利用、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推动快递电商主动披露包装材料的能效、水效、环境绩效、碳排放等方面的信息。推动电商企业、物流企业逐步扩大可循环包装材料(即循环快递箱、共享快递盒等)的应用范围。结合物流环节的关键节点(如:新零售品牌线下门店、快递驿站和快递超市等集中投放点、智能快递柜等)进一步优化快递包装逆向物流流程。
三、协同推进循环经济和碳减排的短板和瓶颈
尽管循环经济和碳达峰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较之于规划目标要求,仍存在一定短板和瓶颈:
一是缺乏法律保障。不管是“无废城市”建设、废弃物循环利用还是低碳发展,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文件支撑。如前文所述,两者的协同关键在源头协同。有必要通过健全相关法规,对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电商销售企业等强化生产者责任制,推动消费者强化源头减量和终端循环利用的理念和意识。
二是相关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欧盟、日本等先行地区都将构建相关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作为实现“无废”和碳中和的关键手段,通过分品类构建法规标准,指导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提高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使用比例。如针对再生塑料关键品种——食品级再生塑料,欧盟近期推动实施新的《食品接触再生塑料法规》,提出食品级再生塑料“合适再生技术(Suitable technology)”标准,该标准将对国内食品级再生塑料生产企业产生影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及符合发展需要的本土数据库,造成针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相关上下游碳排数据的全面归集面临较大困难。针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碳减排方法学也有待开发。相关标准的滞后不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做大做强和再生产品扩大推广。
三是有关认证服务产业有待培育发展。目前国内和上海绿色低碳工作以企业层面节能减排、产品层面低碳认证等点上、静态工作为主,从整个供应链、废弃物循环利用、二手商品流通使用、产品全生命周期推动绿色低碳认证和碳足迹核算的相关服务业发展仍有不足。
四是舆论氛围和激励机制有待加强。上海已开展多年的区域低碳示范创建,且已有部分区探索开展了“无废细胞”创建工作,但针对废弃物循环利用、再生料和二手商品使用、碳足迹核算和认证不是强制要求,也缺少资金支持,在需要较大成本投入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进一步加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动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还需强化宣传推广和激励政策。
四、协同推进循环经济和双碳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是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无废城市”立法。目前上海正在推动制定绿色发展、“无废城市”地方性法规,在相关法规制订过程中可强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核心要求和生产者(建设者、流通者)责任,明确各环节绿色设计、源头减量、再生料使用、再制造的强制要求。强化规划引领,落实各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循环型社会、对固废收集、循环利用基础设施的保障责任。完善制度体系,强调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反食品浪费、快递押金与逆向物流、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处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政府绿色采购等制度。促进产业发展,将循环工艺技术研发示范与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紧密衔接,支持培育一批示范园区、龙头企业与平台型企业。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循环经济相关数据统计监测,建立完善重点行业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库,按照产品类别、收集、计算、整理配套碳排放因子数据集,为企业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提供数据支持。探索建立全市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产品(废弃物)碳足迹数字化自动追踪、核算与评估。
二是完善打造循环利用、碳足迹标准和认证体系。对接国际和欧盟相关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再生料使用、碳足迹等标准体系框架,包括通用技术标准、不同类型产品(废弃物)碳足迹技术标准、数据质量评价技术标准等。积极吸引和集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绿色低碳认证机构,促进国际合作和互认。选择废钢、废铝、动力电池、纺织等产品,加强碳足迹追踪监测,鼓励引导相关企业推进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针对二手商品和再生物料使用,抓紧研究编制一批引领性的标准规范,包括二手商品、再生物料的评估分类、认证标准。
三是全面推进“无废细胞”建设。“无废细胞”是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碳减排的关键载体,是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可在原有区域低碳示范创建的基础上,结合超大城市实际,针对工厂、校园、实验室、旅游景区等推出一批“无废细胞”建设评估细则,在全市层面动员各领域“无废细胞”创建。
四是支持重点区域和行业先行先试。支持相关外贸转型、加工贸易等产业园区和钢铁、汽车、纺织、交通运输等行业,先行开展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管理试点,推动建立归集上下游供应商、废弃再生料循环利用的碳排放数据库,启动汽车、钢铁、纺织、交通设施养护、运输燃料等产品碳足迹,培育建立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循环再生和碳足迹的统计核算体系和认证平台,推动国内行业碳足迹数据全球互认。
五是加强财政资金和绿色金融支持。运用国家中央预算内资金、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转型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再制造,发展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消费、低碳回收。积极向国家争取,优化完善国家增值税退税流程。给与开展再生料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碳足迹标识认证管理的企业相关出口退税优惠和补贴支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碳金融、绿色金融工具,发展绿色低碳供应链融资,促进中小企业更广泛参与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减碳。
六是加强人才政策支持。配套落户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聚集循环利用标准、碳足迹核算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及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支持国际国内行业组织机构入驻,开展人才培育与国际交流学习,推动国际国内标准对接。针对二手商品、再生物料使用,探索建立相关人社职业资格制度,扩大鉴定行业人才规模,建立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