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载燕园岁月
他聚焦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曾发表SCI论文20余篇
立足国家需求,助力绿水青山
他针对我国“造林增汇”面临的关键问题
设计发展面向2060年
“碳中和”目标的路线图
为气候政策制定提供关键科学指引
连续4年投身气候变化科学教育与普及
是探索“碳与气候”学术前沿的未名学者
他是北大学生最高荣誉
“学生五·四奖章”获得者
城市与环境学院 2022级博士生徐浩
个人简介
徐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2020级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学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近年参与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曾获北京大学必和必拓“碳与气候”博士研究生未名学者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等荣誉。
根植燕园,全面发展
“感恩这个园子和燕园里的老师同学助我成长,在这里,成功不止一种模样。”
燕园汇集着来自五湖四海追求卓越的人,他们在学术科研、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领域各有所长。回顾在园子里学习生活的8年时光,受这里多元、自由的氛围所吸引,徐浩在勤奋刻苦学习之余加入了许多社团组织,这些难忘的经历塑造了一个更加全面发展的他:
他已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场务志愿者团队效力七载,服务校内师生,贡献服务时长逾200小时;担任学院学生会文娱部部长,带领团队成功举办城环文化节、新年晚会、中秋企划等特色活动;同时,他还担任城环男排队长,率队获得北大杯乙组冠军。
徐浩(左5)作为场务志愿者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上岗
徐浩(左8)带领城环学院学生会文娱部筹办新年晚会
除了校园内的学习生活,作为地理学与生态学领域的求道者,徐浩与老师同学们研究足迹遍布全国:从海南尖峰岭的热带雨林样地,到山西大同的广袤黄土地貌;从植物所四季如春的玻璃温室,再到河北塞罕坝壮阔的人工林海...... 对自然浓厚的科研兴趣助力他在本科阶段先后完成了“国家创新训练计划”和拔尖计划支持的科研项目,开启了学术生涯的初步探索。
徐浩(左1)在海南尖峰岭进行森林样方调查
聚焦气候变化,求索学术之路
随着气候变化对地球系统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显著,带着浓厚的科研兴趣,徐浩于2019年加入了朴世龙课题组,专注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基础学科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一个课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耕耘。为系统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关键区域热带地区过去34年复杂的气候变化特征,徐浩花费了近3年时间汇总和处理海量的遥感、地面观测、再分析和模型模拟数据。除了精益求精的论证,导师也反复教导他要勤于思考、不断创新。
“ 科研就像是讲故事,故事好不好听,除了严密的逻辑之外,还要富有思考与灵气,凸显出你与其他研究的差异。”
受导师教学启发,徐浩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创新地将生态系统水分需求的变化引入到过往的气候变化评估框架之中,揭示过去仅考虑降水变化的研究显著低估了热带干季延长趋势。 相关成果最终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极大促进了学界对热带气候变化的深入理解。
徐浩在实验室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除了从事前沿学术研究外,徐浩还积极投身于气候变化科学的教育与普及事业。 自2021年起,他连续4年担任“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的主管助教,负责联络、统筹IPCC中国团队近20位专家在北大分享IPCC评估报告中的气候科学精神和最新前沿进展。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教材与IPCC第6次评估报告科学基础篇章
在这4年间,徐浩与专家团队共同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确保课程如期举行,并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与专家互动交流。 听课人数逐年攀升,从最初的62人增至160人,徐浩以助教身份参与教学超过430人次。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连续四年的授课现场
4年的助教经历让徐浩更加深入地理解了IPCC所传达的气候变化科学精神,并对气候变化科学在国际关系及国家决策中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期许能为科学前沿的传播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IPCC中气候变化科学精神体现在集百家之长,而非一家之言,避免片面的结论,尊重客观事实和研究认知的不确定性。报告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的广泛汇总和严格的同行评审,以获取对全球气候变化下地球系统各大圈层变化全方位的认识。 ”
立足国家需求,科学服务社会
随着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生态碳汇作为气候变化的调节器、碳中和的压舱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由于缺乏充足的科研积累,学术界和国家对未来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目前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前沿认知——特别是未来如何有效统筹规划植树造林这一复杂的、综合的生态系统工程,亟需深入研究来支撑政策制订和科学实践。
感召于国家与社会的迫切需求,徐浩在导师指导下,针对我国“造林增汇”关键问题逐一攻关克难:徐浩与团队的研究综合运用多源数据与方法,绘制了国内首幅1公里高分辨率的潜在造林空间分布图,确定了我国未来植树造林潜力;基于物种分布模型和森林生长模型,识别了综合考虑环境适应性与固碳能力的最优物种组合;结合林业部门阶段性目标,确定了切合国情的渐进式造林情景,并为我国优化森林碳汇服务窗口期提供了分阶段政策建议。
徐浩在第一届林草碳汇学术研讨会上作报告
他的研究设计发展了面向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造林增汇路线图,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为国家制订未来的气候政策提供科学指引。这一创新性探索也被审稿人称赞:“以其创新性和实用价值,在过去繁多的固碳潜力研究中脱颖而出,推动了未来碳汇路径预估的相关研究向前。”
该研究成果最终在国际顶尖期刊PNAS上发表,并荣获期刊在成果精选中重点报道。相关数据集也已被国内外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应用到未来造林规划与评估工作中,为我国科学研究和政策制订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徐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NAS发表论文并荣获期刊成果精选的重点报道
回顾在燕园度过的8年时光
徐浩感慨自己的科研道路
与这个园子里向往科学真理的大家并无二致
只是在自己心系的领域
脚踏实地、耕耘求索
展望未来,他期待继续投身学术事业
将个人的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脉搏
继续在学术的前沿奋力攀登
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
聆听“北大学术青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