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距离最长的光伏灌溉治沙工程——塔里木油田光伏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累计发出绿色电能突破500万度。该光伏公路是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实现了治沙和环保的双重功效。
光伏公路是将符合车辆通行条件的光伏发电组件直接铺设在道路路面上,从而实现太阳能发电及其他关联功能的公路。这种路面由透光混凝土路面层、光伏面板层和绝缘层组成。经过严格检测,光伏公路路面技术指标和通行安全系数均超过了传统沥青路面。在新能源汽车日渐普及的今天,仅通过路面就能解决续航问题,它的价值不言而喻。
随着“双碳”战略实施,光伏行业快速走进千行百业,成为“光伏+”的典型应用场景。作为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交通运输领域占我国碳排放总量10%以上。相比欧美的一些国家,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增速快、减排潜力大,特别是公路运输约占全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采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可有效减少交通运输的碳排放,从而推动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交通运输部印发的《2024年全国公路服务区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开展近零碳服务区探索创新,围绕“双碳”目标,落实交通运输领域和公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关工作要求,推动近零碳服务区建设,推进服务区光伏基础设施建设。
早在2017年,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条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试验段,在济南正式通车。在全国范围内的“双碳”行动下,各省高速集团纷纷探索光伏与交通多种形式融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20多家高速集团已有应用案例,例如,河北省唐山市“交通+能源”复合项目和贵州省毕威高速路衍分布式光伏项目等。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开展的国内首例交通能源融合示范项目——山东枣菏高速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建设正酣。
从国外来看,美国的“太阳公路”项目虽然在技术展示上取得了成功,但因成本问题未能广泛推广。这就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考虑经济可行性和市场接受度。中国的光伏公路项目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诸如路面降温功能、附加景观功能、余热利用、电力利用、人路信息交互、车路信息交互等,但如何解决成本、维护、智能化管理等问题,从而提高光伏面板的性能,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想在不远的将来,当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穿透清晨的薄雾,照亮蜿蜒的高速公路,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缓缓驶入一条被誉为“阳光之路”的光伏高速公路。随着车轮滚动,阳光透过特制的透光混凝土路面,激活了隐藏在路面下的光伏面板。这些面板不仅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且这些电能输送到路边的存储站,它们就像加油站一样方便,为熙熙攘攘的过往车辆提供清洁的太阳能源。光伏公路,梦想正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