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2020年,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从控总量、优结构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坚持节能优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要求工业企业把节能和控制能源消费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深入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升级和能源管理能力提升,已经成为中国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年来,矿业公司瞄准国家“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目标,提出矿业公司能源管控方案。方案紧密围绕“实”“全”两个字,用“真实”的数据、“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做实”能源管控工作;通过开展“全员”“全过程”精细化分析,实现“全部”工序、“全部”能源品种的能耗指标整体优化;创新构建“1248”(即:“一个目标、两张网、四个支柱、八项机制”)高效用能管控体系,为大型冶金矿山企业全面提升能源管理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推动本行业能源高效利用作出标杆贡献。
按照“能源牵头+各专业联动”的原则,组织各单位按照“一厂一策”原则编制厂矿推进方案,实施分类、分级管理。通过不断优化完善,全员节能意识更加主动、数据监控更加精准、过程调控更加及时、用电结构更加科学、评价分析更加全面,节能降耗已成为矿业公司逐级人员经营生产各环节的必选题,有力支撑了首钢矿业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个目标,科学引领找准节能主方向
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是管理的基础,目标的科学制定,是一项工作快速有效推进的先决条件。三年来,矿业公司总体规划先行,逐项分解落实,连续下发三年能源管控推进方案,构建全员参与的“大能源”管理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和能源高效利用,实施分类、分级管理。以“深挖能效价值,实现极低成本运行”为目标,明确指导思想,上下统一共识,按照一厂一策,“总量、单耗、费用”三控,完善指标、管理、控制、创新、评价体系机制,自上而下定指标、自下而上定措施,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全单位覆盖。层层发动研讨,深挖能效价值,实现能源费逐年环比降低。
两张网,实现能源管控全覆盖无死角
一是构建“全员管理职责网”。分析能源消耗的管控过程,依据能源消耗管控要素圈定了能源、生产、技术、设备、人资专业参与大能源管控体系,明确各自管理职责。能源专业作为牵头单位,制定目标、构建体系、完善机制、监督检查、效果评价、奖惩激励;生产专业明确工序生产组织原则,确定最优组织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动态评价生产运行过程,挖掘提效降耗潜力;技术专业强化工艺过程管控,优化技术经济指标,深入开展课题攻关,为稳质提效创造条件;设备专业负责设备稳定运行,利用设备健康系统,开展负荷监控分析,提出减容方案,稳步提升设备能效;人资专业将全能源管控作为班组建设的新内涵,强化能源指标对标对表,实现班组革新提效。
二是构建“全要素控制指标网”。实现全过程监控、全要素分解。构建能源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能耗指标统计口径,确保各专业评价指标数据一致,整个指标体系以费用为核心,以单价和单耗为切入点,逐项打开,直到具体设备,形成7个单位584项指标体系。逐项梳理确定出支撑经济用能的关键要素指标,作为各专业重点管控指标,强化事中控制,进行重点管控。建立支撑措施体系,各单位结合实际,确定厂矿、车间、班组三级工序,按照一级工序明确生产组织原则,二级工序制定量化评价措施,三级工序明确操作标准和具体高效用能项目,实现节能措施在班组、机台落地生根。
四个支柱,全面支撑能源管理全过程
一是打好设备基础,实现用能设备数字监控、健康管理。让“数据说话”,支撑高效、准确、快速决策,结合“设备健康系统”采集的矿区1032台流程设备电机运行参数,甄别日常运行负荷率低于50%的设备,分析确定减容方案,完成减容64台,年节电88万元。
打通数据链,助推产线流程高效运转,“一张图”是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项目,通过远程控制、视频监控、边缘计算等方法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所有的加工、运输、检测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形成参数控制数据链,实现产线稳定高效运行,产品产量提升25%,为能源高效利用,打下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二是精细生产组织,实现生产过程科学决策、高效稳定。梳理薄弱环节,深入挖掘打通每一个痛点,以生产过程中“难点、问题点、关键点”为管理抓手,每周确定一项课题,调研讲评;梳理形成厂矿级日常检查管控点94个,以全流程写实方式,准确掌握生产环节不足,制定整改措施,稳定生产秩序,深入调研,摸清方向;运用每周一题调研、讲评回头看方式,实现公司、厂矿步调一致的闭环管理,两级联动,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措施、整改效果综合评价,闭环提升。
强化躲峰用谷,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度电,结合产量计划,组织各单位建立31道主工序躲峰用谷经济运行方案,建立96种辅助设备转车计划,实现躲峰用谷管控全覆盖;开发用电峰期红色预警弹出窗口提示小程序,向集控人员实时展示当前用电时段及电价,合理组织生产,降低能源费用;利用全能源管控系统建立的峰平谷监控页面,对主要工序开展尖、峰、平、谷比监控,实施躲峰用谷收益精准评价。
全面生产监控,按小时组织高效生产。搭建产线监控平台,实现生产过程无死角监控;全方位建立监控模型,实现信息集中收集;全天候开展过程分析,实现小时精准指导。将能源效用发挥到极致。
三是工艺达标保合格,实现能耗与产品关系对等。结合现场实际,实现技术指标与能源指标深度融合。技术专业结合采矿、选矿、资源综合利用等产线特点,充分研究、细化、提取、再造岗位直接与能源消耗相关的指标48项,实现了岗位既抓工艺技术指标又抓能源指标,实现了深度融合。
开展选矿工序优化攻关,挖掘选矿效率提升潜力。组织水厂铁矿完成新系统8台圆锥破碎机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上,开展破碎系统攻关,降低破碎产品粒度,同时研究提高球磨机台时可行性。通过上述措施开展,水厂球磨机台时效率提升1%,助力选矿电耗降低。
开展建材产线工序优化攻关,研究产线提效降耗新途径。针对水厂建材产线棒磨工序加棒周期长,运行过程中棒磨充填率变化大,影响产线效率和电耗等问题,组织开展自动加棒机研究,试制成功并投入应用,提高了棒磨机稳定运行水平,2024年棒磨制砂工序电耗对比2023年底下降28%。
四是持续丰富班组建设新内涵,助力能源管控落地实施。聚焦能源管控,构建班组能源指标体系。组织班组深入分析能源指标,聚焦能源要素,查找管理薄弱和潜力大的环节。做到指标、水平、措施、挂钩“四个一贯到底”,构建起能源管控班组对标新模式。
深入基层调研,指导能源管控落地。各厂矿按照《矿业公司能源管控班组对标推进方案》要求,在班组层面承接再造能源、生产、技术、机动四个专业的能源指标。专业深入班组一线,调研指导能源对标指标、对标方式选定,挂钩考核机制等,打通班组对标“最后1公里”。
八项机制,保障制度体系全面落地
管控机制是保障制度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也是督促逐级职责落实的有效手段,没有针对性的管控机制,制度只会束之高阁。矿业公司围绕能源管控有效推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形成了计划、实施、总结全闭环,监督、评价、分享全方位,考核、激励齐推进的全面管控机制,为挖掘“节能价值”保驾护航。
一是监督检查评价。专业形成任务清单,按周开展日常检查,按月将厂矿监督检查情况纳入月度总结分析,系统评价,营造全员节能降耗氛围。
二是月度计划总结分析。有计划、有管控、有总结。公司按月总结找差,在问题中进步,实现能源管理按月螺旋提升,形成闭环管理。
三是节能效果奖罚。赋予牵头专业奖罚权利,按月落实对支撑专业奖惩。实施各主要用能单位综合评分排名,组织开展直观奖惩,为能源管控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保驾护航。
四是节能降耗激励。为持续强化提效降耗过程管控,营造全员参与的“大能源”工作氛围,凝聚基层群众智慧,全面提高基层节能管控水平,矿业公司按季度组织开展“高效用能项目”评选表彰活动,按照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3类分类进行。
五是典型示范分享。按季度开展“高效用能项目”网络评选和展示。每月选取优秀高效用能项目研发单位,利用月例会机会开展项目发现、解决问题理念培训。
六是交流评比。每半年,组织进行能源大检查,评分排序。半年结束后进行工作总结,并召开能源管控总结大会,奖励优秀单位,问责问题单位。各专业根据管理办法对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考核、公布,要求各单位认真分析、反思并整改。
七是领导带指标。为进一步突出重点,实施领导带指标推进机制,按照厂矿领导、车间主任、班组长分别负责各自层级主要指标,分管领导带各自主管区域指标,亲自组织开展课题攻关,逐级向下分解。
八是指标竞赛。在流程工序中开展四班对标竞赛,在机车、矿车机台之间开展机组对标竞赛,通过评比排序,由各单位工会系统按月对排头个人给予物质奖励,通过开展竞赛,激励职工实现比学赶帮超。
在能源管控工作中,矿业公司领导牵头指挥,专业部门协同配合,厂矿、车间、班组、机台逐级承接,成功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的能源管控体系。能耗指标体系、支撑要素指标体系、支撑措施体系互为支撑,网状发散,延伸至最小单元。随着能源管控工作深入开展,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形成良性发展。八项机制愈发完善,通过多轮驱动,推动两个体系高效运转,促进能源管控工作滚动进步。采矿、选矿、产线、运输等主要生产工序整体电耗情况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较大的为大石河裴庄产线、运输部机车电耗、水厂采矿电耗,降幅分别为10.19%、7.55%、6.4%。
随着采、选矿台效、选比等一批支撑要素指标不断优化,井下用水小循环、优化排水结构、用能设备减容改造等一批节能项目投运见效,主要工序能耗均满足国标能耗限额要求,杏山地采、大石河选矿能耗等达到国标先进值水平,矿业公司能源费用同口径降低了59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