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能源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今年以来,苏通大桥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加强服务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发展光伏、风力发电等绿电,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绿电自洽水平,建设供能稳定清洁、用能可靠低碳、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交能融合产业,探索出了一条逐绿向新的苏通发展之路。
从建设到运营,全周期低碳。苏通大桥充分发挥“零碳隧道”——海太长江隧道自身绿色属性,积极推进“隧道+风电”交能融合,创新建设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清洁能源供电系统。近日,海太长江隧道清洁能源供电工程风电机组安装作业圆满完工,预计今年底将实现两台风机的并网发电。作为主力电源的风机投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绿电超2300万度,年等效利用小时数约2555小时,所发电能将有力保障隧道建设期和运营期电力需求,余电并入江苏电网。风电电源的引入相当于助力隧道每年节约使用标准煤约4762吨,节约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树立了我国交能融合的绿色交通新标杆。
交能融合更具发展韧性。苏通大桥结合自身资源实际,进一步研究南北主线收费站闲置场区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开展“交通+光伏”智能微电网项目,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提升交通用能的灵活性和安全韧性方面拓展出更大空间。公司充分调研借鉴仙人山服务区“光储充换一体化”示范项目的理念做法,与云杉清能合作开展智能微电网项目,通过组建区域内智能微电网,预计实现常熟区域全部用电自洽。项目成功落地后,公司将让光伏布设逐步推广至各服务区,推动服务区用电自给自足,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生态环境保护彰显社会担当。苏通大桥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加快交通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加快推进服务区污水入网,把握政策关键期,全面摸排、细致分析,在公司四对服务区持续开展污水接入市政管网工程,依法合规开展项目采购,目前大桥服务区已确定入网方案,将于今年底完成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项目,海启高速三对服务区持续做好污水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确保污水处理到位、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加快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深度谋划新能源车充电车位设置,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充电结构、均衡充电服务,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按建设目标有序推进充电设施增补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充电桩车位占小车位8%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