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显示,有超过150个国家作出碳中和承诺,覆盖全球86%的人口、91%的碳排放量。其中,绝大多数国家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长期减排重点。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126亿吨,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业内普遍认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作为能源生产和分配重要一环,电网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责无旁贷。
据国际能源署《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测算,预计电力行业直接减排贡献将占2020年至2060年累计减排量的55%以上。同时,作为未来10年能源增长主体,电力将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保障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增强电力供应是现实需求。
“一增一减”,看似悖论,如何解决?
新形势呼唤新主张
减碳需要发挥合力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需要电源侧大力发展清洁电源,需要电网积极服务绿色能源发展,也需要电力供应链、产业链共同努力,构建节能减碳‘共同体’。”国网浙江物资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认为,电网物资供应链企业数量多、体量大,如能拉动链上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开展各方面的节能减排,将形成电力节能减碳的最大合力。
那么,电力物资供应链如何发挥最大合力,通过绿色发展来“链”接未来?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要充分发挥能源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快绿色低碳重大技术研发,加强产学研用协同配合,以科技创新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以新技术驱动传统供应链转型升级,全力构建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现代智慧绿色供应链体系是电力供应链的发展方向。
国网浙江物资公司工作人员进企业开展专精特新专项服务|王沛诚 摄
国家电网运营着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连接着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用户,处于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地位。这意味着电网公司有能力通过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应用驱动力、需求牵引力”作用,影响供应链和产业链实现协同节能减碳。
2022年,国家电网出台《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行动方案》,部署“绿链八大行动”,提出运用链式思维创新生产组织服务方式,以采购需求导向为切入点,以推动链上企业和业务的专业化协同整合为突破点,引领行业向绿色低碳、数智制造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构建协同共赢的供应链生态。
我国已经采取多项减排措施。在碳排放市场,已有两千余家电力行业企业被纳入其中。专家预测,随着减排范畴不断扩大,今后将涵盖7000家左右重点耗能单位,约占全社会碳排放量的70%。但仍有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存在减排动力明显不足,资金实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问题。
如何解决?
新问题需要新方案
构建绿色评价体系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浙江是“两山”理论发源地,具有网络强省、“数字浙江”的信息技术优势,高度活跃的市场主体、高效运转的行政组织,具备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条件。同时,浙江能源需求总量持续增长,碳排放总体偏高,有借助电网、发动电力供应链协同降碳的现实需求。
“作为物资供应链‘链主’,我们认为,通过碳足迹数据采集、绿色招投标等一系列手段,可有效带动‘链’上企业共同减碳。”国网浙江物资公司总经理助理、物资采购部主任杨新益说。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公司是浙江电力物资供应链上的企业之一。“国家‘双碳’目标要求企业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产品出口需要标明碳足迹,但碳足迹数据采集非常难。”该公司市场部副经理陶纲领说。
面对产业链供应链碳足迹采集难问题,国网浙江电力牵头研发国内首台电力产品碳足迹采集终端装置,精准将企业用能数据转化为碳排放数据,并完整记录保存,为企业减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目前,该装置已在正泰仪器仪表公司生产线上完成安装,并逐步扩大到所有生产线上。
国网浙江物资公司研发国内首套电力供应链碳足迹采集装置|王沛诚 摄
“我们将产品碳足迹纳入采购评审要素,落地实施电力电缆、变压器、环网柜等产品的绿色采购,从而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引导供应商在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履约仓储等方面实现全过程降碳。”国网浙江物资公司工作人员徐天天表示。
国网浙江物资公司构建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标准,建立产品碳足迹评价模型库与背景数据库,并发布4项评价标准。目前产品碳足迹数据采集装置已在40余家供应链企业制造端以及国网宁波、嘉兴电力等仓储端安装,完成数据采集,并据此向电缆、变压器等产品发放32张产品碳足迹评价证书。
有了碳足迹评价证书,增加中标浙江电力物资采购的机会。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国网浙江物资公司已完成高能效变压器、10千伏电力电缆、环网柜等60余类产品绿色采购,合计采购规模达261.17亿元,年增长15%。
国网浙江物资公司为企业安装碳足迹采集装置|王沛诚 摄
如今,更多绿色、低碳的因素被纳入电网“绿色采购”的评价体系里。
除碳足迹评价结果,供应商获得的由第三方公证机构认证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废水废气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及企业绿色数智体系建设情况等绿色因子,都被列为招标评审依据。数据显示,自将绿色采购评审要素纳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招标采购环节以来,1614家材料供应商中有63.4%的企业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3.6%企业取得绿色专利,125家企业取得绿色企业认证,7家企业取得绿色设计产品认证。
新阶段展现新作为
加快全过程化减碳
当前,电网正发挥核心企业“支点”作用,通过绿色采购等举措,带动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作为供应链“链主”,我们也关注自身减碳,通过流程优化,实现全过程减碳。”杨新益说,“电力物资供应覆盖仓储、物流等,每个环节的节能改造,都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数智赋能流程改造。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加快应用数智技术,全面革新电网供应链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办理业务“一次都不跑”,降低招标采购和合同签订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这些成本降低,都转化为碳排放的减少。
如今,电力招标采购实现线上投标、线上竞谈、线上开标,合同全部实现电子化,节省下的纸张,是上万棵树木免遭砍伐。通过建设移动端服务大厅,实现供应商履约单据签署、中标信息推送等20余项功能,服务供应商“一次都不跑”,有效减少供应商差旅过程中的碳排放。
加快建设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认证是企业仓储绿色能力的体现。以绿色仓储认证为重要标准,国网浙江电力加快建设绿色仓储,一大批“零碳”仓库应运而生。
在台州永福仓库,屋顶4000平方米光伏发电板,每年可提供“绿电”39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吨。在金华浦江仓库、宁波鄞州仓库、萧山垦辉仓库……越来越多仓库实现绿色化,这些光伏板年发电量超126万千瓦时,按全寿命周期计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36吨。此外,这些仓储通过改造通风、空调、照明等系统,提升仓库建筑热工性能60%,降低设备能耗45%。
推动物资绿色出行。在物资运送环节,通过绿色、零碳运输方式,可以提升物流绿色低碳水平。
绿牌的电动货运卡车丨王沛诚 摄
目前,国网浙江电力正探索使用新能源厢式货车运送电网物资。不仅实现零排放,车辆在完成相应物资配送后,继续参与超市化物资末端配送任务,实现跨区域多配送任务联动运输。同时,开展逆向物流运送,减少返程车辆“空载”,提升物资物流能效水平。
从线上招投标、到绿色仓储再到绿色物流,每一个细微改变都足见用心。
“十四五”期间,国网浙江电力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在现代数智供应链生态蓝图下,国网浙江电力探索电网物资管理和仓储、配送由“浅绿”走向“深绿”和“全绿”。
“电力系统承接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能领域转移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肩负起助力供应链节能减碳、绿色转型的重任,也在加快自身的节能减碳。”杨新益表示,“这意味着诸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意味着更多责任和更大难度,这倒逼我们加快打造供应链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应对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