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强: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美丽江苏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30 浏览量:33

来源:群众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民生福社、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朋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党中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再深化,标志着我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环境压力与资源瓶颈要求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由于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紧约束条件。如果继续沿袭以“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随着时问的推移,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也难以承载。

一是资源短缺。与GDP持续性速增长相对应,江苏在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资金利用以及主要原材料消耗等方面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每万元GDP消耗的能源是韩国的2.8倍、美国的3.6倍、日本的4.5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其中有14个县(市)的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警戒线,耕地后各资源不足,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是环境质量令人担忧。我省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严重的流域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湖泊普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太湖水体按国家指标综合评价,富营养化指标常年劣于V类;黄海12个近岸海域功能区达标率仅为8.3%。全省总体空气质量属中度污染,一此城市的酸雨污染仍较为突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有助于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自从上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成为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成效

近年来,全省共启动了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和企业、园区及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土作。总体上看,随着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升,实践循环经济、走节约型发展之路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循环经济也展不出强大的魅力。不少试点单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提升。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以降低污染、循环使用、回收利用、清洁生产为目的的新材料、新能源、立体农业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在我省各试点企业纷纷上马。试点企业的实践,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促进和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农村生态社区,现代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区的构建,秸秆汽化技术应用;水及能量的循环利用,粉尘等的回收利用,多晶硅太阳能组件研发生产,生物质发电厂的建设;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住宅小区、突出环保主题的宾馆服务等等。这此项目不仅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资源消耗降低、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资源回收利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试点企业中,很多过去作为废弃物排放或丢弃的垃圾,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造成巨大浪费,现在成了重要的原材料或副产品,在减少污染、带来巨大环境效益的同时,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电厂的粉尘、酒厂的酒糟、造纸厂的制浆黑液等,以往均是严重的污染源,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电厂的粉尘经过回收成了水泥厂提高水泥质量的重要添加成分或修路材料,高等级粉尘还成了出口原料;酒糟经过二次发酵,不仅提高了酒的产量、节约了粮食,再次发酵后的酒糟还是上好的饲料;制浆黑液的木质素通过回收,生产碱木素、中性木素或酸性木素供应市场,被广泛作为混凝土减水剂,陶瓷和煤炭加土生产中的粘合剂,农药和染料分散剂,石油开发中的稠油降粘剂等。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中,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在污染物末端治理中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应用各种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排放量明显降低,一此过去的高污染企业周同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就是发电厂,过去是污染最为严重的企业之一,通过积极实施各种先进的脱硫技术后,脱硫效率大大提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明显降低,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推动全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努力构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加快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企业和消费者实施这项战略。首先是统一协调各方面利益。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土程,必须由各级政府主导统一协调各种利益,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科学决策,协调各部门、各地区问的行动。其次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一此主要关涉社会利益的重要科研项目、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应以政府为主导,组织科研开发,财政投资兴建。

加快各种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最终必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政府主导只能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为使各市场主体在关心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关注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必须尽快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引导企业的行为。循环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只有建立公平的制度,创造市场平衡机制,才能把循环经济变为企业、政府、公众的共同行为。

加强对试点企业的跟踪指导。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情况看,仍存在目标不够明确、发展动力不足、缺少技术资金以及协调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跟踪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发展规划,明确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协调、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加快构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无论是实现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运行原则,还是从长远看建设以两个闭路循环为目标的基于生态效益的循环经济,都离不开科研的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只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加速促进循环经济的建立。因此,必须加快构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制定促进科技投入的政策和专项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环境无害化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