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区域分割不断地被打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开始呈现加速的趋势,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经济、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竞争中实现了“雁阵式齐飞”。在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中,苏州不仅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经济中心。2009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5 亿元,两项指标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五位、江苏省第一位;苏州以占全国0.09% 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3% 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3705 亿元,居全国城市第二位,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09 年末,苏州市中小企业累计达到15.73万家,累计注册资本4205.53 亿元,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32.55 万户,累计注册资本153.81 亿元,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922.9 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1.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促进苏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据苏州市中小企业局统计,全市中小企业数已达16 万户。中小企业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约1/3 左右的生产总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扩大贸易、配套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激励由于受经营规模、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制约,中小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容易陷入亏损甚至倒闭的困境。
鉴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发展过程中的弱势地位,政府需要通过各项政策来支撑中小企业发展。2010 年9 月,苏州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实施《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对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信贷、投资、融资、保险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资助和优惠。这一《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苏州在探索科技金融政策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0 年6 月,为了促进企业吸引海外人才来苏创业,颁布了《苏州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对申办条件、受理程序、享有权益等作出说明。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路径入手,探讨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进程中的作用,对苏州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概述
自从熊彼特[1]提出“创新”概念时起,人们便开始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进行不倦的探索。不过,有关“谁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大,大企业还是小企业?”①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1947 年,熊彼特[2]在其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创新理论,强调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并认为市场环境里的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创新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加尔布雷斯(J.K.Calbraith)更加大胆地认为:“明智的远见⋯.是使由少数大厂商组成的现代化工业变成引起技术变革的近乎完美的工具,没有哪一种虚构比下列见解更完美,即技术变革是受竞争压力的小厂商运用其优于邻人的智慧的无比的创造精神的产物。”②后来,卡门(M.I.Kamien)[3]、施瓦茨(Schwartz,N.)和谢勒尔(F.Soberer)[4]等人[5]把相似的观点归结为两个假设:一是大企业会促进创新,小企业则妨碍创新[6];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比近乎完全竞争市场更有利于技术变革[7]。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创新”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熊彼特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考察,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支持熊彼特等人,即大企业是推动创新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力量;另一种观点拥护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即中小企业在竞争驱使下能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1967 年,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从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入手,通过对不同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二者的关系因产业而异。同年,纳尔逊(Richard R.Nelson)[8]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超过一定的阈值以后,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且这一阈值因产业而异。谢勒尔在他的研究中选择R&D 支出和专利发明来研究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前者是关于创新投入,后者是关于创新产出。通过对196 个产业R&D 支出随企业规模弹性变化的估算,发现绝大多数产业的R&D 支出与企业规模正相关;1965 年,他又对1955 年《幸福》500 家大企业中的448 家的创新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专利发明并不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大企业更倾向于增大R&D 投入,企业规模对创新产出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以上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并不总是处于劣势地位。之后的一些研究不仅关注于此,更多的则是从更加宽泛的视野来解释和论证。比如,罗斯韦尔(R.Rothwell)[9]从企业管理结构的角度解释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该项研究认为,大企业比小企业有更复杂的管理结构,与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决策层更趋于保守。阿科斯(Z.J.Acs)和奥德斯(D.B.Audretsch)对1982 年美国创新最多的34 个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研发项目数量比较分析后发现:随着集中度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趋于下降;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大企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创新优势;在产业成长的早期,创新和熟练劳动力的使用相对重要的行业和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更胜一筹,而且创新的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中小企业的内在成本劣势,帮助其进入一个行业,提高其创新的活力。温特(S.Winter)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84 年提出了两种技术体系概念:即“企业家体系”(Entrepreneurial Regime,简称ER)和“常规体系”(Routinized Reqime,简称RR)。温特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广告密集型、高度集中行业属于常规体系;创新活动密集、知识密集、熟练劳动力相对重要的和大企业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行业属于企业家体系。一般而言,ER 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小企业的创新活动,RR 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大企业的创新活动。由此可见,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创新反应,而不是哪种规模的企业最能促进创新活动。反映到创新政策上,就是如何充分识别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明显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立不同的激励机制[10]。下面将对2007 年以来苏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苏州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三、技术创新体系
苏州市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企业创新力度逐步增强。2009 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比达11.7%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4 家,累计达到695 家;2009 年R&D 投入为153 亿元,占GDP 比重为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21.52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1%,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6.13 万件、3.93 万件,总量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和第一位,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拥有8 个国家级、9 个省级开发区,5 个国家创新科技园区,1 个国家环保产业园区、20 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3 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 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33 个创新创业园孵化器,各类企业研发中心462 个;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孵化机构29 家,孵化面积达167 万平方米;企业承担部、省科技项目超过600 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6.39 亿元,企业的研发投入突破130 亿元,落实科技政策减免税收超过15 亿元。苏州市近五年人才增长率连续超过15%,人才总量达到92.5 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1461 人,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前列,形成了包括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服务等在内的系列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汇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高层次创新人才正加速集聚,人才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人才开发重点从保障产业发展向引领产业发展转变,“双引擎”人才引进机制初步建立,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创新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健全;高效服务型政府特色鲜明,为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初步形成了人才服务、技术研发、产业促进、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等五大政策扶持体系,加速了科技创新步伐;科技金融体系快速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创新需求,全市已经聚集了各类创投机构160余家,占江苏省的50%,风险资金规模达300 亿元;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数19 家,33 家创业园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创业园10 家;本土大中型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55.6%,省级外资研发机构达114 家,占全省总量的60%。
四、统计分析
由于技术创新难以观测,很难加以概念化并以一致的标准来衡量,通常用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这里,专利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申请的专利,另一层含义是授权的专利。究竟以申请的专利数量作为创新的代理变量,还是以授权的专利数量作为创新的代理变量呢?我们认为,申请的专利数量反映的是技术开发的强度,其代表的是创新的努力而不是创新的结果;授权的专利数量反映技术开发的成果,衡量的是创新本身。因此,本文选定授权的专利数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
1. 总体状况
现代经济理论强调创新和人力资本解释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通常,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地区会呈现出较快的经济增长。为了检验创新对区域增长的影响,有一些学者从地区层面进行实证研究(Davelaaer,1999 ;Oakey,1984 ;Badinger 和Tondl,2002)。Badinger 和Tondl 在他们的研究中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对欧盟区域增长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区域人均产出的增长可以由要素积累和技术增长来解释,而技术增长则由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一个以人力资本或专利为条件的追赶因素所决定。
近年来,苏州市专利授权量呈快速增长态势,2010 年末达9157 件,环比增长88.6%。该数量占江苏全省总量的28.8%,环比提高3 个百分点。在全国大中城市中,苏州的专利授权量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位列第四位。截至2010 年底,苏州市累计专利授权总量高达35223 件。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成为了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为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缩短空间、促进交往、节省人力物力等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010 年苏州市经济总量跃过7000 亿元大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750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列第五。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970 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7 :63.7 :34.6,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9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创新作为推动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生产率和竞争力,而且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专利申请的来源来看,在苏州2010 年授权的专利中,职务发明授权7135 件,占总量的77.9%,非职务发明2022 件,占总量的22.1%。在职务发明的授权中,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授权量分别为7052 件、63 件和20 件。这些指标在江苏全省13 个地市的排名是:企业位列第一位,院校位列第五位,科研机构位列第三位。这些数据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苏州专利创新的主力军。也就是说,在微观层而上,企业是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技术变迁的主体。同时,技术创新是与企业组织以及以企业为中心的制度网络对技术的商业化利用和市场需求的探索等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2. 苏州市各区县专利授权状况
从专利的构成来看,专利可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其中,外观设计注重的是设计人对一项产品的外观所作出的富于艺术性、具有美感的创造,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思想。由表1 可以看出,2010 年苏州市专利授权总量中,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的数量依次为292 件、2948 件和591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2.2%、42.1% 和127.6%。三种专利的授权分别占总量的3.2%、32.2% 和64.4%,当年全省这三种专利的比重分别为7.0%、40.7% 和52.3%。这些数据表明,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增长幅度上看,苏州市技术创新的势头强劲。不过,应当看到,目前苏州市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授权占总量的比例都偏低,而外观设计专利占总量的比例偏高,三种专利的结构不够合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苏州经济结构中加工制造业的比例偏高有关。对此,我们已有专门的研究。
再从各市、区的比较情况来看,张家港市、昆山市和吴江市列于苏州全市专利授权量的前三位。同时,张家港市、太仓市和常熟市列于当年增幅的前三位。同样,应当看到,在三种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的科技含量较高,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核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因而也是衡量科技产出和进行国际比较的重要指标。从发明专利授权量的角度来看,昆山市、常熟市和工业园区(除城区外)位列前三甲,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基本一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00 亿元,列于全国第一。从各市、区的相差程度来看,2010 年昆山市授权发明专利52件,而太仓市为9 件,仅为前者的1/6,距离甚大。这一现象表明,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3. 企业的专利授权状况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中小企业创新文化及其培养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风险意识已成为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精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苏州市专利授权的总体情况已经验证了上述基本论断。也就是说,在苏州专利权创新产出中,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从数据来看,该比例一直稳定在70% 左右,高于江苏全省及全国20 多个百分点。2010 年苏州市共授权1100 多家企业7052 件专利,授权量占总量的77.0%。
在苏州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 名的企业中,外资企业有3 家,内资企业有7 家,说明内资企业是苏州专利授权的主要力量(参见表2)。然而,苏州在吸收和利用外资上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许多专家学者都将其定义为“苏州模式”,为什么在技术创新中反而是内资企业占主导呢?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外资企业倾向于电子通信、机械和化工先进制造业,集中化趋势明显。第二,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苏州仍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多数外资企业仅将苏州作为全球性的加工组装生产基地,核心技术的主机和关键部件主要从国外进口。
大量统计结果还显示,苏州专利授权多以传统企业为主,如孩童用品、金属制品、家具等等。换言之,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成为苏州专利授权的大户,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仍然处于“苏州制造”阶段。这些现象表明,目前政府每年投入的自主创新资金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在于:第一,苏州市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设备技术落后陈旧,有很多是从大企业淘汰下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生产的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第二,苏州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少工作所需的技能训练,科技人员极为缺乏。原因正如张小蒂和李风华(2001)等研究所[11]指出的,单纯依靠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手段无法解决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具有很强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政府的干预。在这里,技术创新尤其是许多基础性科研项目创造的社会效益远高于私人收益,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私人技术创新所付出的成本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得到充分的回报,企业家缺乏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需要政府通过直接参与或变革相应的制度加以解决。
五、政策建议
针对苏州市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下面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1. 强化创新意识,预防“苏州制造”的“技术懈怠症”
目前苏州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制造大市,但制造水平总体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对国外技术长期依赖。尤其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若没有在此基础上的消化和吸收,不能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最终必然会导致技术的落后。因此,必须培养创新意识,树立自主创新的决心和信念。一方面,要倡导创新精神,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气氛;另一方面,要为中小企业开展免费培训,除了技术传授之外,还要经常性地向中小企业员工灌输创新思想,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2. 支持校企合作创新,加快推进专利权实施
一是要鼓励中小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将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投入商业应用,做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二是要弥补企业在技术人才匮乏和基础能力方面的不足,加大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并将其创新成果适时产业化,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三是要鼓励中小企业外聘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做企业的技术顾问或技术指导,为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四是要对每年授权并有市场情景的发明专利给予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支持,使潜在的生产力尽快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激发科技工作者发明创造的热情,实现“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和“创意智造”的战略转变。
3. 调整引资思路,变“引资”为“选资”和“引智”
由于外资企业研发活动的技术溢出渠道与其投资动机、职能定位密切相关,不加区分地优惠引入海外研发投资不可取甚至有害。因此,要想更大程度地获取跨国公司的知识溢出,在政策上应调整引资思路,变“引资”为“选资”,变“优惠”为“鼓励”。切不可盲目认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必然会带来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这是一个误区。要深入了解有意向设立外资研发机构的外资公司产业、市场、研发生命周期、投资规模等特征,优先引进“全球技术型”的外资研发机构。
4. 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职能,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2007 年5 月,为扶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苏州市设立了“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吸引企业、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机制。发展科技中介,推广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制定鼓励企业和机构进行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与环境建设,培育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张小蒂,李风华. 技术创新、政府干预与竞争优势[J]. 世界经济,2001,(7).
[2]罗斯韦尔·道格森. 创新聚集:产业创新手册[Z].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纳尔逊·温特. 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乔治·施蒂格勒. 产业组织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谢勒尔. 技术创新[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6]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7]熊彼特.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E. J. Davelaar.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of Innovation and Incubation. Avebury,Aldershort,UK,1991.
[9]H. Badinge,G. Tondl,Trade,human capital and innovation :the engines of European regional growth in the 1990s.2002,IEF Working Paper,Nr. 42.
[10]M.I.Kamien,N.L.Schwartz,Sufficient Conditions in Optimal Control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June 1971,3 :207-214.
[11]R.P.Oakey,Innov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in small high technology firms :evidence from Britain and the USA.Regional Studies,1984,18 :237-251.
注释:
① Acs, Z.J. and Audretsch, D. B., Innovation and Small Firms,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1990, P.38.
②加尔布雷斯,《美国资本主义》第91 页,霍顿米夫林出版社,波士顿,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