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省委书记李强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作出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从内涵来看,富民包括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而创新与富民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富民是目的,创新是手段。江苏聚焦富民,必须聚力创新,抓好创新才能富民。
江苏富民存在结构性问题
江苏富民核心指标一直居于全国前列。2016年,江苏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070元、40152元、17606元,分别位列全国的第5、第4、第5位。2000-2016年,江苏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几何增长率分别为11.74%、10.44%,且从2010年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度实际增长率反超城镇居民。但江苏在富民核心指标高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不富”,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值过低。2015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分别位列全国第5、4位,而二者之比为33.6%,居全国倒数第2位,仅高于内蒙古。
GDP收入中的劳动者报酬占比较低。2000-2015年的数据显示,江苏劳动者报酬占比从2000、2001年45.8%,快速下落至2007年的谷底值37.2%,此后缓慢爬升至2015年的44.4%,明显低于同年浙江、广东的48%、49.1%。
城乡居民收入缩小趋势放缓。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1.86∶1提高到2009年的2.57∶1,而后缓慢下降至2016年的2.28∶1。据调查,最近五年来全省城乡间的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效果甚微。
城乡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的相对规模增长不理想。城乡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例是反映大众创业成效的重要指标。2015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为11.12%,相比2010年仅提高了0.1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例来看,全国都呈下降趋势,江苏由2010年的35.26%下降为2015年的31.03%。
生态环境仍是突出的民生短板。从全国情况来看,我省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前列。但我省部分地区发展挤占生态空间、工业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已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短板,也是影响“百姓富”的突出民生短板。
江苏百姓结构性“不富”的原因分析
企业创新与“双创”存在不足。江苏居民不够富裕的一个最重要根源在于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快,而背后则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不快,根源又在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2015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与主要国家工业企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二是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2014年,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评价值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在第22位。三是产学研结合不紧密。2015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国内高校和国内研究机构支出总和不及广东的一半。四是新型创新模式较少。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人创造为标志、以开放式创新为特点的新型创新模式在我省较为少见。
江苏经济所有制结构有待优化。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但我省民营经济的富民效应有待提升。我省民营经济与广东、浙江相比较,存在明显差距。截至2016年底,江苏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累计户数与户均注册资本均明显低于广东。从2012-2016年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来看,我省与浙江差距拉大,分别从2012年的118家、144家,变为2016年的94家、134家。
区域发展创新滞后。城乡之间,由于缺乏市场化的农民工转为市民的制度化渠道,造成大量40岁以上的农民工回流农村,出现逆库兹涅茨过程,造成社会整体劳动要素配置效率下降。宁镇扬都市圈一体化,多年没有大的实质性进展,沿江城市集群发展更多停留在上级政府的规划层面。南中北之间创新合作与产业整合,多年来也没有大的进展。
人力资本的培养机制创新不足。在人口增长受限的约束下,提升整体人口的素质,是挖掘人口红利的必由之路。从现实来看,江苏整个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与江苏经济全球化程度相比较,我省人力资源的培养机制还停留在封闭的应试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国际化也不高。
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力度与创新不够。受发展阶段的限制,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主要是基于“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由于污染存量很大,很多地方落实治理能力有现实经济发展压力及财力的制约。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较,我省在此方面创新也有差距。
实现富民需抓好五个方面的创新
抓好企业创新与“双创”形态与模式的创新。企业创新是促进江苏富民的直接途径,“双创”是扩大就业、促进群众致富的关键之举。企业创新,首先要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从传统的外向型代工经济、中间品生产,加快进入与新经济相适应的创新经济、品牌经济,大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其次,以项目为载体,发挥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作用,打通企业、高校和大院大所之间人才流动渠道,让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企业的优秀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担任兼职导师。推动“双创”,要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双创”群体提供良好的工作、网络、社交和资源共享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
抓好所有制结构的优化与调整。通过优化调整经济所有制结构,江苏富民可有进一步作为的空间,其主攻方向仍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推动江苏民营经济在规模和质量上同时走在全国前列。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PPP投资方式,扩大民营企业进入传统国有企业垄断领域。可向广东学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浙江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标杆省份的经验,为全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抓好区域发展模式和路径创新。抓好区域发展模式与路径的创新,是优化富民空间布局的必然选择。推进区域性的一体化发展是未来提高江苏区域生产率重要途径,根据构筑“扬子江城市群”的最新战略决策,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鼓励苏南高新区跨区域创新合作与产业整合,完善与苏中、苏北地区的挂钩支持、共建分园机制,创造“产业飞地”“创新飞地”新经验。此外,要解决好农民的城市化问题,减少农民工回流农村造成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可借鉴重庆经验,保障农民工转为市民后在农村的三块地(耕地、林地、宅基地)利益,通过“地票”实现农村资源的市场化流转。
以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标准来推进教育创新。建议将义务制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以促进人力资本增长。义务制教育和高中教育要压缩应试教育在教育成果评价体系中的空间,提升素质教育的比重。评估职业教育的办学绩效,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变化,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在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上的配置比例。改革职业教育体系,把一些办学质量好的学院转化为新型的职业技术大学,给予重点支持,以培养出一大批数量多、质量高的高技能人才。落实居民终身学习制度,与个人工资、晋升、信用体系挂钩。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与创新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生态富民的体制机制,核心是建立江苏生态资本的核算机制,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与生态服务价值。以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赋予居民以生态资产产权。以自然生态空间管制为红线,构建符合区域主体功能特征的生态补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