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竞争力现状评述
(一)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构成
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及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将工业竞争力指标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分别反映产业规模、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二级指标分别反映工业规模、工业整体效益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市场绩效、资金运作水平、技术进步和企业平均规模。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原因是吸引外资较多、市场化程度较高,本指标体系之所以没有将其明确列入,一方面是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另一方面现有的19个三级指标,综合反映了工业及相关企业的市场表现与市场绩效。(见表1)
(二)工业竞争力排名及分析
计量方法上使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首先对原始指标消除量纲得到标准化指标,对标准化指标提取若干个公因子(1),得出每个公因子的权重,最后计算出总分。
经计算,19个三级指标的统计数据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结果如表2;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竞争力排名中,江苏位居广东、山东之后列第三位,高于上海、浙江(2)。
公因子一主要反映规模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年平均余额、长期负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利润、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公因子二主要反映企业指标,包括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企业平均销售利润、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年均余额。公因子三、四主要反映市场竞争指标,包括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产品销售串。四个公园子的权重分别为:0.584494、0.156828043、0.1375314、0.12114638。总分;公因子一*0.584494+公因子二*0.156828043+公因子三*。0.1375314+公因子四*0.12114638。由此可见,一级指标中规模竞争力权重最大,为0.584494,市场竞争力指标权重为0.258678,企业竞争力指标权重为0.156828。
将江苏与广东、山东、浙扛、上海相比,江苏工业总体规模低于广东,略高于山东,远高于浙江;上海。企业平均规模上海最高,其次是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在反映市场竞争力的公因子三中的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方面,江苏不如上海、浙江、山东,但好于广东。在公因子四中的销售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增加值率、产品销售率方面,江苏不如广东、山东,好于上海、浙江。
二、工业发展的优势及不足
(一)整体概况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与规模基本保持同步增长,2000—2003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2.53%、工业增加值增长79.34%、产品销售收入增长80.72%、产品销售利润增长68.77%、利润总额增长114.57%(见表3)。
2. 产业在全国的位次略有提高,但效益指标滞后于产值指标。与2000年相比,2003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2%—13%间,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工业增加值比重、利润总额比重均提高1个左右的百分点(见表4)。但产值、销售占全国的比重高于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利润、利润总额的比重。虽然效益指标与规模指标保持基本同步的增长,但今后江苏要努力使效益指标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规模指标。
3.行业负债有所增加,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企业亏损面下降。2000年,江苏规模以土工业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1.8%,2001、2002年有所下降,分别为60.03%;59.78%,2003年资产负债率上升为61.95%。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31次,比2000年增加20,94%,但成本费用利润率也同步增长,比2000年增加19.63%,同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63.18%,这是江苏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最终克服了不利因素影响,在产值利税率、销售利税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利税率提高了1个多百分点,从而使企业亏损面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由2000年的20.29%下降为2003年的14.48%。
4.行业出口增长与产值增长保持同步,但新产品产值增长较慢。2000-2003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73.81%,出品交货值增长73.58%,出品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但新产品产值增长较慢,2003年比2000年增长12.64%,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为72.53%,所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一路下滑,从2000年的13.17%下降为2003年的8.60%。
5.企业减员增效成果明显,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2000-2003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增加30.33%,同期全都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仅增加9.90%。2003年与2000年相比,企业年平均人数增长—15.68%,而同期企业平均产出增长32.38%。人均产值从2000年的20.17万元增加至2003年的31.67万元,增长56.99%。原有企业经过改革、改制,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而新成长起来的企业,一开始就在用人机制上与市场接轨,冗员较少,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新世纪以来企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6.企业规模明显扩大,大中型企业数量增多。2000—2003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值从0.5709亿元扩大到0.7558亿元,增长32.38%,企业平均资产和利润增长12.84%、64.64%。2003年,江苏重点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648.5亿元,较上年增长29.4%,户均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较上年增加8.8亿元,其中工业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8%,工业经济集中度逐渐提高。从企业集团经营规模的分布看,全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15户,比上年增加了6户,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上有41户,比上年增加16户。
7.外向型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4年1—6月,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9.55亿美元,同比增长74.6%,占全省出口的39.8%,与上年同期相比,比重上升了4.9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1.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248.14亿美元,增长68.8%,占全省出口的66.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1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5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产品出口增速降低。以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为代表的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比重虽下降趋势,2004年1—6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7.02亿美元,仍名列第二位,占全省出口的9,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3.9%。
(二)结构调整转换情况
经济增长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又促进经济发展,可以说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结果。
1.工业结构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制造业发展迅速。2000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行业按产值计算排前十位的是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2003年,排名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与2000年相比,2003年,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取代了传统的纺织工业的江苏第一大产业位置。以钢铁工业为主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成为江苏第四大产业,但2003年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对其影响较大。代表装备工业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较快,产业位置明显提升。
2.高新技术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2003年,得益于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契机,以计算机、电子、通信及医药制造业为龙头,以沿江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最显活力的先导性产业,产值保持高速增长。
高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2003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428家,比上年增加11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高新企业达480家,占19.77%。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27.96亿元,比上年增长51.44%,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高出20个百分点。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首次实现“五分天下有其一”,达到21.21%,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同时,高新产业年度内完成利税248.82亿元,较上年增长40.47%,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6.85%,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双增长。
3.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相比,江苏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竞争力较强,而高薪技术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根据《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的有关统计数据,使用上文综合竞争力排名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得出竞争力总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方面,江苏排在广东、上海之后,居全国第三位。江苏在产业规模竞争力方面远低于广东,但高于上海、天津、北京,在企业规模竞争力方面,天津最高,江苏最低。在市场竞争力方面,江苏低于上海、天津、北京,与广东接近。纺织工业竞争力方面,江苏位居第一,但浙江紧随其后。江苏主要在产业规模竞争力方面有优势,但在企业的规模与效益方面,山东最强,江苏好于浙江、广东;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广东最强,浙江好于江苏,山东最弱。
三、提高工业竞争力的对策
1.围绕发展大企业集团,有针对性地培育中小企业集群,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江苏产业组织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产业集中度较低;二是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不高;三是许多产业过度竞争,工业整体效益水平低。改变江苏目前产业组织状况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围绕着国际产业链分工和沿江开发的机遇,一是要加快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二是要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做大做强江苏企业集团的思路已很明确:一是加快集团改制步伐,提高,资本运作能力,着力提升集团整体实力。二是加快参与国际产业链,着力提升集团国际竞争能力。“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三是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着力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着力促进企业集团发展。
通过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使产业所获取的收益向前、向后或水平流动扩散,是理想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江苏苏南地区的IT产业集群发展较为成功,但全国、全省更多的产业集群大都属于自发形成,与当地的大企业集团较长的产业链关联较少。各级地方政府也都在当地工业规划中争取将本地大企业的配套服务交由本地中小企业完成,但收效不佳,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企业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到本地中小企业过程中成本高,如中小企业技术不过关,导致产品质量、成本等问题,在全国市场日趋统一的情况下,大企业就会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
“十一五”期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与本地乃至全国全球范围内大企业产业链延伸相结合,扶持措施不能只停留在诸如降低产业进入的门槛,使小企业有一个好的生存空间;制定一套有利于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小企业向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鼓励小企业出口产品政策等的基础上。扶持政策应从直接扶持转向如何降低大中型企业产业转移、产业链延伸过程的成本问题。
2.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大核心技术开发。江苏当前的第一大产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苏州逐渐成为IT硬件新的生产中心,但关键技术都在跨国公司手中,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环节。大部分企业的产品“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相关企业易于跟进,产品市场难以得到保障。
江苏在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加大核心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积累了一定经验,如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促进“一站两中心”建设、坚持不断提升产学研联合度等。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加大核心技术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应用研究上,通过加大在技术的消化、吸收转化、再创新环节的投入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创新并不一定都要是里程碑式的,从事核心技术的创新也要有分工协作的思想,如全球电脑产业,通用CPU这一核心部分为美国垄断,但西欧与日本在该产业的国际分工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3.大胆利用外资,优化外资投资结构,提高外资投资效益。大胆引进和利用外资,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开放和改造。通过与外资的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着重在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中抓紧培育、发展一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际接轨,拥有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优化外资投资结构,提高外资投资效益。加快将引进外资的重点从引进资金向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专门人才的转变,以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和质量。以增加有效的产业投入带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高资金利用的水平、质量和信誉,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4.促进制造业和产业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提高工业化水平,不但取决于信息产品制造的能力和水平,而且,更取决于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信息服务等在内的服务业的能力与水平。江苏缺少高素质、商质量的研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市场和销售、会计和税务、法律等各方面的生产性服务业,这已在相当过程度上影响了江苏工业品竞争力提高和市场的扩大,不适应江苏扩大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