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震: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双向枢纽”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16 浏览量:21

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2021-03-05

面向“十四五”,江苏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以“全球”“国际”“世界”为定语,无疑蕴含着通过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这一建设目标的战略思路,也是推动江苏开放型经济加快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建设开放强省的具体部署。

关于高水平开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一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不但要继续坚持对发达国家开放,更要扩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不仅继续坚持扩大制造业开放,还要扩大服务业开放;不仅要降低贸易投资壁垒,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更要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现国内外市场规则和标准的深度融合。二是改变原来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的开放模式,转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是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吸引、利用和聚集全球高端要素,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世界提供发展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江苏“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开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旨在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更多的“从零到一”的突破,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卡脖子”问题,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做到产业发展“自主可控”,实现高质量发展。这要求以开放的思路、市场的办法集聚和配置各类要素,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稳固国内循环重要地位、增强在国际循环中带动能力的重要基础。江苏实体经济发达,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强,是国内许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也是国际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在东亚区域供应链、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江苏之所以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开放带来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品牌、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等高端要素,通过外资经济(包括总部经济)源源不断流入,对本土企业产生“学习效应”和“产业关联”等“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江苏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当然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尤其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

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客观上会形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同时,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也为“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提供了全球先进要素的支撑。双向开放枢纽,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是“一中心、一基地”的源头活水。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来去方便,进出自由,畅通无阻,才能成为枢纽,才能提升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才能成为走向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

江苏推进高水平开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最终形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稳住外贸基本盘,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形成双向开放枢纽,首先是要保障外贸运行顺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国内外时间错位,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我们“化危为机”,去年取得了外贸正增长的好成绩。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还在,疫情冲击尚未结束,我们仍然面临稳住外贸基本盘的艰巨任务。就江苏的具体情况而言,稳住外贸基本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外贸发展的传统出口市场“基本盘”不能丢,二是外贸发展的产业链“基本盘”不能丢,三是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进口功能“基本盘”不能丢,四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能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放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发展有其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国制造业虽然未能登上全球产业链高端,但在全球市场上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产业配套体系齐全。越是具有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条,越是具有竞争力。因此,我们不仅要继续在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领域增创新的竞争优势,还要进一步巩固好我们的传统出口行业如钢铁、纺织、家电、工程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优势,既要努力迈向产业高端,也要尽可能延缓中低端环节的外迁,这不但对稳定就业有重要作用,对维护产业发展的生态也有重要意义。

第二,继续大力引进外资,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高水平运行。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今天,抓住了外资就是抓住了建设双向开放枢纽的牛鼻子。外资规模越大,质量越高,就越能集聚国际高端要素,吸引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更多的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促进内外资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高水平运行,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示范。

虽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搞封闭脱钩,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代主题,招商引资仍然大有可为。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实现促增量和稳存量并举,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进一步借助引进外资、引进产业链,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积极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创新链,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竞争中增强创新能力。

第三,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利用重大开放平台,提升制度性开放层次。江苏已经全面进入双向开放新阶段,去年对外投资同比增长50.8%,位列全国第五。江苏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多,拥有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要积极探索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大力度促进国内外市场规则和标准的深度融合,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打造走向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

去年,我国多双边经贸关系实现多项突破,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要紧抓机遇,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提供制度保障。江苏去年底发布《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省内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支持有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这是利用重大开放平台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应该加快落实,发挥各类开放载体和平台在建设双向开放枢纽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