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震: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问题探讨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3 浏览量:19

来源:《学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企业缺乏足够的创新动力与压力,国家创新能力不足,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为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本文以开放型经济发展为背景,基于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模式进行理论探讨。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自主创新理论最早可溯及熊彼特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创新定义的阐述。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它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企业家在其中具有决定作用。继熊彼特之后,不少西方经济学家对技术创新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新古典、新熊彼特和新增长理论等三大学派:(1)新古典学派以Solow、Arrow和 Denison等为代表,主要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该学派认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有限,不能确保经济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2)新熊彼特学派以曼斯菲尔德和卡曼等为代表。曼斯菲尔德提出技术创新扩散理论[1],认为技术模仿与扩散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技术的部门内扩散主要受新技术的模仿比例、相对盈利率和要求的投资额等因素的影响。卡曼等则指出企业竞争的强度、企业规模和垄断程度决定着企业的创新强度、创新能力和创新获益。(3)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将技术内生化,认为内生化的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本存量的累积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

西方学者的创新理论主要从发达国家出发,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以企业为主体,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不涉及技术拥有者的国别问题,因而,鲜有所谓自主创新问题的探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技术要素的全球流动日益频繁,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技术拥有状况直接影响着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分工获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广泛地在水平层次上交互进行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而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只能被动接受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或研发领域的技术外包,因此,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存在自主创新、技术主导权或控制权及其衍生出的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问题。为此,自主创新问题也成为我国学界和实际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自主创新的必要性、自主创新的含义、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关于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已有主要观点有: (1)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胥和平, 2006[2])。从国家到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余博,2006[3]);(2)我国开放型经济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以及缺乏创新型企业的依附型经济(陈清泰,2005[4]),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金碚,2004[5]);(3)在当代国际竞争中,跨国公司为了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纷纷采取技术控制战略,削弱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产生技术依赖,产业结构升级缺乏技术支持(林中萍,2006[6]),陷入了“引进→生产→再引进→再生产”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增强经济自身的内生增长能力(沈桂龙等,2005[7])。总的来说,尽管有的观点有待商榷,但我国实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问题的分歧主要在于对自主创新的含义、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关系等问题的认知方面。

对自主创新的含义,目前国内还没有达成共识,特别是对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内容存在较大分歧。代表性观点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如: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通过主动努力获得主导性创新产权,并获得主要创新收益而进行的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其主体包括个人、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宋河发等,2006[8]);自主创新是以我为主、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独立创新、自我创新,是与技术引进相对立的(丁湘城、罗勤辉,2006[9]);外资企业的创新收益分配受外资主导,不能称为自主创新(宋河发等,2006[10])。可见,国内学界对自主创新内容的主要争议在于引进创新和三资企业的创新属不属于自主创新,亦即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关系问题。

关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关系,国内主要观点有:(1)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是不矛盾的,技术引进、三资企业的创新都是自主创新的内容。在科技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引进外部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增加、获取核心技术能力的途径增多,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有利于更有效地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江小涓,2005[11]),因此,我国应实行开放式自主创新,以我为主,联合创新,整合企业外部乃至全球科技资源;(2)自主创新一定要以我为主,依靠技术引进难以获得先进技术,获得的只是技术研发能力的丧失。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强调学习和创新的统一,应从被动引进向立足自主、有条件、有选择引进转型(高梁,2006[12])。

总的来说,最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从中国国情出发,对自主创新问题的讨论弥补了技术创新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分析不足的缺陷,使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发展。但国内已有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外资企业究竟能不能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产生了无谓的争议;对自主创新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厘清,对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创新形式需要结合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加以理论上的解释;对自主创新体系的研究,笼统地遵循国家——中介服务体系与科研机构——企业的模式,忽视了地方政府的作用,存在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分析的脱节。

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的环境与机遇

在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机遇。

1.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分工格局主要以比较优势(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别之类的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产品为界限的产业间或产业内分工为主。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商品与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技术与制度障碍不断减少,使得以要素为界限的产业内或产品内的环节、工序分工成为当今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在要素分工格局下,跨国公司普遍采用垂直一体化方式,自身专注于核心的品牌运作、产品研发与销售服务环节,并从事部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而把非核心的生产加工环节采用虚拟一体化的方式实行外包。

要素分工的发展表现为资本、技术等流动要素对劳动、自然资源等非流动要素的追逐,这为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集聚跨国公司先进的资本、技术等流动要素,重点发展与跨国公司配套的加工装配制造业、将自己建成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提供了机遇。通过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分工,发展中国家可以将本土的制造技术与跨国公司的资本和先进技术相对接,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中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所处配套环节从事“环节创新”或“配套创新”,在提高配套产品的质量、满足跨国公司质量控制要求的同时,可以不断提升自己所处的环节和价值增值能力,逐步摆脱“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陷阱。

2.科技资源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领域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具体表现为:科技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重组,外部技术来源重要性大大增加,即使是技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也开始从内部创新为主转向内外部技术资源并用;各国科技系统的开放性增加,许多重要产品的技术系统日益全球化,先进技术大量跨国转移,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方式在世界市场获得技术;来自专业性研发与设计企业的第三方技术供给出现,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四业分离日益明显。与科技全球化相伴随的是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除借助技术协议、组成技术研发战略联盟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际研发要素,建立国际研发网络或实行全球性的研发外包是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主要途径。

特别是随着发展中国家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母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研发本土化、国际化发展迅速,有的还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国贸发会议200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跨国公司的研发正在越来越多地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全球研发活动最多的公司有一半以上已经开始在中国、印度和新加坡进行研发活动。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从事研发主要是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优质的研发要素,这给后者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研发体系,提升自己的研发水平提供了可能。

3.产业集聚与产业全球化并行不悖,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提供了深厚的产业基础。

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是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在跨国公司主导下,产业分布呈现全球化趋向的同时,生产的某些环节甚至某些产业又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与全球化中的产业竞争态势和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密切相关。借助产业集聚,新兴产业可以共享劳动市场,最低成本地享受专业性服务,并在企业间、产业间、上下产业链间享受充分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聚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它便捷了同行业厂商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有利于产业氛围的形成和诀窍等缄默性知识的传播;从创新过程来看,产业集聚有利于相关厂商借助创新网络减少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及时获得前沿性即期研究成果并利用以往累积的技术成果和历史经验,降低自身创新所需信息的成本,加快创新速度。产业集聚地往往有相对健全的创新体制,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14]。因此,从自主创新的地域特征来看,产业集聚条件下的区域自主创新应该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重要的且最具有活力的部分,有利于产生从单个创新到集群创新、从简单创新到突破性创新的良性循环。

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的特点与路径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应该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应具有以下特征,即:创新内容的开放性、创新主体的多元性、创新模式的区域性。

1.创新内容的开放性

对自主创新,传统的理解是依靠自身的技术与资本力量,遵循研发→产业化→商业化的线型过程,完成某一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创立过程,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或一个企业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从事自主创新,不仅难以满足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要求,而且很难保证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自主创新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

开放式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亨利·切斯布洛(Henry Chesbrough, 2003)针对企业传统封闭式创新的微观行为提出来的[15]。它是指企业或组织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创新资源,而是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对企业内的创新和企业外的创新等同视之,在创新的每一个环节对两者加以有机运用,从而使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得创新的成功。打破企业边界、非线性地对企业内外的创新资源加以整合、集成是开放式创新的主要特征。

切斯布洛的开放式创新理论对国家层次的自主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鉴于科技全球化,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也应该突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但由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存在,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式自主创新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而言还是有它的特殊性,在关键技术和一般制造技术上创新的模式有所不同。我国的开放式自主创新的内容应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结合。

(1)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的技术往往是战略性高新技术,它具有前沿性和关键性以及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其技术突破往往能引领国家产业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革。由于事关国家安全、国际竞争力以及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们一般不可能通过购买专利、技术许可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方式获得,只能以我为主,集中国家优秀的研发资源进行研发攻关,然后将创新成果借助技术扩散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就我国而言,在科技水平与研发能力总体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时,在宇航、电子等局部高科技领域也有自己的领先优势,从事开放式自主性的原始创新不仅需要,而且可能。而在一些关键性制造技术方面,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不少产品的生产已经达到了承受巨额研发费用的规模,而且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条件正逐步形成,这为诸多产业从制造环节向核心技术研发环节拓展提供了条件,并有助于技术复杂、零部件较多的产品在核心技术突破后能够迅速产业化。

(2)集成创新

技术集成最早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Macro Iansiti(1997)提出[16]。他认为,所谓技术集成就是指“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实质就是把两个或以上的单元**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或结果。Kline & Rosenberg (1986)指出,创新过程是最复杂的技术、商业化和组织过程,创新系统是已知最复杂、开放并不断变化着的系统[17]。在这动荡的环境中,技术集成被 Macro Iansiti认为是适应市场不断高速变化的主要创新模式。

集成创新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整合全球先进技术要素从事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当代经济和技术要素的全球化为我国及类似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整合外部技术要素从事开放式集成创新提供了可能。奇瑞轿车的迅速崛起有力说明了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实行集成技术创新,是迅速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奇瑞轿车在发展过程中经过早期的借鉴后,很快摸索出“以我为主营造平台,面向世界整合资源”,分段集成世界汽车技术精华的自主集成创新模式,仅用几年时间就跨越了模仿创新,进入正向研发。

(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相对于原始创新而言的一种创新方式,它是借助外部技术要素进行自主创新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而言,它具有投入资金少、风险小、起点高、成功率高等特点,能够产生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快速复制效应、核心能力学习和积累在时间进程上的跨越效应以及递增效应[18],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和市场后进入者快速确立市场竞争地位的有效手段。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少国内外企业借助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时间和技术上的跨越,有的甚至超越了原始创新者。例如,在自动聚焦照相机、笔记本电脑、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品、复印机及传真机、电视机等众多电子、电器产品领域,美国企业都是原始创新企业,但日本企业通过集成创新在90年代迅速赶超而成为市场领袖。我国大连的大冷集团则是工业制冷技术的后来者,但通过引进日本三洋的制冷技术加以消化、吸收、改进、再创新后,其制冷技术后来居上,超越了三洋,三洋反过来购买大冷的制冷技术。

以上分析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内容的三个方面都体现了对国内外创新要素的利用与整合,其区别主要在于:原始创新的特点决定了它主要发生在国家层次,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主要以具体产业和企业为载体,后两者应是自主创新的常态和我国目前自主创新的重点。具体的创新方式和途径,应由企业根据市场前景、自身能力和合作条件,经过成本—收益分析后作出选择。

2.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从自主创新主体来看,自主创新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和企业的协同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有助于为自主创新提供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有时更是自主创新的直接推动者。例如,在江苏昆山市的自主创新中,昆山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不但扮演着自主创新体系构建者的角色,而且在创新体系的构建中还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在“官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南京模式”中,南京市各级政府更是自主创新直接的参与者。但从根本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成败的关键。在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自主创新的微观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国有企业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在经济实力、生产营销、市场力量、抗风险能力等方面拥有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钢铁、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承担着领军者的角色。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其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加强。虽然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着大企业所共有的弊病,但国内外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此,加尔布雷斯曾在《美国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说技术进步是小人物受竞争的压力,应用他们世罕其匹的聪明才智,为过着比邻居好而努力的产物,无疑是一个愉快的虚构……由于发展是高成本的,这必然导致只有有资源,且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能胜任。”[19]为使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除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外,健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制度也尤为重要。自主技术创新需要高额投入,短期难以见效,甚至遭遇失败,在现有国有企业经营者考核体制下,现任经营者投资研发,可能离任后才能产生成果,业绩在其任内得不到体现,这极大抑制了国有企业经营者从事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如果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则可能使这一状况得到改观。

(2)外资企业

由于资金实力雄厚、技术相对先进,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是我国相对先进技术要素的重要来源。但从所有权角度,对外资企业的在华技术创新能否算作我国的自主创新存在颇多争议。有的认为,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成果归其母公司所有,其在华创新不属于我国的自主创新。如果将其作为我国的自主创新,会使我国对外资产生技术依赖,并对本土企业产生压制效应,国家的经济安全、技术安全将受到威胁。但相反观点认为,只要是在中国注册、缴税、解决劳动力就业等的外资企业就是中国的国内企业,其创新顺理成章地是我国的自主创新。

我们认为,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开放式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多元的。自主创新不等于强调本土所有的自己创新。外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创新也没有理由被排除在我国的自主创新之外。其理由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外资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来看,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累计额占GDP的比重达到 40%左右,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达到54%以上,在占全国出口55%左右的加工贸易出口以及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占比都达到80%以上,外资企业吸纳了全国2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外资经济已经融入我国经济生活,将其排除在我国经济生活包括自主创新之外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从开放式自主创新对国内外技术创新资源的双向整合来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从事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对我国创新资源的整合,其从国外引进技术用于在华生产和研发,按属地原则,又属于我国对国外创新资源的整合,而我国也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纳入了国家创新体系,因此,跨国公司的在华技术创新已事实上成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商务部统计,到2005年,我国引进的技术中,51%是外资企业引进的,外资企业成为中国引进技术、整合国际技术要素的主体。

第三,从我国的自主创新是一个渐进式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来看,外资在华研发活动带来的技术外溢有利于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并促进我国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这一点已被国内大量的实证研究所充分证明(马天毅等,2006)。[20]

(3)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大型高科技民营企业如华为等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具有重要影响。

虽然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总体上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创新能力有限,但其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却拥有独到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中小民营企业产权清晰,利润动机明确,具有强烈的创新动力,创新机制灵活,创新速度快、效益高,创新产品更易被市场接受,由于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在渐进式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形成方面具有开路作用,是大企业成长的基础和发展伙伴。

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通过与外资企业外向配套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自主创新并迅速壮大的一条有效途径。这在江苏昆山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尤为明显。昆山走的是一条从外向配套到自主创新的外资推动发展地区民营企业的道路。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昆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诸多民营企业通过这一途径发挥后发优势,一下子使自己的产品技术达到领先水平。通过外向配套,民营企业获得了稳定的市场和资本积累的途径,接受了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且外资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以及对配套市场的争夺给予民营企业巨大的技术进步动力和压力。在这种动力和压力下,昆山民营企业走出了配套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产学研联合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如好孩子集团从配套起步,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国内外专利2300多项,2004年被评为中国儿童用品行业唯一的“中国名牌”。华恒焊接、开思拓空调、江苏AB集团、苏杭电子、凯宫机械、曼氏集团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外向配套式自主创新的促进下,昆山现有的民营企业数量列江苏省各县(市)之首,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各4家、78家,省级技术中心4家。

3.创新模式的区域性

在讨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时,笼统地从国家层次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一国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创新模式各不相同,因此,分析自主创新必须区分国家层次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层次的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要考虑到区域性差异。

国家创新系统普遍强调政府及社会中介机构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这方面的分析已经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延伸,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集群、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及私人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彼此融入到区域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开放性、区域性、动态性的系统。相对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区域的临近性、文化的根植性、产业集群性和网络开放性特征,信息发布的均衡,诚实守信、相互依赖合作氛围的浓厚,区域产业内相关行为主体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的便捷,有利于促进分工的细化与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竞争的深化和技术的外溢。这些优势有利于区域内的优势要素集成,形成天然的区域创新体系。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创新体系还应具有开放性,通过区域内外的资源整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确保区域的竞争力。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需要利用内部产生的知识和外部可利用的知识来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力(Doloreux, 2005)。[21]

国外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大致有美国的市场引导型、日本的研发驱动型、韩国的政府主导型、印度的重点扩散模式等模式。这些模式都不尽然适用于我国的区域创新,但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在产业全球化、要素分工迅速发展、产业集聚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地位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本着这一国情,我国的局部区域创新应在制造业领域接受外国跨国公司环节转移的同时,各企业有选择地在各自所在环节实行创新,在提高为外资配套效率、增强配套环节竞争力的同时,逐渐提高区域的整体配套能力,最后向集成创新、原始创新转变。这种区域创新应是高度开放性的,不仅要充分发挥区内各主体(包括政府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协同整合,还要注重对区外、国外创新要素的整合。

总的来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自主创新,辩证看待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一国自主创新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不同作用,整合国内外资本技术要素,逐渐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注释:

[1]Mansfield, etc, 1981, "Imitation castsand Patents: An Empirical Study", The Economic Journal, 91.

[2]胥和平:《以自主创新理解发展》,《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3期。

[3]余博:《自主创新与中国企业跨越式发展》,《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4]陈清泰:《“沙滩”上的工业经济》,《财经》2005年第26期。

[5]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6]林中萍:《跨国公司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5期。

[7]沈桂龙、于蕾:《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8]宋河发等:《自主创新集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6期。

[9]丁湘城、罗勤辉:《试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期。

[10]宋河发等:《自主创新集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6期。

[11]江小涓:《理解科技全球化——资源重组、优势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12]高梁:《开放条件下的工业发展和自主创新》,《开放导报》2006年第4期。

[13]方厚政:《企业R&D外包的动机与风险浅析》,《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14]参看陈继勇、肖光恩:《国外关于聚集经济研究的新进展》,《江汉论坛》2005年第4期。

[15]Henry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16]Macro Iansiti & West, J.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urning Great Research into Great Product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7.

[17]Kline,S. & Rosenberg, N. 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 The Positive Sun Strategy,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6.

[18]卢晓勇等:《基于模仿创新的我国企业组织战略选择》,《技术经济》2005年第9期。

[19]转引自白文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2期。

[20]马天毅、马野青、张二震:《FDI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21]Doloreux, etc, Identify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izing Economy: A Plead for an Integrated View,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