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震:从分歧到融合——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14 浏览量:29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简要回顾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简要回顾

国际贸易理论是探讨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贸易利益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贸易理论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

1.古典阶段。即从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成本说到1817年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成本说。绝对成本理论论证一国只要专门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使交换双方都得益。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是比较成本差异,“两优择重、两劣取轻”是其思想“精髓”。

2.新古典阶段。即从20世纪30年代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即H-O模型)到经济学家对里昂剔夫之谜的各种解释。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而价格差异源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又是要素价格不同造成的,而要素的价格又决定于要素的丰裕程度。因此,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H-O模型从一国经济结构来解释贸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萨缪尔森,1949)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体系———H-O-S模型。对里昂剔夫之谜的各种解释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补充,增强了这一理论对国际

贸易实践的解释力。

3.新贸易理论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吸取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和市场结构理论被广泛应用来对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做出解释,被认为更能说明当代贸易格局的演变(同时也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思路)。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国际贸易分工和国际分工中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体系。这些“新理论”是比较优劣势的分析方法在新情况下的具体运用,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发展趋势。随着要素流动、特别是资本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要素流动条件下的贸易分工基础问题,试图探寻一种既能继承传统贸易理论的精华,又能解释当代国际贸易分工新现象的一般贸易理论。

(二)国际投资理论的简要回顾

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主要是为了解释当时普遍存在的国际间接投资现象,其涉及的问题和层面较少,因而国际间接投资理论的内容也相对较少。国际投资理论体系主要是对于直接投资形成原因的研究。

1.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产业组织论)。海默认为,企业在知识资产等方面具有的垄断优势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在国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内实行的禁止垄断制度使得企业的潜在优势难以发挥;二是国外当地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2.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美国与其他国家间国际投资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这种变化的动因和影响。1974年,弗农把产品周期的三阶段重新界定为发明寡占阶段、成熟寡占阶段和老化寡占阶段,因而补充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此外,其他学者也对产品周期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产品周期论难以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日、欧之间大量的相互直接投资现象做出解释。

3.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是把科斯定理融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所形成的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的一般理论。产业因素、企业因素和交易成本是影响内部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当内部化行为超越了国界时,就表现为母公司在国外建立子公司。

4.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指出决定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有三个基本因素: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为进一步论证这一理论,20世纪80年代邓宁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指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国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弱,并进而决定该国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的地位。

5.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小岛清的理论可归纳为一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该理论对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6.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占主流的西方微观投资理论强调直接投资必须具有垄断竞争优势,但这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应寻求新的理论加以解释。

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主要从三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在具民族特色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和生产规模不够大的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

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认为,即使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技术特征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拉奥强调了形成竞争优势所特有的企业创新活动。企业的技术吸收过程是一种不可逆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往往受当地的生产供给、需求调价和企业特有的学习活动的直接影响。与威尔斯相比,拉奥更强调企业技术引起的再生过程。

规模经济理论。当具有规模效应的企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经营具有可分性,企业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就有了可能,就成了企业实现规模经营的一种形式。只要规模经济小国大于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成本,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就是可取的。当市场、原材料基地或其他生产要素源在发达国,母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时,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直接公司投资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都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的利益是综合性的,可大致归纳为:(1)资源转换效果;(2)产业结构调整效果;(3)国际收支效果;(4)市场竞争效应。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先进的技术、管理、生产率等总是要通过企业组织作载体,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和扩散;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的跨国经营活动,客观上顺应了生产力国际化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分歧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前提截然不同。

一般认为,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明确或隐含的假定[1]:(1)各国生产要素在质上保持不变,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则根本不能流动;(2)技术水平固定不变,可自由获取,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占主导地位;(3)规模收益不变,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不确定性;(4)政府在外贸中不起作用,在同一范围内,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国际贸易在相互竞争的小生产者之间展开;(5)各国贸易总是平衡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6)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保持不变,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而国际投资理论的前提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完全不同,对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主要是围绕放宽模型假定展开的。既然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是完美的,那么模型不能解释的现象就应该源于其过于严格的假定。放宽某些假定,就应该能得到充分的解释。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单个企业不具有影响市场的力量,企业既不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对外投资也不会给企业增加任何优势。垄断优势理论认为,正是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了少数企业拥有垄断优势。而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是确保其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条件,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出发点。这一分析视角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是完全不同的。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只讨论两要素的情况,而现实中随着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越来越多原来隐含在生产过程中的元素开始分化和独立,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如技术、管理、信息等。不扩展生产要素的范围,就无法真正理解现代生产。

可见,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发展空间———既然要素禀赋优势可以通过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出口得到充分利用,则直接投资的方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可能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内衍生出来。其内在原因要追溯到与之一脉相承的新古典经济学要素生产理论。

(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分歧的基础分析———要素分析

王舒(2002)的研究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对生产过程的分析是建立在线性方法基础上的。一方面,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切点唯一,即最优生产方式是要素的等比例投入;另一方面,要素投入与产出同比例变化,不存在规模经济。可见,达到一般均衡时,要素的结合方式是固定和线性的,生产方式是唯一和最优的。在线性系统下考察国际分工,可以发现要素价格的差异将直接叠加到产品上,要素的禀赋优势必然完全表现为产品的价格优势。所以,在线性系统的前提下,传统贸易模型的推导和结论是正确的。

但现实经济中,生产过程的本质是非线性的,这源于要素的非同质性和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要素的非同质性主要包括:土地要素的非同质性;资本要素的非同质性;劳动力要素的非同质性;技术要素的非同质性;管理和信息要素的非同质性。总之,各国由于其自然条件、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等因素,存在着各种明显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量上的,更是质上的。

再看要素结合的非线性。由于要素间存在互动的非线性作用,一种要素的变动势必引起其它要素的非线性变动,而其它要素的变动反过来又影响该要素,这种互动反复进行,构成了“迭代”。一言蔽之,生产函数不确定,也不存在唯一的均衡点(这与传统贸易理论有着根本区别),因此生产过程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当产出增长超过投入增长时,就形成正反馈效应。

以两要素模型为例,传统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固定,要素A、B以最优方式结合,则产出Y最大化,即:

 

若考虑A、B的非线性作用,则生产函数f本身是不固定的,因此f对包括A、B要素在内的多种因素敏感,进而影响产出Y。如果投入增加k倍时,f改变为f′,并使得Y增长超过k倍,那么就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可见,规模经济的根源是非线性作用,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个重要假定就是规模经济。

(三)传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相互背离的,前者的模型框架由于假设资本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因此完全排斥直接投资的存在,而解释投资的种种理论所采取的分析框架也难以容纳和解释国际贸易。就贸易和投资的关系而言,按照传统理论的分析,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进而使国际贸易的基础丧失,所以贸易和投资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三、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在发展中的交叉与融合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交叉融合现象

无论是从全球角度还是从一国角度,事实都与传统理论推导相差甚远———贸易和投资基本保持了不断增长的态势;两国之间的贸易越大,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就越大。按金额来排,1990年世界最大的经济大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都居于前列。在10个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和10个最大的贸易国中,就有7国集团的全部成员。[2][3]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明显的融合趋势。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点———以要素分工为基础。资本流动和商品流动(主要是中间品流动)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系,投资和贸易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体现互补性的特征。“通过投资的一体化,与通过贸易的一体化一样,涉及不同的利得和风险。在技术和其他厂商特有优势难以通过市场销售出去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使最有生产性的技术在一整个地区扩散。除非运输成本不高,否则通过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投资的一体化可能就是可信的选择。即使贸易是一种选择,但投资亦可降低贸易的天然和政策壁垒的福利成本,为一体化提供更有效的途径。”[4]

投资与贸易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投资流量和贸易流量都受交易成本的影响,虽然可能涉及交易成本的类型不同:贸易需要低廉的运输;投资需要外国有相对优越的生产经营环境。但投资商和贸易商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成本有些相似———都需要熟悉外国经济制度、经营习惯、厂商的声誉和竞争条件。

另外,投资和贸易融合亦可能是两者直接联结的结果。在国外的项目引起了母国新的出口时,这种因果关系是由投资到贸易;当出口要求在国外设立服务或其他机构时,因果关系是由贸易到投资。

所以,本质上国际贸易体制与国际直接投资制度总是相互支持的。国际直接投资在促进利用国际贸易机会的国际分工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国际直接投资增加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亦给全球生产体系带来零部件的出口,给销售体系带来制成品出口的市场进入权。这样,一个自由贸易体制和环绕全球的对外直接投资自由体制是全世界财富和收入创造和扩散的互补而又相互加强的“动力机”。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在发展中的交叉

根据吴先明(1999)的开创性研究,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在发展中逐渐交叉融合。

1.产品生命周期论使交叉成为可能。产品生命周期论通过建立一种动态的理论系统来解释企业在出口、国外子公司生产和许可证之间的选择。该理论对贸易、直接投资与企业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的描述,使得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成为可能。

2.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突破传统贸易理论的假定。对“里昂剔夫之谜”的各种解释开辟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道路,出现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前提的趋同和一部分分析内容的交叉。在这方面较为突出的理论是新要素贸易理论和新技术贸易理论。

(1)新要素贸易理论。新要素贸易理论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国际投资包括人力资本在各国间的转移,而贸易可能是建立在技能密集型(人力资本)基础上的产品出口;强调自然资源的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国际贸易,还可以解释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尤其是企业为了获得原材料的供给而进行的向后垂直一体化国际投资。

(2)新技术贸易理论。新技术贸易理论认为,生产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从而要素丰裕程度不再是解释国际贸易的唯一基础。该理论分析的核心———技术垄断导致的国内市场不完全竞争,正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的否定。至于新技术贸易理论分析的主要因素,则完全可以纳入垄断优势理论的题目之下;所不同的只是,新技术贸易理论把技术、产品特异、规模经济等因素用来解释国际贸易,而国际投资理论则把它们用来解释跨国公司行为。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在发展中的融合

上述理论发展中的交叉现象并不是人们的自觉行动。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国际一体化生产和公司内部贸易逐渐成为推动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关键力量。跨国公司将生产、销售、研发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配置到世界各个角落,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取得最佳配置效果。人们认识到贸易和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两者是互补关系。因而从理论上开始重视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联系方面的研究,寻求将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的一种协调一致的解释。这种尝试是在不同的途径上展开的。

1. 希尔施的出口贸易与对外投资的成本决策模型。该模型从成本的角度以简洁的方式说明了企业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出口,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对外投资。以A国企业为例,企业对B国的出口或直接投资取决于以下条件:

 

则选择向B国出口;

 

则向B国直接投资。(其中,Pa和Pb分别代表在A国和B国的生产成本,K代表企业专门知识和无形资产收益,M代表出口销售成本超过国内经营活动的差额,C代表管理和协调国外经营活动的额外成本。)

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综合作用,模型中的三个关键变量M、C、K,实际上是对H-O模型的重大拓展,加上Pa和Pb之后,则包含了国家之间的区位因素,因而可以对各种投资理论做出较好的解释。

2.小岛清的比较优势原理。小岛清认为,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国际分工既能解释对外贸易,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可以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的基础上。这样,投资国的对外投资应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因而就可以把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挖掘出来,使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由此可见,国际直接投资并不是对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互补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国际直接投资创造和扩大了对外贸易。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融合的进展。这段时期出现了将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的趋势。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旨在解释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生产的条件和动因,前者从节约交易费用和生产费用的角度,阐明了跨国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原因———消除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变外部市场交易为公司内贸易;后者强调了对跨国公司知识产品的内部化利用,通过多区位生产形成规模经济,以增强竞争能力,实现利润最大化。

同时,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将上述理论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开始明确放弃企业必须是国内企业的假定。从纵向一体化角度看,企业总部行动和生产行动的区位选择取决于要素价格。从横向一体化角度看,国家间的相似性越高,就越能吸引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部门内贸易也就越频繁。因而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可以共存。

4.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理论融合的趋势进一步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接近现实,许多传统的假定被放宽或放弃,理论分析也力求将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和国家层次上的资源禀赋差异、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更多的从产业和国家与跨国公司行为的结合上考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使两者的分析基础及其基本结论日趋一致。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但其发展进程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发展的趋势。

(四)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分析———要素分析

王舒(2002)对二者融合的基础作了开拓性分析。

1.要素的非线性系统的解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二: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及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前者是产生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但传统贸易模型的分析范围拓展到非线性系统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正是要素的非同质性导致了同类产品本质上的差别化(而不仅仅是在品牌、档次上的差别),并由此形成广泛的部门内贸易;也正是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使得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进行直接移动、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即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可能。

将要素的非同质性和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结合起来,我们还发现,非线性作用的存在使得非同质性要素对生产函数的影响程度(敏感度)不同。还以两要素模型为例,A、A′代表不同性质的要素。

 

结合公式(1)和(2),由于要素结合中非线性作用存在,生产函数f变为f′,若这时效率提高,则产出增加,而A、A′的价格差异是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

对于某个具体的生产过程来说,当只有一些特定性质的要素结合才能产生报酬递增,而这种性质的要素只在某国存在,那么到该国进行直接投资就成为提高效率的唯一选择。这种直接投资模式与两国的要素禀赋没有必然联系,而取决于要素性质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充分利用各国特定性质的要素对特定生产过程的效率提升,应是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细分并放在不同国家的根本原因。

总结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融合的逻辑如下:

(1)要素量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动力,导致要素价格差异随着贸易的发展而消失(价格均等化)。(2)要素质的差异是直接投资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由于非线性作用,使得特定性质的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结合改变了生产函数,提高了生产效率,甚至形成正反馈,那么由此形成的效率优势就决定了生产应该放在拥有该要素的国家进行,投资由此产生。(3)国家间不可流动的要素量和质的差异是形成国际分工的原动力,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在不同方面利用这种自然差异,共同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2.要素替代有限性的解释。在实际生活中,每种生产要素都不是同一的,它们包含着许多的小类和亚种,同一生产要素的各小类和亚种之间也存在着质的差异,而且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量和质上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替代性,就不一定要采取要素直接移动的方式来配置资源,因为一国可以通过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来取代短缺要素。但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替代度不仅受到技术的限制,而且受到边际收益递减收益规律的限制。

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生产要素不能直接流动的假定下,某种要素禀赋丰裕的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优势最终将为边际收益递减所抵消,不能成为真正的优势。而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生产要素的直接流动越来越普遍。这时我们可以假定:(1)一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各种生产要素;(2)各国在生产要素禀赋方面(量和质)存在着差异。在此前提下,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移动,实现丰裕要素[5]的“水平配置”[6],就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提高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得更为优化的资源配置效果。欧洲空中客车的生产就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综上所述,由于要素流动尤其是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实践呼唤着理论创新。可以预期,解释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理论,将是国际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张二震、安礼伟:《国际分工新特点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思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2期。

[2]范爱军主编:《国际投资学》,山东出版社,1996年版。

[3]卢汉林主编:《国际投融资》,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王舒:《贸易投资的一体化理论与国家产业竞争政策的演进》,《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吴先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7期。

[6]杨欢亮:《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成因新探》,《国际经贸探索》,1998年第3期。

[7]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福建论坛,2002年第1期。

[8]大卫·雷约梅,詹姆斯·C·贝克:《对外直接投资:文献的回顾与分析》,《国际贸易译丛》,2001年第1、2期。

[9]鲁杰罗:《对外直接投资与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贸易译丛》,1998年第1期。

[10][美]彼得·A·佩特里:《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区域板块化发展》,《国际贸易译丛》,1996年第4期。

注:

[1]参见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341页;王小军:《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4期。

[2]即美、日、法、德、英、意、加。

[3][4]参见[美]彼得·A·佩特里:《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区域板块化发展》,《国际贸易译丛》1996年第4期。

[5]这里的丰裕要素不仅是个数量概念,而且是个质量概念。

[6]水平配置是指把质量层次相当的各种丰裕要素按合理的比例和方式结合起来,即在某种产品生产中汇集各国的要素优势,将丰裕的资本、劳动、土地、先进的管理、技术、信息配置起来,把要素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以达到要素配置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