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在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中,开发区发挥了关键作用。江苏开发区以不到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1/2的地区生产总值,2/3的工业增加值,2/5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的对外贸易,吸引了3/4的实际到帐外资,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和迅速崛起的新城区。总体看来,无论是从发展规模和速度,还是从质量和效益看,江苏开发区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随着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和开发区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推动开发区的功能创新,成为江苏开发区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江苏开发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南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江苏开发区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探索起步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4年国家将南通、连云港列入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同时,批准设立了南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紧紧抓住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地方自费开发区———昆山开发区。这一阶段呈现的主要特征是:开发区处于初创阶段,数量少、种类单一。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坚持“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办区方针。开发区基础设施以满足工业项目落户为主,从“三通一平”逐步提高到“五通一平”。
二是蓬勃兴起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2001年入世前)。江苏开发区从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多种类型的开发区。先后设立了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无锡、常州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无锡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创新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内河港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探索设立了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江苏抓住1993年全国第一次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契机,批准设立了52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奠定了江苏开发区的基本框架。此后又尝试设立了12家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3家海洋经济开发区和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全省共有87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76家,在开发区内还设有2家出口加工区。这一阶段呈现的主要特征是:开发区数量快速增加,种类增多,建设规模明显扩大,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开发区基础设施水平迅速提高,从“五通一平”向“九通一平”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
三是发展提高阶段(2001年入世后至2010年)。江苏紧紧抓住入世机遇,加快推进全省开发区建设。江苏又新设立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十分注重功能创新,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全国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以及全国第一个实施循环经济的国家级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江苏再次抓住国家第二次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契机,新设立45家省级开发区,实现每个县(市、区)都有开发区。全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达到125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113家,开发区内设有13家出口加工区。在全国率先实施跨区域合作、南北共建开发区,开展特色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建设。这一阶段呈现的主要特征是:开发区的办区方针由原先的“三为主一致力”调整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以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注重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
四是创新驱动阶段(2010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以此为新起点,江苏开发区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引擎,正在集聚各种创新要素,实现由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企业集群向新兴产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集中、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方向转变。2010年以来,新获批了扬州、徐州、镇江、淮安、吴江、常熟、江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泰州、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22家。新获批6家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新批17家开发区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新批设立了22家特色产业园、7家南北共建园区。批准设立2家在全国率先尝试的跨省共建园区。新引进一批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开发区内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孵化器)、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园、商贸集聚区等加快发展,开发区集聚集约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具备了创新发展的条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江苏开发区已经初步成为区域发展开放高地。截止2012年底,江苏现有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131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9家,省级开发区102家。开发区的布局进一步完善,实现了每个县(市)都有省级开发区。全省基本形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功能配套,苏南、苏中、苏北开发区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全省现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7家,居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家,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保税港区1家。开发区内还有10家出口加工区,7家综合保税区,是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省份之一。同时,江苏开发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新要求,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重点打造“一区六园”的新格局,已形成创新型园区、特色产业园区、海关特殊功能区、生态工业园区、南北共建园区、新型城区等各具特色、功能齐全的园区体系。
一是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江苏省确定发展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扶植培育的力度,全力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全省开发区新兴产业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3%。在开发区内累计批准设立了124家特色产业园,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全省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90%集中在开发区。全省开发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
二是创新载体初步建立。截止2012年底,开发区内已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75个,占全省的91.4%。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内企业达8395家,其中苏南开发区平均每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内有52家企业。开发区内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830家,研发中心3300多家。拥有孵化面积1082.4万平方米,占全省的71.9%。累计孵化企业10086家。已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5个,国家级工程中心49个,累计获批国家级研发机构7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34家。在开发区内的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设立研发中心,丰田汽车设立了独立的研发总部。全省开发区共有国家级重点公共服务平台32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252个。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建成创新创业载体300多万平方米,建成2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10余个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无锡高新区建成“三创”(创新、创业、创意)载体总面积220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90亿元,形成了太湖国际科技城等“三创”载体聚集区,建成了T-PARK、I-PARK、SI-PARK等50个特色创新创业社区,培育了5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孵化器。全省开发区现有科技领军人才993人,集聚大专以上各类人才190多万人,其中海外归国留学人员超过1万人。加快开发区的载体建设,不断完善创新载体功能。目前,开发区内已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98个,研发中心3300多家,各类孵化器的孵化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累计获批国家级研发机构7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34家。
二、开发区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
1.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重要事件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且带动了其他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首先是信息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年达到美国私人总投资的约13%。同时,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还显著推动了技术进步,这些方面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其次,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这使得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诸多经济体能够融入信息通讯产业的国际生产网络。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意义更大,由于产品内分工使得发展中国家有机会进入传统分工模式下不可能进入的高科技产业,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中尤其以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迅速改善为代表。
但是到了20世纪末,信息通讯产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入了成熟阶段,这在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第一,当信息通讯产业在发达国家逐渐成熟,并加速向中国转移之后,产业转移速度下降,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贡献下降。第二,随着信息通讯产业的成熟,其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下降,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得中国出口放缓,经济增长的外需拉动作用下降。本轮经济衰退应该被看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世界经济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前难以出现持续的经济复苏。这是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重要的外部背景。
2.内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江苏省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开发区扮演了主要角色。随着江苏经济发展和开发区发展阶段的变化,开发区的发展思路和功能也需要进行转变。
首先,依靠“产业转移”实现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变得非常困难。其一,作为开发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信息通讯产业国际转移已经接近尾声;其二,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土地、环境、劳动力等制约因素逐步显现,意味着原有产业转移模式需要转变。
其次,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和欧盟经济长期衰退,而且这次衰退很可能长期持续,出口需求必然下降。刺激内需成为我国政策方向,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国内需求,发挥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市场规模优势,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平稳转向国内消费驱动。
江苏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高、消费密度高,市场优势大可利用。过去的开放,我们采取“两头在外,用足国内要素,服务国际市场”的模式,外商利用了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享受了“超国民待遇”,江苏抓住了这一机遇,通过开发区建设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新一轮的趋势是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凸显。在此背景下,应大力利用这一优势,打好“市场牌”,积极利用国内市场,吸引国外高端要素,整合国际优势资源,实现国内外两个市场“齐头并进”。
第三,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尤其是在江苏这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民工荒”今后将成为常态。今后,对外开放就不能仅依靠劳动、自然资源等要素优势来谋求贸易利益,而应通过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在经济由开放型转向创新型发展的阶段,应着力推进产业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和创新驱动性。率先开放的江苏,率先感受到外部变化的冲击。伴随国际需求的萎缩,江苏出口面临困境。但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先发效应,正在成为特色产业形成和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包括创新环境等在内的综合环境优势显著提升,有利于将江苏拥有显著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新优势。开发区转型升级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三、形成新型区域开放高地: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方向
根据十八精神,适应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使开发区成为新型区域开放高地,是江苏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定位和必然的选择。
第一,从“集聚产业”向“集聚要素、培育产业”转型。
开发区是集聚产业的载体,但是集聚产业在以前主要是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实现的。招商引资是开发区发展的主要路径,即便是到近些年有些开发区过渡到“招商选资”阶段,但是基本发展途径没有变,也就是通过企业转移的方式实现特定产业的发展,区别仅在于所转移企业的层次。但是随着国际产业转移速度下降以及开发区承载能力的下降,开发区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型,从依靠产业转移实现“集聚产业”向集聚高级要素、培育产业的方向转变。
开发区“集聚产业”的发展方式与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制造业水平和比重较低的阶段,开发区发展重点在增长,因此,产业转移是有效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开放型经济的重点在于通过引进外资来利用其他国家资源,而技术进步则主要是加工代工型和技术模仿型的。这种技术进步模式属于国外创新技术的外溢和扩散,创新的源头在国外。采用的创新技术,是国外已经成熟的技术,而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却仍由外资掌握,在开发区配置的环节更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目前内外部环境变化已经使得依靠产业转移实现开发区发展的方式难以为继,开发区发展的重点应转向“集聚要素、培育产业”之路。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难以通过转移的方式建立的,因此集聚创新要素,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是江苏开发区未来转型方向之一。
第二,从外向型“出口平台”向“内外兼顾、注重内需”转型。
江苏开发区发展进程中外资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外资企业进入开发区的动机有两个:第一是低成本制造;第二是中国潜在的市场规模。应该说低成本制造是主要动机,外资企业将开发区作为加工组装地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等节约成本,然后将最终产品出口到欧美等主要市场,开发区在其中扮演了“出口平台”的角色,开发区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两头在外,用足国内要素,服务国际市场”。
开发区从“出口平台”向“内外兼顾、注重内需”转型,一方面是因为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单纯依靠外需已经难以实现开发区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型的宏观背景保持一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市场需求的规模会扩大,需求的层次也会提升,这为开发区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三,从“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转型。
开发区规模的扩大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并逐渐在地理边界上与原城市行政区融为一体。同时,在政策的高度聚焦下,开发区获得了显著的要素和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者。当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发生变化时,开发区的单一生产功能也必然要做出适应性调整,由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围绕创新转型,引导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并根据功能区的产业特点和经济组织的演化需求,改革与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以实现功能区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深度融合。总之,过去开发区承载的使命是经济的“增长极”,依赖集聚功能和创新功能的发挥,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在新一轮经济形势下,开发区更大的使命是营造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开发区建设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应将开发区与城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这就是“产城融合”的内核所在。此外,开发区的“功能创新”,不仅包括产业的创新,也包括城市的创新。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的贡献不仅是对苏州经济总量的贡献,更是对园区新城建设和苏州老城区保护的贡献。
第四,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型。
开发区传统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推动发展,走的是“粗放型”发展道路,对土地、能源、原材料等基础性资源依赖较大,其中土地开发是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形式。从产业结构来看,这种模式一般依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服务业比重较低,且自有技术相对缺乏。然而,随着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程度的日益增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开发区的发展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型,使得开发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生产要素质量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在开发区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发展过程中,应强调特色园区的建设,如“台资/德资集聚”、“生态集聚”和“知识产权园区”等,各地政府要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分类指导,打造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享受了“人口红利”。然而,随着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出现相对短缺,中国将面临人口红利的消失,而靠人口红利维系的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也将面临风险。作为开放经济的大省,江苏已率先“感知”到人口红利弱化的影响。本土企业招工难、生产受制约、订单外流,对外资的引力也有所削弱。而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将压力变成转型升级的动力,通过科技创新,谋求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向高素质人才支撑的转变,用人才、技术、品牌等提升劳动生产力,即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创造“人才红利”,就要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口素质,做好包括农民工在内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增加劳动的知识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人才红利”对经济发展更显著、更长远地支撑作用。此外,要有“大”人才观的概念,不能将人才仅定位于科技、科研人才,而应有包括服务人才、技术工人等在内的更为宽泛的人才范畴。
所以,概括起来看,江苏开放区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是开发区从“集聚功能”向“创新功能”转变,注重新兴产业的培育,注重内需的作用以及注重“产城融合”的发展趋势。
四、几点思考
1.按照构建区域开放高地的思路,高起点科学规划开发区发展
开发区早期发展的途径比较清晰,也就是通过利用外资和产业国际转移推动外资企业和产业在开发区的集聚。这些产业进入开发区的主要动机是利用要素价格优势和政策优势节约生产成本。因此,早期开发区的建设思路也相对简单,也就是满足外资企业节约成本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对外资企业的服务。随着开发区发展阶段的提升,土地资源等约束开始显现,“选资”成为“引资”的升级版,但是通过“选资”实现开发区产业的升级,事实上并未实现开发区发展思路的根本性的改变,不同的只是“招什么商,引什么资”的问题。
目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开发区实现转型升级,因此开发区的发展思路需要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江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差距较大,因此发展思路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各地市开发区应研究今后开发区发展的定位和方向,结合特点,找准定位。为此,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在开发区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各地市开发区的建设规划应有“高起点”。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开发区长远发展在于科学性的综合规划和高水准的严格执行。但在现实中,江苏各地对规划的重视程度不高,应具备的理念不足。
江苏开发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在设立开发区时,政府主管部门应关注开发区的选址与所在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总体规划的衔接,确保开发区的发展符合所在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建设过程中,各开发区要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明确开发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布局和工作措施,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来实施,不受领导更迭的影响,保证开发区发展的科学性和一贯性。因而,各地政府在开发区建设中,应结合地区实情,制定“高起点”的建设规划,涵括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并确保建设中按照总体规划严格实施。
开发区向新城区发展是一种趋势,即“产城融合”。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应通过科学规划、集中开发,逐步摆脱工业区的局限,促进开发区从单一的出口加工型或工业制造型园区,向多功能产业区和现代化新城区转型,成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力量。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基地、总部经济区、中央商务区等城市新型经济的载体,促进产业发展、商贸服务、社区建设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功能建设,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宜居的新城区。同时,以开发区促进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是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和经验。因而,开发区的转型升级要以构建国际化城市为目标,使之成为江苏经济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2.重视本土企业发展,促进内外资企业融合发展
江苏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外资企业功不可没,外资企业是产业转移的载体,通过外资的进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开发区迅速成长,成为开发区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主体。但是,需要认识到在开发区转型中,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新兴产业的培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开发区发展进程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但是应该看到通过此方式真正实现高技术环节、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在开发区的集聚是困难的。因为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生产环节,换句话说,跨国公司会将核心环节、研发以及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配置到其他区位,而将中国作为低成本制造的基地,当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步丧失时,跨国公司更可能将生产环节转移到能够廉价制造的地区而不是提升在中国价值环节的附加值。
本土企业的发展是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新兴产业的培育、本土品牌的创立等开发区未来发展目标的基本途径,不仅如此,通过本土创新能力的提升还能改变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吸引外资企业将高附加值的环节配置到本地区,形成本地区高附加值环节良好的产业环境。
3.构建培育平台,发展创新型经济
开发区从集聚产业向培育产业转型的关键在于新兴产业培育能力的提升。目前,新兴产业的培育不仅成为众多开发区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已经成为苏南开发区正在探索的实践。新兴产业的培育涉及众多环节的参与者,包括科研团队和将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的主体,如何为这些主体提供适合的发展环境以及不同主体之间分工合作的平台是新兴产业培育中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同的产业培育和发展需要不同的异质性要素,比如同样是人才,不同的产业发展显然需要不同的人才。因此,不同产业的发展环境也是异质的,这样仅仅依靠不同政府部门的政策组合就很难为目标产业的发展创造独特的环境,为特定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构建独特的平台是提供特定发展环境的有效办法。
“平台”的本质是为新兴产业发展涉及的不同主体提供分工合作的渠道。新兴产业的培育离不开“产学研”的合作,但是如何实现“产学研”的合作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合作的关键是为其提供平台,实现新兴产业从科学家、研究团队、企业到产业的演变。平台的作用就是通过制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的供给,构建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网络,为可持续的创新提供资源或便利,通过企业间的知识和资源的流动,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中的反馈和自我强化机制。所以,在新兴产业培育中,政府的主要角色就是确定培育的产业,构建平台吸引要素的进入,实现产学研要素的合作。
4.完善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功能将是转型升级后开发区的核心功能,江苏开发区应围绕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着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综合运用,促进开发区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在开发区创新能力的建设过程中,应将“务实”与“务虚”结合起来,重视前瞻性的分析和指导。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形态创新。江苏开发区大拆大建的形态开发已经结束,正在向特色化、精细化的一区多园形态发展。应重点推进在开发区内高标准地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快创新的新格局;第二,内涵创新。一是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开发区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企业,深入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鼓励开发区更加注重培育和吸纳核心技术、自有品牌、先进管理、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抢占竞争制高点,率先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推动功能创新。加快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积极探索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三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形成有利促进开发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开发区的生机和活力,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开发区公共服务体系;第三,方法创新。综合运用聚财、聚力和聚才功能,满足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要求。加快各类合作共建园区建设,集聚国内外各方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存芳、王世进、汤建影:《江苏经济开发区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因与路径》,《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0期。
〔2〕李耀尧:《开发区发展:集聚视角下的动态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3〕朴银哲、安虎森:《我国综合功能开发区创新型发展模式探索———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开发模式比较分析》,《求索》2012年第8期。
〔4〕沈宏婷、陆玉麒:《开发区转型的演变过程及发展方向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2期。
〔5〕孙亚南:《简单扎堆、技术嵌入到产业集群———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6〕袁新国、王兴平、滕珊珊、黎智辉:《长三角开发区再开发模式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