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常态”后,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有所转变:从动力机制转换上看,要由过去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要从过去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面临着创新要素积累不够、整合全球生产要素能力不强、思想观念以及体制机制约束等难点问题。这也是“新常态”下江苏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所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当前面临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江苏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以增速降低、结构再平衡、增长动力转变等为特征的新常态发展过渡时期。江苏开放型经济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服从于江苏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需求和创新驱动的现实需要,实现“一个驱动,三个转型”。
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变量包括劳动、资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是除劳动和资本投入之外的其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技术水平和制度质量等。过去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主要依托丰富廉价且相对“闲置”的普通劳动要素,在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整合”过程中,与其他外来优势要素结合,不断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依托庞大的外需市场,使得初级且相对“闲置”的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到极致,由此带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主要驱动力也就表现为“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进入“新常态”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遭遇巨大挑战,增长动力亟待转换和重塑,这就要求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在产品价值链上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发生在产业或者产品领域,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其中重要的形式和内容之一就是沿着“微笑曲线”向两侧高端攀升。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主要专业化于“微笑曲线”的中低端的加工、组装和制造等环节。然而,面临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传统的“低端嵌入”的发展方式面临着严重挤压,亟待实现在产品价值链内部的转型升级。且这一转型升级的进程一定要赶在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其他更具低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加入竞争之前,或者至少说转型升级的速度不能慢于要素成本优势丧失的速度,否则,就有可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发生被边缘化的危险。
在产业结构上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当前国际分工主要有三种形式,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以及产品价值链分工。从产业上看,过去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主要依托的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即便是一些所谓的高端产业,大部分仍然集中于低端领域。然而,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依托的传统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是势在必行。其具体的方向主要有二:一是改变长期以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进而将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技术密集型乃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间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即通常所说的“转产”;二是利用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改造,使其向高附加值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其实质是产业内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
在产品品质上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一国或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从产品的角度看,其竞争优势要么来自于“价廉”,要么来自于“质优”。以往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角度看,主要依托的是价格竞争。一项包括江苏省在内的基于全国海关统计数据的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发现,伴随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江苏在内的中国出口产品品质有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并且从相对的角度观察发现,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其他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相比,出口产品品质也呈相对下降趋势。这种“不良”现状和变化趋势,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确更多依托的是价格非品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加快推进出口产品品质水平从以往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已然成为新阶段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方向之一。
“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难点
当然,要实现以上所述的“一个驱动”和“三个转型”,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就可以顺利实现的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克服其中的困难。其中,一个驱动是根本、是基础,或者说,三个转型是需要建立在创新驱动基础之上的。因此,“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难点其实就是实施创新驱动的难点。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实施开放型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客观而论,以往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也是创新驱动,只不过其创新驱动的意义更多在于切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实现跟随和模仿,具有高强度投资的重要特征。此种意义上的创新与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并非同一概念。总体而言,我省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够强,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这是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全球产品价值链和国际产业链中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所需突破的难点之一。
整合全球创新要素能力较为欠缺。从本质以及微观角度看,当前以全球要素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实质就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和利用全球优势要素和资源。过去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受到江苏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限制,或者说主要依托以初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的事实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全球要素分工中主要处于“被整合”的地位。虽然多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使得江苏集聚或者说吸引全球生产要素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集聚”能力并非等同于“整合”能力。实际上,江苏整合全球生产要素能力亟待提高,本土企业“走出去”整合全球生产要素包括创新要素的能力还比较弱,具备“走出去”整合全球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能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数量还极为有限。
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实施开放型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终要落到作为微观经济体主体的企业身上。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确立,企业微观活力难以得到有效释放。仍然存在着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干预需要进一步减少、竞争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普遍观点认为我们的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而更本质地看,与其说创新能力的缺失是技术困境所致,倒不如说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得到完全确立的困境所致。因此,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改革,让企业在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中发挥创新想象能力以及选择自负其责的技术路线,会更为有效地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创新”要素的真正创新作用。
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尽快破除。实施开放型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有碍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问题。比如,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对于保护创新行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尤其是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方面,目前仍然以前置审批为主,尚未形成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的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和管理制度导向。
思想观念的束缚亟待进一步解放。一般来说,由于认识决定战略,战略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效益和发展,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实施正确的战略转换,也即从以往的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思想观念束缚问题不解决,其他所谓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等等问题的解决都是无从谈起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的思想观念桎梏。在现实中,可能存在很多认识误区进而对形成正确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阻碍作用。例如,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增速情结”问题等。
“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即“一个驱动”和“三个转型”的现实需要,以及考虑到实际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内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应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创新转型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需要建立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成熟、更加公平、更加法制化、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有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实现从政府主导、强势推动向通过制度设计、增强市场微观基础活力转变;需要进一步深化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需要积极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需要加快实行“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境外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链,有效弥补创新资源短缺。近年来,全球价值链正向全球创新链拓展变化,这意味着科技发展的相关要素在全球性范围内配置和优化,科技能力中愈来愈多的部分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各国科技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利用外部优势要素是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经验所在。因此,在全球价值链向创新链拓展变化的大背景下,江苏必须将“一个驱动、三个转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切入到全球创新链中,以利用好科技全球化机遇,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资源,集成全球优势要素,增强开放型经济创新驱动的发展能力,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发展的进程。
高水平“引进来”,集聚乃至整合全球创新要素。在继续大力引进和集聚国际先进生产要素的同时,注重提升整合各类先进要素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尤其是要确立“全要素”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通过“引资”带动其它先进要素向江苏集聚的功能,即实现更高水平的“引进来”。以“引资”带动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管理人才、研发结构、全球智慧,实现由引资向引进全面优质生产要素的转变。通过集聚更为全面优质的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型人才等“外智”,提升江苏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提升整合各类先进要素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我省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要素积累不够等问题,服务于江苏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驱动、三个转型”发展重点。
大规模“走出去”,就地虹吸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当前,全球实体经济的产能和要素重组正在加快进行,新技术变革、新产业兴起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并存,我省加快“走出去”步伐,可以以更多的方式获取国际优质要素和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要素分工条件下,尤其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布局下,资本输出和“走出去”绝不应仅仅是并购和购买发展所需的能源、原材料,也不仅仅是基于消化内部的过剩产能,而应是通过资本输出带动全面对接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就地“虹吸”和整合国际先进生产要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开放型经济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需要。
(张二震,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江苏经济国际化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戴翔,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研究院教授)
来源: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