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把“防疫经验”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8

【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上海市疫情防控调为二级后,市民对于戴口罩这件事有点“小纠结”:戴,还是不戴?这是个问题!有“口罩达人”之称的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主任医师很快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给市民提出“四戴三不戴”的佩戴建议。在疫情防控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上海都组织权威医学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宣传,解疑释惑,安定人心。

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四部门近日联合向市民发布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后,上海16个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积极响应,2.5万余家餐厅表示要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抽样调查显示,92%的市民赞成使用公筷公勺。

790多家农贸市场、4000多个建筑工地、6800多个环卫公厕和社会公厕、1.3万个居住小区、24.5万个沿街商户……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上海精细部署落实环境卫生清洁、病媒生物防治和消毒工作,围绕居民小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沿街门店等7类重点场所,夯实群防群控的基层基础。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上海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群众的优势,一手抓环境卫生整治,一手抓健康科普宣传,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巩固疫情防控效应,上海正把“防疫经验”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卫生健康陋习,持续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水平。

医疗、疾控和科普,是上海卫生健康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三大“法宝”,健康科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硬核”喊话到“金句”刷屏,通过全行业动员、全社会覆盖、全媒体传播,上海的健康科普工作者们以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筑起2400万市民的疫情“防火墙”。上海市卫健委官微牵头11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组成新媒体矩阵,38家市级医院推出1200多个科普栏目。开发“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工具包”,发布原创科普文章和音频、视频,推出“疫情防控市民健康科普50问”“疫情防控市民心理疏导18问”等系列科普,广受市民欢迎。

良好的市民健康素养,成为上海战疫的坚强基础。据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监测显示,上海市民健康素养连续12年呈上升趋势,2019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2.31%,比上一年增长13.8%,提前达到《健康上海行动》2022年目标。上海市民主要健康指标已连续10多年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市爱国卫生月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开展城乡市容、集贸市场和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三大改善行动,强化各类公共场所主体责任,切实解决市民关心的环境卫生问题,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4月3日,上海市召开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健康促进委员会)2020年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会上介绍,上海以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为契机,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市民健康文明行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市民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2019年,上海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今年上海将围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实施《健康上海行动》,重点做好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市民健康文明行为、推进落实《健康上海行动》重点项目、加强国家卫生区镇和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加强控烟宣传和执法、加强组织体系和队伍能力建设7项工作。

上海市爱卫会、市健康促进委、市文明办等11部门日前联合向市民发布倡议书,呼吁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巩固防疫成果,共享健康生活。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