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2 浏览量:22

记得拿到初中录取通知书后,学校就要求我们填写一份个人自我评价、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性的详细问卷。这些信息成了我们进校后分班级、分宿舍的重要根据。现在想来,我们当年班里同学性格、兴趣相得益彰,有着极大的互补性,就出于这一重要的问卷信息。

我在1964年考入上海中学,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1967年初中没有按期毕业,在学校多留了一年半,1969年初离开学校到安徽农村当“知青”去了。告别母校的第二年,上海中学正式停办。我们这批学子,深深忧虑的是,我们是否将永远地失去自己的母校。1978年上海中学复校,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欣喜。弹指间,今年已是母校复校30周年。这30年来,我们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记得2002年的一天,我刚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不久,在上海的一次小型会议上,知道同在会场的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四川大学校长卢铁城都是上海中学校友,于是我们三位尽情地回忆起自己当年在母校的学习与生活。尽管我们三人是上海中学不同时期的校友,但我们交谈中十分认同的是:上海中学是一代代学子永远的精神家园!

上海中学无疑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中学之一。1865年,时任苏淞太道兵备的丁日昌顺应“兴新学”的潮流,捐银倡设“龙门书院”,上海中学自此走上了“兴校救国”之路。一个半世纪以来,在国家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上海中学传承“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形成“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以严于治校、精于教学,名师荟萃、英才辈出而著名于世。我们进校时,叶克平老校长已治校十载,卓有成效,学校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当年上海的中学生们最向往的学校。

记得拿到初中录取通知书后,学校就要求我们填写一份个人自我评价、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性的详细问卷。这些信息成了我们进校后分班级、分宿舍的重要根据。现在想来,我们当年班里同学性格、兴趣相得益彰,有着极大的互补性,就出于这一重要的问卷信息。最令我们惊异的是,入学后刚见到我们年级的教导主任方启敖老师,他居然能把我们的名字几近无误地一一叫出,于细微处体现了对新生的尊重和关爱。能够想象,老师们在我们进校前花费了多大的功夫来了解学生。入学后,学校的一代名师,如唐秀颖、顾巧英老师等都给我们初一的学生作启蒙教育。谈的不是升学之道,而多是为学首先要为人、为事之道。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这些,对我日后成为教师,锤炼自己教师的责任,一直起着震撼心灵的激励作用。

学校重视因材施教,厉行教学变革。记得初一的《数学》实验教材就是专门为我们编写的。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把当时分列的《代数》、《几何》融于一体,对教学内容作了极大变革。经过不到两年的学习,就能达到当时初三的数学水平和能力。教材的主编是苏步青教授和唐秀颖老师。现在想来,大数学家和中学数学教师合编教材,不只开启教材改革的优良风气,而且对我们这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极大刺激。我们真的感到大数学家就在我们身边注视着我们、关心着我们,每个同学都奋发学习,不敢懈怠。这些,对我们实在是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最好的熏陶。今天,当我们呼唤深化中学教材改革时,希望能有更多的大科学家和中学优秀教师共同担纲教材编写,好的教材不只是知识的读本,更是学生成长的阶梯。

学校时由名师大家和各行各业的精英给师生们举办讲座。记得华罗庚教授曾亲临学校讲演,题目是关于“优选法”的创立与运用问题。我们这些初中生确实难以听懂华罗庚教授演讲的全部内容,但他执著于科学研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循循诱导的教风,却永远地留在我们记忆之中,至今对我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都有深刻的影响。

上海中学是一所园林式的学校,是当年上海最优美的中学校园。当时,教学主楼就是面对正门的“龙门楼”和正门右侧的“先棉堂”。“先棉堂”是初中部的教学楼,取名质朴无华的“先棉堂”是为了纪念黄道婆。据说黄道婆1295年回到当时松江乌泥镇时,曾在这一带传播她从海南崖州带回的棉花种植和纺织的新技术。由于学习在“先棉堂”,我们都谙熟黄道婆的事迹,常被这位元代女棉纺织家坚忍不拔、勤奋好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龙门楼”是高中部。我们这些初中的“小鲤鱼”们,终究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失去了一跳“龙门”机会。如能跳到“龙门”,母校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精神熏陶和素质滋润。这已经成为我们一生最大的憾事了!

(作者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出版和翻译著作20多部,其中《画说〈资本论〉》获1996年“五个一工程”奖,《世界市场全书》百卷本(总主编)获1996-1997年度中国图书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与张雷声合著)获2006年度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度吴玉章奖一等奖,《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获首届中国政府图书奖提名奖。上海中学1964级校友。)

母校回望

陈乐民《育英中学杂忆》

2008年5月16日

4版

林克昌《我爱您,海南中学》

2008年3月28日

4版

钟康惠《南山感怀》

2008年3月26日

4版

网络支持:光明网新浪·新浪教育

网络支持:光明网新浪·新浪教育

互动热线:010-67078528

67078146

电子邮箱:mxlz1008@yahoo.com.cn

网络博客:blog.sina.com.cn/mxlz1008

通讯地址: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100062

光明日报教育部、新闻报道策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