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公司规划土地部首席工程师 徐进
■本报记者 黄尖尖 采访整理
我是一名滨江规划建筑师,从小生活在杨浦,长大后又亲身参与杨浦滨江建设。看着黄浦江两岸一点点在变化,能成为上海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最大的幸福。
“杨浦小囡”的滨江梦
小时候对杨浦滨江的最大感受就是“近江不见江”。
高一那年暑假,我和同学到位于杨树浦路的上海制皂厂劳动,下了公交车还要走好远的路才到。那时杨树浦路几乎完全被工厂占据,靠近黄浦江,但从来看不到江面的风景。
高考那年我报考了同济建筑系。2003年,我上研二那年,为了迎接世博会,同济的常青教授团队开始对杨浦滨江展开调研,对沿江历史建筑进行梳理,提出开发构想。当时的我非常羡慕他们的工作。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最初上海只有外滩的第一代滨江,后来陆家嘴滨江慢慢开发建成。我坐在陆家嘴滨江的木质平台上吹着温柔的江风、看着美丽的江景,向往着杨浦滨江开发建设的时候,自己也能参与其中。
没想到10年后,曾经梦想的机会竟然来到面前。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2013年底,杨浦滨江开发的消息传来,当时我已在设计行业工作了9年,参与设计过数十个规划和建筑单体项目。这次,我一定要抓住和杨浦滨江的缘分。
我毅然从原单位辞职,向杨浦滨江公司投了简历。竞争者并不多。因为当时的人们,包括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对杨浦滨江都没有投入太多关注。那一年,杨树浦路一带的工业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处可见厂区高耸的围墙、生锈的金属大门和“闲人莫入”的标牌,一切都亟待开发。
守护城市的记忆
如愿进入杨浦滨江公司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沿江的现状进行梳理。杨浦滨江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每一座工业遗存背后都有故事。在有局限性但特征明显的区域进行开发,更容易做出特色和亮点——这是杨浦滨江最吸引我的地方。
2015年,杨浦滨江550米示范段开始规划设计。示范段,就相当于在建一片“森林”之前先拿出一个“盆景”。在此之前,滨江示范段曾经做过多轮方案,但没有过多考虑工业遗存的保留。有人提出请国外知名设计师来设计,但照搬已有的案例,不是我们想要的世界一流滨水岸线。只有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江才能吸引世界的目光。
那年夏天,我们和来自同济的设计师团队每天顶着烈日沿江边反复进行踏勘,足迹踏遍滨江每一寸土地,把能找到的历史遗存一点一滴挖掘出来,保留下来。因为留住历史遗存,就是守护上海的城市记忆。
滨江的工业码头原来计划全部铺设花岗岩。但我们看到码头的粗骨料混凝土地面在阳光照射下升腾着粗犷的工业气息,彰显着码头文化的内涵,不禁联想起昔日工业码头的繁忙景象。于是我们决定,把杨浦滨江所有的工业码头粗骨料地面都保留下来,这也成了杨浦滨江区别于其它滨江的一大特征。
为人民而建的滨江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半年多来,杨浦滨江建设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今年1月27日,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正式成立。上半年,杨浦滨江推进了大桥公园、技能博物馆和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党群服务站的设计优化。公共空间的改造,不再是简单地把老房子拆掉,把楼建起来,把企业引进来,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建设以人为本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市民的参与度,从细节处体现人性和温度。未来,杨浦滨江还将设立人民建议征集点,让市民对滨江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也会为我们规划设计打开新思路。
最近,许多曾经在杨浦滨江沿线工作和生活过的居民都回来了。每当看到有老居民坐在“共生构架”水池边的“石笼凳”上聊起过去在这里生活的往事,看到小朋友们在通向江边的野趣草甸上玩耍和拍照时,我就会很高兴。这里原先是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的一座单层仓库,按照最初的方案计划只保留外表面。但在我们把屋顶掀开那一刻,看到内墙上老厂房几经修复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外墙的爬山虎与墙壁共存共生,再听曾在此上班的退休工人说起每次工厂大修的故事,我就知道这些墙面和爬山虎,都是他们曾经的记忆。规划团队当即达成共识,不但要把内外两个墙面保存下来,还要尽量保留墙面上的爬山虎,并给这座构筑物取名为“共生构架”。“石笼凳”则是我们和工人一起用厂房里撬出的混凝土块堆砌的,草甸上的植物搭配,是团队试验种植了30多种苗木,经历从播种到发芽2个多月漫长等待后培育出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