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在上海书展,“读懂”人民城市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0 浏览量:17

■本报记者 施晨露

这是一届特殊的上海书展,又是一届如常的上海书展。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在“时尚夜市”回归、“光影之旅”重启后,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前天开幕。运转两天,线上线下,上海书展都是这座城市最热的话题之一。一座可阅读的城市,拥有众多爱阅读的市民。正如开幕首日,主宾省浙江代表所说,上海书展如期举办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与担当,给了全国书业乃至全国读者一股信心。

两天来,记者在书展会场目睹,为了“安全,出彩”的目标,今年上海书展多了许多第一次的举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就体现在这些具体的“第一次”里。

第一次实名预约

今年上海书展首次采用实名预约制入场,设置南北两个安检篷房,读者出示身份证件、健康码、购票凭证,经过测温初检后,进入安检篷房进行安检和二次测温,再经自动验票闸机,查验身份证件、同步人脸识别绑定,方能开始阅读之旅。作为防疫的第一道关卡,这是书展确定如期举办之际就定下的方案。

这之前,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先后举办——上海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最早重启线下大型文化会展,离不开坚实的防疫水平和细致有效的防疫措施。

12日一早,记者在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入口遇到洪女士一家四口。爸爸滑开手机屏幕、调出健康码,再点开购票二维码界面,递上两张身份证和包含两个孩子身份信息的户口簿,妈妈带着两个女儿经过一一测温,走进安检篷房。只有在经过闸机、人脸识别绑定的几秒钟里,一家四口才短暂地摘下口罩。

“戴好口罩。”会场里,记者一次次耳闻,轻轻提醒这句话的有穿着橘色志愿者外套的大学生,更多的是读者之间的相互提醒。

第一次“中场休息”

除了实名预约,今年书展首次划出日场与夜场之间的一小时用于场内防疫消毒,并在展厅内采取每两个小时循环消毒。读者笑言,“书展有了中场休息”。在这个“休息”的时段,忙碌的是众多志愿者、工作人员。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感谢光临上海书展,日场将于下午5时结束,请抓紧挑选心爱的图书。5时整,我们将进行场馆防疫消毒,请尽快有序离场。因疫情影响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如果未能尽兴,可以通过上海书展线上平台继续参与上海书展的各项活动,谢谢配合。”连续两天下午4时36分,展馆内响起两遍广播。记者看到,下午5时之前,用不着工作人员催促,多数读者脚步匆匆,尽快离开会场。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以往的重点是保洁,今年的重点是消毒。早上开展前1个小时、日场与夜场间1个小时都会全面消毒。”场内消毒保洁团队负责人朱韵毅告诉记者,团队54人全员出动,每天消毒八次,闭馆后要清理完所有垃圾再消毒。“读者的垃圾分类意识都挺强,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世纪出版集团印刷发行部主任孙肖平介绍,世纪馆、世纪·国学馆设置了20多个放置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的服务点位,还有两个防疫留观室。

大到占据东西走廊的世纪出版集团各展位,小到序馆旁小小的“陈伯吹童书馆”,都制定了详尽的防疫工作规范。往年热门签售活动集聚的友谊会堂,根据一、二、三层楼面积不同的场地,核准了人数不等的最高承载量。

第一次展场面积扩展到2.6万平方米

今年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的展场面积首次扩展到2.6万平方米,比往届增加10.8%。主承办方与场地方共同挖潜,将“实体书店品牌馆”搬到户外,一方面有助于分散人流,提升现场观众的安全感、舒适度;另一方面,也让各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充分发挥策展优势,不仅展陈面积扩大,布局也更为合理。室内场馆里,各参展商都采取通透设计,减少货架、拓宽通道。不少读者感慨,今年的展位既美观又有透气感,观展更加舒心。带着宝宝来的年轻妈妈还惊喜地发现,今年主会场里,第一次设置了母婴室,以往挤在洗手间里给孩子换尿不湿的窘境改变了。

昨晚21时,一天的书展落幕,南京西路的霓虹流光下,三三两两提着一塑料袋图书的年轻人汇入夜色。小蔡在路边的花坛旁等朋友,身边是一样刚从书展出来的读者。“你是从南通来的?”兴趣相投的人们很快攀谈起来。小蔡点头:“明天再来。晚上就坐高铁回去了。”书友有些惊讶,“坐高铁逛书展?”“很方便,我来了好几年了。”小蔡说。

“今年上海书展有什么不同?”“实体书店街搬到户外了。”“你最喜欢哪家?”“我在申东外语书店买了很多原版书。”“书呢?”小蔡摊开手:“快递寄回家了。书展现场有这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