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的上海时间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0 浏览量:15

■本报首席记者

王潇

8月20日、21日,钟南山在上海共待了26个小时。这是疫情以来他首次踏足上海,目的是参与一场会议。

会场走道上,安保人员站成两排,夹道护着钟南山,一位年轻人在远处大吼了一声:“钟爷爷,您是我们年轻人最亮的星!”众人轻笑,钟南山朝他挥挥手。他后来说:“上海人民太热情了。”

“非典”以后,人们对这位来自广东的战疫功勋始终热度不减,此次疫情后又达到高峰。但钟南山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

这场主题为“新冠疫情重塑全球健康面貌”的会议由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大专家.COM”承办。“现在一般都云上开会了”,钟南山说,但“大专家.COM”这个医学平台是他联合75位院士发起的,所以必须来。选在上海举办的一个原因是,“上海的防疫工作做得十分出色”。

然而,20日受台风影响,广州出发航班取消,他只好改坐高铁到上海,近7小时。抵达时,这位84岁的老人明显面露疲态。

疲倦持续到第二天。在发表完主旨演讲后,他对主办者说,“别给我安排发言了”。可会场上,遇到他关心的话题,又总忍不住举手示意:“这里我要插一句。”“我现在有个愿望……”

钟南山脑子里的事很多。他在会议开始时就抛出一个观点,“抗击新冠后所有传染病的数量都有下降,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次新冠疫情最突出的就是在上游进行防控,慢性病也要及早干预。”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忙着搭建平台,呼吁数据共享,“我在广州已经努力了7年,但始终没办法很好地共享”,“没有大数据,后头讲那些都是假的”……

与钟南山多次接触的“大专家.COM”工作人员觉得,钟院士身上有两股力量。

一股是学术力量,相当坚定,即使是有争议的领域,他也不避讳,只认事实。而另一股力量,相当随和,外人不易看到——什么事都“好、好”。他的专车上有人放了几本《钟南山传》,不用多说,上车后他就会主动拿起笔开始签名。在他住处,房间里也有主办方放的几本书,没人交代,第二天去看,也都签完了。

21日16时,钟南山结束上海之行,乘车去机场。在车上交谈时,见本报记者坐在前排回头不便,特意让记者同他女儿交换座位到后排。

在机场值机时又被人认出。有人大声说:“钟老回广州啦!”他微笑点头,招个手。

钟南山反感自己被神化,但并不反感医生这个职业被追星。“我想这也有它好的一面。”他很认真地说,“我每天收到的信一沓一沓的。很多是上小学的孩子写的,让我很感动。他们懂得要学什么,要追求什么。”

21日,在去虹桥机场的专车上,钟南山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上海警觉性很强

解放日报:您在会上提到,如此多人一起开会,这种场景在很多地方很难想象,在国外更难想象。您觉得这次会议为什么能在上海召开?

钟南山:现在在一些地方,超过200人的会议还是限制得比较多,华东地区做得比较好一点。这次之所以选在上海松江举行,一个原因是上海的防疫工作做得十分出色;还有一个是松江发展非常快,三年前来这个老地方,三年后看看有一些不一样。

解放日报:提到上海防疫,您觉得具体哪方面让您印象深刻?

钟南山:我觉得第一就是上海行动比较早。在公共卫生方面,上海一直有比较好的警觉和传统,在2013年H7N9禽流感暴发期间,上海公共卫生学界的几位教授就是在去会诊时发现了一家人有两三个同样的症状。家庭聚集性的感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有人传人的强烈信号。这马上就引起上海方面警惕,很快进行病原学检查,后来发现了H7N9这种新的禽流感病毒,其他省比如浙江、广东很快就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另外,上海也比较快跟上关于病原学的检测,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在医院里检测出阳性,还要送到CDC(疾控中心)去进一步检测,等上这三四天实际上就不得了,在武汉就有这个问题。上海是比较快地把权力下放到三甲医院。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还有一个就是关注密切接触者。实际上,即便到现在,全世界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就是从上游把病人跟踪好,还有就是保持健康的心态。上海一旦发现一个病例,就马上紧跟那些密切接触者,与健康人群分隔开。

这几方面看起来很普通,但都做到位了就说明领导部门的思想到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上海在“非典”以及新冠疫情期间,病例都是较少的。这是其他省市应该向上海学习的地方。

前几天,我刚跟将近200个外国使节做了一个报告,我说有一个问题对各个政府的领导来说都无法回避:在重大疫情面前,到底以什么为第一?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大家都能理解,但不见得国外也能。每个国家制定政策都得掂量掂量天平的两端,一个是人的生命第一,一个是经济发展(重启)第一,应该怎么做?中国是“step

by

step”(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在严格的控制下慢慢恢复。

先建立起大数据的内循环

解放日报:这次会议的主题重在“互联网+健康”,您是如何考虑的?

钟南山:新冠疫情极大地加速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人工智能靠什么?靠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找到它的规律以后再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分析。比如说一开始新冠病人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有的人认为首先是发烧,后来我们通过收集相对大一点的数据才总结出来,其实发烧作为首发症状的比例并没有那么高,初期症状还包括疲劳、肌肉疼痛、咳嗽,后来对大量的数据总结后发现,嗅觉丧失也是一个重要症状……所以这需要大数据的积累,没有大数据,其他后头讲的那些都是假的。

解放日报: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您对中国未来在大数据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钟南山:我们在广州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我们有约在先,大家可以共享一些数据,一旦谁有了想法或者想到某一个主题,大家提供数据给他,将来由他牵头做总结,当然隐私肯定要保密。但这种分享的范围还远远不够。

我最关注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中国能不能够真正地在医疗队伍里形成一个“大数据”。因为这个是最关键的问题。假如说有我们自己的大数据,而且这个大数据是互通的,我们就可以利用它创造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们的医疗肯定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我一直呼吁,各级政府和各级大医院、小医院团结起来,把大数据建立在一个同样的平台上,大家能够互相共享、使用。

解放日报:别的国家在医疗方面的数据共享做得怎么样?

钟南山:他们也同样有这个问题,也面临非常大的困难。所以有一些国家是由政府来组织的,但都不是很深入。

用现代医学诠释中医药

解放日报:您怎么看待这次中医药发挥出的作用?

钟南山:这半年多对中医药的实践增加了我对中医的认识,我始终在想,中医疗法目前在中国主要是在中医药大学、中医院内使用,如何介绍给三级医院,乃至推广到国外,让他们认识到中医药的疗效,还是要用别人熟悉的方式或方法来讲。

解放日报:连花清瘟到底效果如何?是不是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钟南山:关于连花清瘟胶囊,我们做了284例的患者研究,在全国23家定点医院展开。这284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单独的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与连花清瘟胶囊的组合。结果显示,连花清瘟对于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的治疗作用明显。但在降低重症病例转化率和提升病毒检测转阴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我们向《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投稿,这个杂志在这个领域影响因子是比较高的。当时编辑找了三位审稿人评审。评审回来以后,我看有两个比较正面,有一个有些问题。这位主编不太放心,叫我们再介绍一位。我们努力介绍了一位德国的学者,评议回来是比较正面的。我们想这两次应该可以了,结果对方还是不放心,他自己又找了一位审稿人,看完后还要我们寄一些原始资料过去。我心里就想,为什么他这么怀疑?研究从各方面确实都是严格按照循证医学方法来进行的,但对方似乎始终不满意,所以拖了相当长的时间,前前后后大概有三四周,最后这篇论文还是登了。

这实际上是第一次按国际上权威的法则去发表中医药的效果,后来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现在有10多个国家在对连花清瘟进行安全性试验。在前几天,我看到美国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个分支机构发了文章,经过分析认为中医药存在一定的效果。

这让我觉得,哪怕治疗方案存在很大争议,只要认真地进行研究,结果还是会被认可的。当然,编辑也提到,唯一的缺点是研究没有双盲方案设计。但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都在抢救病人,如果还进行双盲实验是存在伦理问题的,他们也表示理解。

总之,中医药存在效用,我们中医既要让国内的广大西医服气,也要让国际上的医学界认可,就必须要用他们认可的语言方法以及理解的方式来解决。

中国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梯队

解放日报:提到无症状患者,目前我们有哪些考量?

钟南山:对于无症状的感染者,现在中央也提出来让我们想想办法。

无症状患者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属于潜伏期7天,潜伏期过了以后就产生症状;第二种是症状非常轻微,伴随发烧或者肌肉疲劳,患者自身不觉得;第三种才是真的无症状。无症状患者现在相对多了一些,有些西方国家的数据能达到25%。如何采取针对性的治疗?西医也没有办法。

我们现在琢磨着中医是不是有办法,是不是可以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通过一些辨证论治的方法,使得患者能够更快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使病毒更快转阴。这并不需要什么高级的技术,就是需要细致的观察。这是我的愿望。

解放日报:疫苗现在情况怎么样?

钟南山:疫苗我们基本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但还是需要和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目前有5种疫苗,哪一种的生产方法好,到现在也没有肯定的答案,比如抗体能够停留多长时间,如果三个月就消失了,那还是不行,最好要六个月、一年。中国正在跟十几个国家合作,讨论已经开始了,通过跟其他国家密切合作,才能真正比较哪种疫苗更加有效。

每天收到来信一沓一沓的

解放日报:您一年来上海几次?

钟南山:以前常来,疫情以后这是第一次。现在基本都是线上开会了,但这次我必须来,因为“大专家.COM”和“医生云”都是我主推的。

这个平台是2014年我和樊代明、陈君石等75位两院院士共同发起成立的,也打造了“医生云”这样一个智能综合医学服务平台。疫情期间“医生云”为全国百县的数十万居民提供了健康服务。未来我们的服务方式应该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解放日报:这次来上海有什么感受?

钟南山:上海人民太热情了。我之前洗手间都不敢去(怕惊动安保人员),刚才去了手上的水还没擦干就被拉去合影了。

解放日报:现在连小朋友都知道您的名字。

钟南山:这也有好的一面,我每天收到的信一沓一沓的。很多是上小学的孩子,让我很感动。他们懂得要学什么,要追求什么。

我的外孙这次画了一幅画,是一只老鹰抓着一个球,这个球代表冠状病毒,他和同学们把各自的画做成相片在网上义卖,5元一张,最后卖了8400多元,他用全部的钱买书捐给了武汉贫困家庭的孩子,做得很好。(本报记者李成东、实习生廖雨涵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