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20年,恍如烟云,20年后的宝钢,已经由一个“新生儿”成长为中国钢铁业界当之无愧的领袖,并且跻身世界钢铁巨头的行列。日渐强大的背后是深谋远虑,承载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梦想。
1978年11月7日,在上海宝山区月浦以东的滩涂上,宝钢工程的第一桩“咣”地一声落下。这个设计规模为年产钢、铁各600万吨的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成为当时建国以来最大的工程立项。
宝钢,带着中国工业现代化和先进技术的梦想,开始了梦想之旅。
与当时国内其他钢厂不同的是,宝钢一期工程从原料输入→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初轧的成套设备和技术,都是从日本引进的。据说当时宝钢的技术引进谈判,从询价、报价直至签订合同,前后一年多时间,牵涉了7个国家30多家厂商、100多个专业代表团。前后有2100多批,4500多人来华商谈。最紧张的时候,甚至同时开列了108个谈判桌。有两个数字足以让人惊叹:一是引进谈判13000多场次;二是消化技术资料、图纸达320吨。
高峰时,宝山地区曾集聚了约10万建设大军。
从宝钢打下第一桩到1985年建成投产,经历了七年漫长的时间,其间,围绕着要不要建宝钢,能不能建成宝钢的争论一直在延续。
财政部一位干部曾写了一篇署名文章《替宝钢算一笔账》,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由此公开讨论宝钢建设问题,褒褒贬贬,褒少贬多。北京国家机关的不少干部和科研院所的某些专家也纷纷给邓小平、陈云及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写信,历数建设宝钢的种种弊端,指出其不合国情,建议下马。宝钢的一期、二期工程也曾因此而停建、缓建。
争论焦点之一还集中在宝钢完全靠进口铁矿石供应是否安全。宝钢全部采用进口铁矿的规划,被许多人认定为崇洋媚外。
而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国人才对充分利用国内与国际两种资源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越来越多的钢厂开始与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矿业大国签订长期进口合同,进口矿石比例能占到一半以上。
如今,宝钢已经成为中国钢厂进口铁矿石的代表。新一轮的铁矿石进口谈判又要开始了,宝钢董事长斩钉截铁:我们一定要争取夺得谈判的主动权!
在围绕要不要建宝钢争议纷纷的1979年,邓小平在当年9月份的一次会议上他高瞻远瞩地说:“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事实也证明了邓小平的话。宝钢投产第一年就实现了保本微利。之后,又实现了利税连年大幅度增长。而投产10年后,按国家统计口径计算:国家在宝钢的原始资本增值了1.2倍。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宝钢人曾自豪地算过一笔账:已上交一个宝钢,还掉一个宝钢,又新建了一个宝钢。
199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宝钢(集团)公司为主体,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当时的重组也不被业界看好,标准普尔更是调低了宝钢的资信评级。
新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将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而当时宝钢花了8900万美元引进的日本新日铁先进的管理软件,再把引进的先进管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创新的“集中一贯管理”,也为中国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数年的努力,新宝钢不仅在国内稳坐业界第一把交椅,也成为首个国内竞争性行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标普又重新调高了宝钢的评级至BBB+。
如今,宝钢的“钢”字小三角标志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从一元硬币,到可口可乐的钢制易拉罐,甚至是电视机、音响、汽车、轮船、航天飞机……宝钢不仅在改变国人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生活,还把品牌推向了国外。从1992年起,公司就确定把公司至少10%的钢铁产品用于出口,用户遍及6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
在20周年庆典上,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相当冷静地说:“宝钢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壮大的,以现在的规模,宝钢还无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宝钢已经提出2010年进入世界前三的目标,并且确定了自己“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宝钢希望自己未来成为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拥有核心竞争力、具备国际市场影响力的世界钢铁业领导者。
宝钢的20年,已经用战略的眼光、惊人的毅力和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证明了中国的钢铁业可以发展为钢铁强国,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也可以跻身世界500强。而20年后的宝钢,人们在等待着它为中国工业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