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杨浦区举行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揭牌仪式及相关工作动员大会,公布了杨浦区11个街道按“6+2”模式设置的内设机构。同一天,青浦区也给街道“翻牌”,自主设置了党群工作办公室、综合发展办公室。而从3月3日长宁区作为沪上首家全面“翻牌”城区以来,静安区、宝山区、徐汇区、嘉定区等区域的街道也相继以全新面貌亮相。
那么“翻牌”首月,街道干部如何主动转型?他们都在忙些什么?记者走访了沪上多个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记录了街道“翻牌”一月来的新变化。
去年年底,市政府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成果发布,形成的“1+6”个文件让基层眼前一亮。今年,文件在推进工作中,孕育了一大批来自基层管理的新思路。
无疑,街道改革是“一号课题”中分量最为吃重的部分。近一个月来,存在10余年的“社区(街道)党工委”,被正式更名为“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派出机关,在地区社会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翻牌”过程中,记者难免会听到某些街道诉苦:“钱少了,活多了,不乐意。”然而,市委书记韩正在去年年底市委全会上指出:“如果街镇没有能力,我们就帮他们增强能力;如果街镇没有资源,我们就赋予他们资源;如果街镇没有法律地位,我们就按照程序授权他们。”
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区街道,发现“有职有权有物”已经落实到基层,从街道体制改革,到大镇大居建设,再到网格化建设……街道书记带领着一批干部,忙得风风火火、热情四射。
网格化“微平台”成立:权力变大了
走访: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区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
嘉定区下属街道
这两个星期来,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副主任史永亮异常忙碌。“现在权力大了,责任重了,压力也更大了。”他指着街道网格化平台上的一个反馈结果说,“这个乱设摊的问题监督员报上来两天了,怎么还没处理掉?”史永亮笑着说,这类问题以前可能拖个一周半月,他也不会那么着急。“以前街道只是被动管理,等区里派任务,现在主动管理,搭建了微平台,成为了联络各终端的指挥中心。”
史永亮所说的权利和任务之变,源于长宁区街道在3月初更名翻牌后,赋予“街道网格管理中心”更多的权责。原本要到区里“走一遭”的问题,现在在街道层面就可以搞定了。
史永亮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常见的大件垃圾处理问题,以往由区网格监督员在巡视时发现后,上报区级网格平台立案,然后发给市容局,再到市容所,最后找到管辖的环卫公司,要兜一大圈。现在监督员下沉到街道工作,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街道的网格化中心,街道找市容所,再落实到环卫公司,砍去了两个环节,响应速度大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过去街道因为没有“权”,喊不动各职能部门,遇到事情,需要区级层面来协调,市民往往感觉问题没解决,是政府“扯皮”、“不作为”。如今街道被赋予了指挥协调权、评估监督权、任免建议权,有“尚方宝剑”在手,街道协调管理工作时自然更有底气了。
“我们新华街道的网格化平台对接30多个终端,现在七所八所的管理部门,都喊得动了。”史永亮说,他最近就关注西法华路段的乱停车、乱抛物、乱设摊问题。该问题以前久治不愈,往往条线部门相互推诿,街道更是无能为力。如今街道指挥各职能部门召开联动会议,商讨解决方法,城市顽疾必能清除。
长宁区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主任张红兵告诉记者,长宁区早在2006年就作为全国首批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十个试点区之一,率先实施网格化管理。经过十年的探索,这次落实“一号课题”有先发优势。3月以来,区网格监督员施行下沉街镇,让全区原有的105名监督员分派到各个街道工作,区内只保留20-30名。他们去了街道后,与街镇层面的社区保安、市容协管员、城管员的工作融合,共同管好所属网格的一亩三分地。“而我们区内的二三十名监督员,就可以负责不定期抽查下沉监督员的工作,更好地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市民开口之前’。”张红兵说,他相信经过半年的摸索,街道管理肯定会涌现出一大批“金点子”。
那么街道的工作如何考核?对此嘉定区做了缜密的方案:将去年社会发展的考核分值从38分提高到58分; 增设了如体制改革、财政预算绩效、区域化党建、社会组织培育等专项考核指标; 加大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的考核力度。
卸下招商重担:保障街道经费不降反升
走访:宝山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张庙街道;
杨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
本周,在宝山区转变街道职能工作推进会上,招商引资职能与街道完全脱钩,以宝山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招商引资管理服务平台开始运行。宝山区共有友谊、吴淞和张庙3个街道,下辖9个开发区、招商人员204名,从昨天开始喜迁新居,正式纳入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宝山区区委书记汪泓说:“目标是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街道招商职能的转移工作。”
取消了招商引资后,街道的钱袋子是否会瘪了,工作经费是否会受到影响?答案是否定的。宝山区出台了《街道经费支出保障方案》,街道经费支出由区政府全额保障,采取“二个托底、四个新增”的办法。“二个托底”即以2014年财力基数为准,全额托底保障2015年街道用于“三个公共”的财政支出,且不低于2014年3.1亿元的基数。而“四个新增”即2015年再安排4个增量保障,让街道全心全意投入社会治理。一是改革性增量,新增街道用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的支出经费4078万元; 二是创新性增量:新增保障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支出经费4350万元;三是服务性增量:新增扶持社会创新治理、保障政府实事项目支出经费4000万元;四是拓展性增量:新增用于搭建政府购买服务平台支出经费2000万元。至此,宝山区2015年将投入街道保障经费超过4.6亿元,新增街道“三公服务”经费1.5亿元。
张庙街道党工委书记须华威告诉记者:“区政府一年拨给张庙街道的经费,比以前招商引资的奖励翻了一番。”须华威表示,钱多了,工作压力也更重了,“街道体制改革决不是翻翻牌子、调调位置、涨涨工资这么简单,要求也提高了,按照要求应该减负、增能、加压,街道不再找米下锅,但要做实公共服务也需要狠下功夫。”
与宝山区不同,杨浦区将招商引资职能全部划拨给新组建的招商部门——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区投资服务发展中心和杨浦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新的招商体制采用‘三位一体’的模式,集合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全资国企。”杨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主任杨茵喻向记者解释,投资促进办公室,作为区投资促进工作的主管部门,会同产业主管部门、区属国企共同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投资服务促进中心更名为区投资服务发展中心,作为其下属事业单位,承担办证服务大厅等类似功能;而杨浦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区全资公司承担招商平台功能,下设六个分公司。“早在2008年,杨浦区就实现了街道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也就是说街道的经费不会因为招商引资的多少而改变,因此此次取消该职能对街道影响并不大。”她告诉记者,在上个月翻牌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新部门跟各单位都需要时间来磨合,但优势也非常明显,以前11个街道在遇到问题时职能自行解决,现在一个部门可以内部协调并分享经验,也有助于提高效率,“我们一季度财政增长预计是保八争九,现在已经超额完成,涨幅达9.2%。”
大镇析出街道:
不仅是听上去更“时髦”
走访:普陀区万里街道、真如镇街道;
闵行区江川、古美、新虹街道
早已没有农民、没有农村,也没有村级经济组织的真如镇,如今已撤销镇建制,设立真如镇街道办事处。对于久居“镇”上的蔡老伯来说,第一反应竟是“不习惯”:“跟居委干部聊天,还时不时蹦出‘镇里怎么样怎么样’,旁边人提醒了才缓过神来,阿拉现在属于街道了,觉得听上去时髦多了。”今年年初,普陀区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万里地区”从长征镇析出,设立万里街道办事处,长征镇行政区划作相应调整;撤销真如镇建制,设立真如镇街道办事处。
当然,落实“一号课题”并率先析出街道、撤镇建街道,普陀区并不是为了“赶时髦”。区内有关人士指出,真如镇改街道后,工作重心转到社区管理和服务当中。“比如我们可以引进社会组织,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这样基层的活力可以进一步增强,问题的解决可以更有针对性,市民也会更加满意。”
而位于长征镇北片的万里地区,此次的析出更具有样本意义。此前,该地区长期被公共服务资源不足所困扰,被戏称为长征镇的“飞地”。万里地区居民办理公共事务,必须前往位于南片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路途较远,非常不便。万里街道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征镇人口规模达到23.1万,而北片万里地区的人口规模也符合设立街道的条件,万里街道从长征镇析出,借着“一号课题”的东风,新街道设立顺理成章。
万里街道的析出“前无古人,后有来者”。近日闵行区内江川、古美、新虹三个街道工作委员会揭牌,在闵行区的12个街镇(不含莘庄工业区)中,虽然只有3个街道先期“翻牌”,但已形成各方有效参与、协商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工作格局。记者采访中获悉,在部分区域已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浦江镇,析出街道的相关方案也摆上了议事日程。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