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帮助一名学生,就多托起一个家庭的希望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2

老两口向记者展示受捐的孩子们寄来的信、成绩单与毕业证书以及孩子们来家里做客时留下的照片。“听叔叔说,爷爷、奶奶生活很简朴,为了招待我们才准备了那么多丰盛的小菜,我们很感动……”为了让老两口看得清楚,有些信里的字写得有一元硬币那么大。

大年夜的下午,蒋孔悌像往常一样,戴上老花镜,坐在摇椅里看报纸。他的妻子赵琴则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看电视。两位老人头发虽已花白,但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神采奕奕的模样看起来顶多不过70多岁。“我已经90岁啦,老伴也有83喽。”蒋老伯爽朗的笑声让记者不禁发出感叹,“哪能保养得加好啊。” 

赵阿姨招呼记者坐下,从茶几上的果盘里面挑出一颗包装精致的糖果,递给记者,“你吃啊。这是我女儿给我们过年买的糖,比我自己买的好。”

蒋老伯则给记者讲起了“保养”秘诀:老两口每天坚持下楼散步、锻炼,饮食规律,保持良好心态。“简单地说,就是没有烦恼。”

一旁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连忙补充道,“还有助人为乐,热心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五年来,同为党员的老两口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已先后捐出了50多万元钱,几乎用尽了他们所有的积蓄。在他们的资助下,40名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其中13名学生正在继续读研,1名学生赴美留学。去年7月,老两口商量后,又再次认领了20名大学新生的资助任务。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名大学生每年资助2500元,直到完成学业,4年需要1万元。老两口再资助20名学生,还需要花费20万元。

“你们的退休工资够吗?”“有时候周转不过来就先问孩子们借咯。”“孩子们知道你借钱用来捐款吗?”“刚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我就说我需要用钱。”老两口共育有一儿两女,五年来,老两口曾先后问儿子、小女儿借款4万元。“不会担心你上当受骗?不问你们为何突然需要那么大笔钱?”“会问,因为我们平时都比较节俭。我就说我周转不过来嘛,他们就借给我了呗。”蒋老伯说这些话的时候理直气壮,又带着几分骄傲与得意。赵阿姨则在一旁补充道,“儿女们都很孝顺,可能心里有疑问,但还是把钱借给我们了。”

2010年的一个周末,蒋老伯在报纸上看到“手拉手慈善助学”活动,汶川地震灾区困难大学生的报道深深触动了老两口,他们当即决定要帮助这些孩子完成学业。“那天是星期六,慈善基金会不开门。我们心里着急,星期一一大早我俩就赶去那里等开门了。”在慈善基金会办公室里,每一个孩子的简历老两口都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个孩子都想帮,但碍于手头资金有限,老两口只能先选择了汶川地震中受灾的9名大学生和一名孤儿捐助。半年后,始终记挂着其他孩子的老两口,再次来到了慈善基金会,选择了15名大学生作为捐助对象。一个月后,老人问儿女借了钱,又资助了15名学生……但在捐助人的姓名栏里,两位老人始终留的都是以他们姓组合的假名“蒋赵”。

直到一年后的一次见面会,老两口才将捐助了40名大学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的子女。子女们虽然不反对他们捐款,但却心疼老人为了省出这些捐款,对自己的苛刻。为了省出这笔钱,两位老人把每个月的退休金都存得紧紧的,不轻易花一分钱。“女儿说我们对自己像葛朗台,一块钱恨不得掰成两块花。对别人却穷大方。”赵阿姨边说边笑,“现在儿女们都资助我们,儿子每天给我们买菜,两个女儿则给钱,买衣服补贴我们。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也坚持不到现在。”

最让两位老人感到欣慰的是,在资助的40名学生中,有几个孩子还时常与他们保持联系,老两口也偶尔会邀请他们来家里吃饭。“其实我们并不求什么,就希望他们将来对家乡,对国家有贡献。”蒋老伯的话很实在,“我们生活是紧了点,但这对于我们那代吃苦长大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多省一点,就多帮助一个孩子。多托起一个大学生,就多托起一个家庭的希望。”蒋老伯告诉记者,在他们资助的第一批学生中,有长在山区从小立志要去看外面世界,改变家乡的,大学毕业后,果然放弃了在上海工作的机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有经历汶川地震后,志愿要建造地震震不垮的房子的,考上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后,一直品学兼优,如今正在读研继续深造……

看着天色渐晚,记者准备起身告别。在老两口朴素的家居布置中坐久了,让人一时忘了春节将至。倒是老人的一句“赶紧回家吃年夜饭。”让记者想起了采访的目的,问及老人年夜饭怎么吃?是否会和孩子们去外面吃?赵阿姨连忙说,“哎呦,外面饭店的菜过年老贵的,我们在家吃。一会儿,儿子一家就要来拜年了,我们一起吃年夜饭。”边说,赵阿姨边拉着我去厨房看,“你看,四喜烤麸、熏鱼、水笋烧肉、蛋饺,这些都是大女婿昨天来帮我们准备的。在自己家吃家里人烧的年夜饭才有年味嘛。”

(蒋孔悌、赵琴夫妇获评“2014感动宝山人物”)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