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文豪的名字作为幼儿园的名字,以一个文豪的终身研究成果作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以一个文豪的主张引领孩子的优雅成长,这就是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创办于2008年9月,在陈伯吹之子、前北大校长、中科院院士陈佳洱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得到快速发展,仅用两年时间就被评为上海市一级一类幼儿园、上海市妇女之家示范点、上海市家庭教育实验基地,获得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学校称号。
文学是滋润孩子成长的乳汁,从小让孩子浸润在文学的环境中,幼儿园从一开办就以践行陈伯吹儿童教育思想为宗旨,“教育让每个孩子走得更远”是幼儿园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幼儿的情感、经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如何让文学教育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以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为重点,朝着陈伯吹先生提出的“让文学赋予孩子大胸襟、大关怀、大境界”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建构了“艺术同构视野下的幼儿园文学特色课程”,并形成了孩子喜爱的文学小社团活动,即运用多元整合的教学方法,在感受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表达文学作品,推出了歌声中的故事--唱故事、故事工厂--画故事、音乐精灵--跳故事、童话剧场--演故事、故事大王--讲故事等符合孩子认知特点的文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表现中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也在自我表现中提升自信心,体会文学活动的乐趣,从而实现表现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如今,文学特色教育已成为幼儿园的一道文化、教育风景线。
歌声中的故事--唱故事
幼儿园运用“文学故事”所蕴含的充满情趣的情景,开展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创新实践,努力探索“幼儿情景演唱”的活动方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唱故事”。这里的情景演唱是指运用故事创设情景,引发幼儿的内心情感体验而开展的歌曲演唱活动。
在幼儿园,演唱内容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找到歌曲与故事相匹配的内容。如《小红帽》、《三只熊》等。二是有些故事很有趣,很适合孩子,也相对比较工整,老师进行创编。如《河马妹妹买新衣》,在孩子充分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抓住了关键元素,说唱也很自然。三是创编故事,就像《大树桩你有几岁》,歌曲朗朗上口,适合幼儿表现,但是没有故事。于是老师就创编精彩完整的故事,带着对故事的理解学唱这首歌曲,并尝试不同的演唱方法。
“河马妹妹穿新衣”是一个由绘本故事引出的音乐演唱活动。因此,老师先让孩子们聆听故事,感受并理解故事中的情境。在孩子们喜欢故事,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再尝试用说唱的方式“再现”绘本的主要情节。说唱的表现形式是比较自由、生活化的,孩子们先前已经有过说唱的初步经验。
“唱故事”的发展价值在于:一是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是不一样的,注重文学故事的多元表现形式,让“故事能唱出来”;二是关注故事的欣赏与意境的体会,激发孩子感受“用歌曲表现故事”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三是故事、歌曲都是孩子喜欢的形式,当两者进行合理交融的时候,能给予孩子立体的欣赏与感知效果,实现的是“故事让歌曲更生动,歌曲让故事更易于理解”的双赢。
故事工厂--画故事
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故事,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而“故事工厂”是借用工厂制造这样一种途径,建立在幼儿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用绘画或制作等方式表现故事情景,是对故事的一个再加工。在幼儿园,老师预设的组织形式是:欣赏故事-制作、绘画-展示交流。活动形式是:创作绘画某一故事情节或创编故事不同结尾--语言表达。根据故事内容设计制作道具及背景--装扮演绎。教师进行适时适宜的指导。
“画故事”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一是有助于促进幼儿更好地理解文学故事;二是培养幼儿表达的一种转化的能力。从原来是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到现在是做故事、画故事,是表达方式的一种转换;三是可以丰富幼儿美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把故事作为美术的素材,一个故事内容可以制作出不同的作品;四是有利于提升幼儿美术表现的能力。
音乐精灵--跳故事
音乐精灵--跳故事,即通过舞蹈的形式来演绎文学作品,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走进文学作品、感受体会角色特征、理解作品情节变化。作品有《小邋遢》、《猫鼠之夜》、《司马光砸缸》、《拳击大王》、《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如《拳击大王》,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会跟着节奏舞动,并进行队形变化。
跳故事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孩子对舞蹈作品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潜心构思作品的排演及呈现的方式,尤其在做大选材的趣味化,技能性的形象化上面,来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欲望与能力。
音乐精灵这样一种多元的表达方式拓宽了幼儿对于表达的定义,文学作品不是只有说、画、唱、表演,还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加以表现,它可以是片段式的,也可以由若干个片段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加以表现的,并且音乐精灵的这种表现就前几种而言更为丰富与多元,它是跳故事,但又不是纯粹的跳故事,说、画、唱、表演零星地穿插于整个表现之中,让幼儿的表达表现更具创意性与灵动性。
童话剧场--演故事
童话剧是根据童话故事进行改变之后写成剧本,用一系列的演艺方式来展示,然后,再进行舞台加工和语言文字处理而形成一种话剧形式的表演。简单地说就是把童话改编为剧本,再进行演出。
选择一些什么内容呢?首当其冲的会挑选陈伯吹爷爷的文学作品,譬如《一只想飞的猫》,《骆驼寻宝记》等,其次会选择一些国内外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譬如《灰姑娘》《老虎拔牙》《三只蝴蝶》《猴子捞月》等。
为孩子排练了那么多的童话剧,印象尤为深刻的要属《一只想飞的猫》了,一位老师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陈爷爷的作品。排练之前,我觉得老师肯定要对这个文学作品拿捏的很透彻,譬如我在阅读作品后,我会问自己,这个故事带来的道理是什么?故事中哪些细节是围绕中心思想发展的?哪些故事情境离孩子太远应该删除?只有当自己理清了这些之后,我们便可带孩子排练了。”
童话剧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一是“表演”能够解放人的天性,在表演中可以做不一样的自己。而“童话剧”,它就是让孩子更好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媒介。童话剧对孩子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二是想象是幼儿欣赏童话时最主要的心理成分;三是童话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童话里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认识物体的性质、特点和关系,获得初步的自然知识,还可以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关系的理解,逐渐了解、掌握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的行为准则。
故事大王--讲故事
何为故事?有情感、有人物、有情节的叙事作品,都可称为故事。
故事是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着迷。故事使幼儿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从中体会真善美、假丑恶,感受文学的魅力。
何为讲故事?就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人物、环境、情节表述清楚。
讲故事,也要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如中班,因为中班年龄特点是喜欢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并且他们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而且基于小班的基础,通过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引导孩子理解角色体验角色。在《小马过河》中,老师引导孩子思考牛伯伯和小松鼠说话的声音、语气是不一样的。老师问孩子:“牛伯伯和小松鼠说话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他们立即说:“不一样。牛伯伯说话声音是粗粗的、慢慢的;小松鼠很机灵,说话声音是细细的、可爱的。有段小马和小松鼠的对话。小松鼠说:“别过去别过去,你会被淹死的。”那么小松鼠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孩子们说:“很着急!”“着急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啊?”有的孩子皱着眉头瞪大了眼睛,还有的孩子一边说一边做摆手的动作。于是老师让做得好的孩子上台示范,许多孩子都开始模仿他的表情。
讲故事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点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讲故事对幼儿语言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亲子共读”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儿童教育的最好方式,它是一种快乐的儿童语言,讲故事也是进行品德教育和开发智能的好办法。由成人给孩子讲故事固然有好处,但却是不够的。据国外研究,为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鼓励孩子参与讲故事是必要的。
画面采撷 讲故事讲出韵味
文学,是一个大学问;文学,是人生的大学。
让幼儿园的孩子,走进文学,亲近文学,也许最好的途径就是讲故事。
不过,看起来很简单的讲故事,也并不容易。因为在陈伯吹实验幼儿园,讲故事是与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学习语言表达结合起来的,更是与孩子的情感发育等成长挂起钩来的。因此,在幼儿园,讲故事是有讲究的。
小班幼儿刚刚熟悉幼儿园环境,语言发展方面停留在喜欢模仿成人的话。为了让孩子更愿意去讲故事,幼儿园老师作了深入探索。
有位老师到班里讲故事时说,有些故事的角色比较少,如《三只蝴蝶》里主要角色就是三只蝴蝶和三种颜色的花,那么在让孩子对白的时候,可以同时多请几个孩子同时做白蝴蝶,平行角色的运用可以同时模仿,也更大胆。
譬如《小猪的妈妈不在家》里面当小猪害怕时,别的动物都会来帮助它,有句重复的句子“没关系,没关系,我可以来帮你洗澡--我可以哄你睡觉--我可以喂你喝奶……”能力弱的孩子,只要求简单讲明帮助小猪的方法,而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增加句子的长度,如“没关系,没关系,当你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可以喂你喝奶。”根据孩子个体差异,降低语句的难度及长度。就是在让孩子模仿对白的时候,老师也可以为其铺设一定的情景,让孩子更有兴趣地进入。如:咚咚咚,谁在敲门呀?嘀嘀嘀,谁的脚步声呀?可以作出一些声响,帮助孩子进入,然后再去学习简单的对白。
让幼儿爱讲故事、会讲故事、能讲故事,成为“故事大王”小社团一如既往的目标。老师认为,在内容的选择上,小班以角色对话为主,选择对白简单重复的故事;中班则以人物角色鲜明的内容为主,在体会角色情感和理解故事的前提下进行讲述;大班在之前的经验影响下开展配音故事,故事材料也是以幼儿喜爱的动画片段剪辑而成。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