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迁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任何风吹草动都很敏感。
2010年初,因罗店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北金村被列为动迁单位,涉及282户村民、46家企业的动迁和1000余亩农田的征用。为确保动迁任务完成,该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挂帅的9名同志组成的动迁工作组。
动迁工作组在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作方针。用村支部书记、动迁工作组组长龚卫良的话讲:要把解决村民动迁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动迁后的后顾之忧作为突破口,功夫用在一个“情”字上,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决不拖大居建设后腿。
提速:解决老人动迁过渡难
整个罗店大居建设涉及6个村1800多户农户动迁。周边地区“一房难求”已成为动迁一大难题,特别家中有70岁以上老人的借房过渡更是难上加难。北金村282户动迁户中70岁以上老人有115人,其中90岁以上有6人,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达16人之多。
农村中有个“70不留夜”的习俗,为的是图个吉利,不愿贪小利接纳年龄较大的老人。一些动迁户明确表态:动迁没问题,动迁组要把老人领去;更有情绪过激的动迁户把老人送到了村委会办公室。面对动迁户意见,动迁组迅速全员行动,为动迁老人寻找房源。组织各居委和村民小组,把多余厂房、仓库进行调整修理,提供给家有高龄老人的动迁户使用。同时,完善动迁相关政策,给予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每人每月适当的补助。措施一落实,村里20多位老人入住了敬老院,其余也落实了老人过渡房。老人安置过渡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解忧:助动迁户就业
动迁使北金村46家企业歇业,近1000亩可耕地被征用,失地农民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压力骤然增加,不少家庭夫妻双双失业,子女尚在读书,动迁户为此担忧,就业问题成了影响动迁进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动迁组把解决动迁村民的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公益性岗位,向劳务部门推荐劳务输出,动员村里的就业援助员联络周边各企事业单位积极提供就业信息,落实相关经济措施鼓励,组织村民进入村合作农场从事农业生产,使一批因动迁失去工作岗位的村民重新就业。五年来,共安排动迁村民就业100余人。
援手:关怀动迁中的弱势群体
大型居住社区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留给更多的人是一片美好的憧憬,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动迁村民面临收入减少、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有的家庭夫妻双方都因企业动迁而下岗,有的家庭原来是农业纯劳力,由于农田被征、生活支出成本明显增加,成了新的弱势群体,这一类的村民对动迁有抵触情绪。
动迁组摸清情况后及时向村班子报告情况并提议:在经济上予以适当帮助。经过村民代表共同商讨,村里给予适当救助。“有时我们多想一想,尤其是要变换角色设身处地想,实实在在多为他们解决些困难,这要比我们一次次去做空洞劝说更有作用。”龚卫良说。
突破:真情感动“老大难”
“不让一个动迁户对政府产生怨恨”是动迁最理想的结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熟悉动迁工作的人都知道,对任何一户动迁户来说,动迁组三、四次上门做工作是家常便饭。至于碰到动迁户与之“躲猫猫”,让动迁组人员吃“闭门羹”,甚至遭到情绪过激动迁户的侮辱、谩骂、诽谤,也不足为怪。
村里有一位动迁户因不满所拆房屋的评估价格,拒绝动迁组工作人员上门解释,动迁组成员连续三个晚上等候在其家门口直至午夜,依然没有打动他的心。更没想到的是,他一纸诉状把镇动迁办和村动迁工作组告上了法庭,宝山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其败诉,该动迁户上诉至市高院,高院裁定维持原判。在此情况下,他反复去市、区有关部门上访,依然不愿与动迁组协商。按有关规定,对该动迁对象可启动司法强拆程序,但动迁工作组认为,一旦进行强迁将伤害到动迁户与镇、村组织的感情,这是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工作人员分头工作,通过该动迁户的朋友圈、同事圈、亲戚圈,从外围工作做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其心服诚服,自愿签订了动迁补偿协议。
自律:为动迁户树立标杆
北金村动迁工作组成员中有4人自己本身是动迁户,其余各成员的亲戚朋友也都涉及动迁,工作人员自身能否公平公正、廉洁自律,成为动迁户们关注的焦点。工作组明确动迁工作纪律,要求自觉遵守、相互告诫督促。4位涉及动迁的工作人员自觉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在动迁第一时间带头签下动迁补偿协议,并予以张榜公开。其他成员也从未为亲戚朋友的动迁说情谋利。“不受情、不收礼”是动迁工作的一条铁律。
北金村动迁工作组全体成员用真诚温暖了动迁村民的心,用真心拨动了动迁村民的情,用自身过硬赢得了动迁村民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为罗店大型居住社区顺利实施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