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二病区:悉心呵护每个特殊患者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2

今年5月11日,一位病人家属给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二病区送来一面锦旗,表达对二病区医护人员的满腔感激:“细心照料,热情关爱;医德高尚,温暖人心。” 

宝山区精卫中心二病区共有19名医护人员,其中女性16名,平均年龄34岁。这是一支老中青搭配、经验与技术、激情与冷静完美结合的团队。长年来,他们不受功名利禄的诱惑,用自己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呵护每个患者的身心,尽全力地把他们从混沌的世界中拉出来,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她们展示了不同凡响的风采,先后获得上海市劳模集体、“巾帼文明岗”,宝山区“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同事们都称他为“爷爷”

在这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医护集体里,不能不提到黄玉海主任。令人称怪的是,这位在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筹建阶段就到岗,至今已经工作30多年的“老法师”,所有的下属对他的称呼一律为“爷爷”!这个称呼里,充满了尊重和尊敬。 

几年前,病区收进一位智能发育不全、后又出现精神分裂的年轻人。这名患者伴有脊柱畸形,进院不久,又在与病友傻闹时发生意外,导致腰椎损伤下肢瘫痪。不明就里的家属本就埋怨医护人员“没有本领看好精神病”,现在看到患者又出现肢体受伤,便把所有怨气全部发泄出来,一时间闹得不可开交。 

正在医护人员深受委屈难以应对时,黄玉海挺身而出。他与患者家属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在安抚好家属的基础上,与病区医护人员一起,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护士长常芸更是主动与患者建立起“姐弟”关系。这以后,黄玉海调整药物,精心治疗,常芸和护理员一起,反复引导患者“要听医生的话”,教他学算术、学唱歌,辅助他进行康复训练。9个月下来,患者下肢恢复功能,又能行走了,精神状态也大有改善,见到医生护士一脸灿烂,“爷爷、阿姨、姐姐”地叫得可欢呢!患者家属看到这些变化,由衷地对黄玉海和常芸他们说:“我家孩子现在对你们的态度,比对我们还要亲热得多,就凭这一点,我也要感谢你们!” 

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

在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被病人谩骂、殴打等情况可谓家常便饭。 

去年4月,病区另一名护士长陈华珠值班时,一名病人突发冲动,挥拳击打另一个病人。陈华珠一步冲上去,用瘦小的身体挡在两人之间,结果被一顿暴拳打倒在地上。两个病人没出意外,她却被送进急诊室,随后又转院治疗。一次,护士沈仙英在病房巡查时,发现一个病人正在吞咽异物自残,便奋不顾身扑上去,一把抱住病人。病人拼命反抗,一下子把沈仙英打得鼻青眼肿,幸好另一名护士赶来帮忙,这才避免了更大伤害。事后,医院领导特地上门慰问沈仙英,深明大义的沈仙英却反过来安慰领导:“只要病人没事就好,否则,他在我眼皮底下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我会难受的。” 

“在我们病区姐妹中,有的脸上被吐过口水,有人手背被抓破留下伤疤,有的甚至被打落了牙齿。”常芸说,“面对这一切,我们从不退缩、埋怨。谁让我们守护的是一群精神病患者呢?” 

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只要病人不受伤,也心甘自愿,这就是二病区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 

火眼金睛发现白血病

长年来,二病区医护人员不仅治愈了许多病人的精神疾患,而且还成为他们全方位的“贴身医生”。 

16岁的“问题少年”阿林是个品行障碍患者,逃学、偷劫、诈骗等行为屡教不改。老师、父母无计可施,只得将他送到精卫中心,住进了二病区。医护人员毫不嫌弃,他们对阿林进行诊断后说:“他不是故意捣蛋,只是因为有了病,管不住自己。”根源找到后,医护人员为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给予药物和心理上的双重治疗,同时联合家长、社会志愿者一起进行开导教育。慢慢地,阿林的病情得到控制,开始认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错误的。 

正在大家为之高兴时,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一天,医生在阿林的血液中查出了癌症疑点。他们马上联系阿林父母,再三说明可能存在的严重性,随后多次陪同家属,带着阿林去外院就诊,最后被确诊为白血病,为阿林赢得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宝贵时间。在阿林化疗期间,病区医护人员多次与他父母通话,指导并调整精神科用药,不少护士还买了水果、糕点等礼品去医院看望阿林,发短信鼓励他战胜病魔。 

二病区医护人员优秀的医德医风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他们刻苦钻研医术,发明了适合女病人使用的接尿壶;坚持廉洁行医,把病人误放在月饼盒内的五千元现金,原封未动地归还给病人家属,还经常掏钱为病人购买日用品……在他们的努力下,病人精神科疾病治疗好转率100%,合并躯体疾病好转者不计其数。

相关附件下载: